分享

杨凤华:《​鸡鸣寺》

 书香雅韵 2021-07-10



原名杨凤华,笔名:凤凰 。爱好文学,擅长用文字诠释生活。

作品欣赏


鸡 鸣 寺

鸡鸣寺位于南京鸡笼山下,北邻玄武湖,依山傍水。蜿蜒曲直的鸡鸣寺路上,灿烂夺目的樱花,悦耳动听的梵音妙语,这里有传奇的故事,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创建于西晋元年。

梁武帝曾四次于此舍身出家,每次都是朝庭拨款将皇帝赎回,国不可一日无君,梁武帝在此修行、讲经、说法,寺庙香火旺盛,通常上万人前来烧香、拜佛、听经。我很难想像这么小的寺庙怎能容纳得下那么多人。古时候道路泥泞,交通工具是马车,即便上茅厕也会人满为患。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出现在北印度。根据中国历史记载,佛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入灭,住世七十九年。历史记载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入灭一千年也就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佛”这个字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用哲学名词来讲就是正确了解宇宙的本体,宇宙之间的现象,种类怎么产生的?从哪里来?现象过程如何?后来结果如何?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迷惑,佛法无边。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怎样修行,休行的方法,怎样脱离六道轮回。

中国的禅起源于印度的禅那,是在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由菩提达摩带到了中国,达摩是婆罗门种姓,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渡江,北上到北魏都城洛阳,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

梁武帝身着布衣,不好酒色,从五十岁起不再娶后宫,提昌后宫节俭,又始终以正人君子的标准约束自己。他要求全国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葱姜蒜也不能吃。

梁武帝几次入寺做和尚,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梁武帝刚愎自用,乱建佛寺,不听劝谏,导致后期的政绩下降,朝政混乱,最后连自己的命也保不住了。

司马光的史记对梁武帝亡国评价是,任用小人,国力衰退,他活活被饿死,没有援兵都是咎由自取。

历史记载南朝国还是亡在梁武帝之手,后来随朝统一了纷乱局面。

鸡鸣寺虽小但历史久远,这座寺庙屡遭战火摧残。明朝皇帝朱元章是和尚出身,他弘扬佛法,曾拨款重建重修。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又遭毁坏。1958年改为尼姑道场,是众尼姑修行的场所。

梁武帝修行期间请达摩到金陵问道,他问达摩大师:“我一生造寺庙,剃度许多出家人为僧,施舍财务救济穷人,为僧人提供食物,这有什么功德,”?达摩说:“没有功德”。你不懂真正的佛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这叫做求福报,不可将福报当作功德。功德存在于自我本性中,并不表现在行善事求福报上。认识自己的本性为功,平等待人即德。内心谦虚是功,行为有礼是德,万种佛法为功,不受虚妄心念的干扰即德。因此福德与功德是有差别的。到现在这座寺庙依然香火旺盛,游客络绎不绝,朗朗的诵经声回荡在寺庙的每个角落。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雷峰塔就是在这里取景。

(关注ID:wang2050164243)

(书香雅韵欢迎您)

书香雅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奋进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