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六:六镇乱、达摩、梁武帝出家)

 梦想童年594 2022-03-22

公元523年

六镇起义:北魏亡国的第一声丧钟

公元523年,北魏北部边境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军民起兵反叛北魏朝廷,后被镇压。

这一年的四月,因为饥荒,怀荒镇镇民们要求驻守的将领于景开仓放粮。于景拒绝了,灾民一气之下杀了于景,开仓分了粮食,这起抢劫公粮的事件就成了整个北方六镇起兵的导火索。

不久后,沃野镇(今蒙古五原县)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杀镇将,攻占了沃野镇。这个破六韩拔陵据说是匈奴单于的后代,相当有战斗力。在他的带领下,沃野镇民们干脆举起旗帜,大张旗鼓对抗北魏朝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破六韩拔陵自称真王,改年号为真王元年,随后又派出手下大将卫可孤前去攻打临近的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面上城)和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另一边在洛阳,孝明帝元诩年仅十三,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宗室权臣元义手中。元义得知北方发生了叛乱,赶紧以临淮王元彧为都督北讨诸军事,讨伐破六韩拔陵。

就在元彧带兵北上的同时,卫可孤已经攻陷了武川和怀朔,而且六镇之中剩下的柔玄和抚冥镇镇民也揭竿而起,响应破六韩拔陵。

元彧带兵屯驻于云中(今山西境内)以此为据点,随后出兵北上,和破六韩拔陵在五原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遭遇。平日里在中原养尊处优的官军将领和士兵们面对着长年戍边、防御柔然劫掠的六镇起义军,几乎是不堪一击,很快就被被打得落荒而逃。

元彧防守不住,朝廷决定撤换统帅。不久后,朝廷又改派李崇为北讨大都督,又让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元渊两员大将辅助。

李崇用兵小心谨慎,本来打算从长计划,但崔暹莽撞自满,认为对付一群暴民根本不用什么计策,直接打就完了。他信心满满地出兵挑衅破六韩拔陵,结果却一败涂地,几乎全军覆没、单骑走还。破六韩拔陵乘胜力攻李崇,相似的历史又一次上演了,李崇力战不敌,只好退据云中,和起义军僵持。至此六镇尽为镇民所占。

从这个过程来看,六镇起兵原本也不是约定好的,为什么最初的一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这需要从六镇这个制度说起。所谓六镇,是当时北魏建国之初,北魏武帝拓跋焘设下的一道防御“柔然蛮人”的屏障。这里的镇民战时为兵、闲时耕种,大部分都是鲜卑人,遵从着鲜卑族原始的习惯和方式生活。随着疆土不断扩大,北方各民族都置于北魏统治之下,鲜卑族人的社会阶级也随之提高,所以六镇的军民原本是非常有优越感的一群人。

但是从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之后,六镇的职业军人与鲜卑文化这两点没有变,但社会阶级急速下降,以前仕宦、复除的特权没有了,由“国之肺腑”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而迁到洛阳的强宗子弟,受到汉化的洗礼,各各荣显;边镇当兵的,却变得“役同厮养”,这就引起了六镇军民的普遍不满。这种排斥鲜卑武人的政策在当时京城洛阳也能看到,一度还引起了禁军的小规模叛变。

吏制上的改革是引发起义的深层原因,经济上的衰退则使得这种矛盾更加激化。孝明帝时期,六镇连年发生旱灾饥荒。523年二月,北魏北部的游牧部落政权柔然也发生大饥荒,向北魏求援,北魏由于自身经济窘迫,加之一贯蔑视柔然,所以予以拒绝。柔然可汗阿那环,遂于四月派兵侵入北魏边境六镇进行剽掠,以解决饥荒。

柔然人抢走了粮食,镇民只好求助于官家。怀荒镇的人民因食物资源大部分被劫夺而生计艰难,遂向镇将武卫将军于景请求赈济,但遭到其蛮横的拒绝,遂怒杀于景夫妇。其实当时整个六镇的情况都差不多,镇民累积的种种不满早把这里变成了一个火药,一点就着。

六镇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525年二月,孝明帝元诩终于受不了元义无能而又专权,遂发动政变,解除了他的兵权和职务。与此同时,孝明帝派出使节带礼物出使柔然,请柔然出兵帮助平叛。柔然首领率兵十万进逼沃野镇,连战连捷,大败六镇之军。北魏也派元琛率军自平城出发,进攻怀朔,对六镇形成夹击之势。六月,元琛改变策略,开始分化招降起义军。在南北夹攻的威胁之下,不少起义军将领选择了向官军投诚。破六韩拔陵在叛变者和元琛合计埋伏之下,兵败身死。

结论:乱事虽平,但六镇军民的安置,又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由是引发了日后葛荣领导的更大规模的河北起义。尔朱荣也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崛起,得到孝明帝母子的信任。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六:六镇乱、达摩、梁武帝出家)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六:六镇乱、达摩、梁武帝出家)

北魏六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

公元526年

达摩东渡:禅宗始祖“东游记”

公元526年,菩提达摩从印度航海到达了中国南方,史称达摩东渡。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始祖。按照《续高僧传》所说,菩提达摩是南印度人;《洛阳伽蓝记》中则记载他是波斯人。达摩曾跟随印度高僧般若多罗学习佛法。他曾问般若多罗自己以后要去哪个地方传播佛法。般若多罗让他先不要远游,等时间到了,就去震旦(中国)。师父还特意嘱咐达摩,说到了中国,千万不要在南方逗留太长时间,那个地方只讲究功业作为,不懂佛家道理。

般若多罗圆寂多年后,达摩听从他之前的教诲,开始东渡前往中国。他首先东渡到南方,与梁武帝讨论佛法。相传,达摩在海上漂泊了很长时间,才到达了中国,第一站是广州。此前他听闻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教,准备前去拜见。

梁武帝在建康接见了达摩,二人就佛法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梁武帝问:“我继位以来,营造了很多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道有多少,有什么功德啊?”达摩回答:“并没有功德,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功德不是世间有为之法能达到的。”梁武帝可以算做当时佛教的最大赞助者,自己对此志得意满,却万万没想到达摩这样评价他,随后又继续问了几个问题,达摩的回答都让他很不高兴。二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回去后,梁武帝和禅师说起了达摩,经过禅师开导才明白达摩是在点化他,可惜自己当时没有领会佛法的奥妙。梁武帝后悔莫及,派人去找达摩。达摩知道南梁不是久留之地,就悄悄地乘着一叶芦苇渡江,跑到了北方。

第二站达摩渡过长江,到达了洛阳。当时北方正处于北魏孝明帝统治的时期。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在洛阳达摩看到了佛寺里的宝塔,说自己游历诸国,从来没见过这么精美的,就“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后来达摩在嵩山少林寺落脚,一待就是九年。这期间达摩在石洞内面壁修行,并且把自己的佛法整理成了一套完整的佛学体系。这也成为了中国禅宗的起源,少林寺因此成为了禅宗发源地。

达摩在北方,把他的衣钵传给了弟子慧可,慧可成为了禅宗二祖。此后一直到六祖惠能,禅宗都一脉相承。

“达摩东渡”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已经成了禅宗的著名公案。但根据胡适等人的研究发现,这段故事有很多虚构成分。达摩“渡海”而来,是受到普遍认可的,问题是,他到底是怎样渡海的。按照《宝林传》的说法,天竺的异见王为达摩亲自准备了大船,这样达摩就具有了使臣的身份。《佛祖历代通载》则记载,达摩是依附着商船渡海的,活动比较自由。后来流传的故事,把这两个观点整合了。

据记载,他的师父般若多罗曾指点达摩说,东方(中国)获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计其数,说明达摩东渡之前,百姓已广泛地接受了佛教。当时佛教的兴盛,是达摩东来传播佛法的基础。南北朝时,佛教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这个过程中,北方又一直走在南方的前面。北魏供养了大量的僧尼。寺院广占良田,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地方。大量的人口被寺院吸引。僧众越来越多,佛寺却不够用。这些人大多保留合法的僧侣身份,就打着游化行禅的旗号,形成了禅宗的庞大社会基础。

作为禅师的达摩活动在北魏境内,游化于洛阳。“达摩东渡”就成为了禅宗形成的必要部分,被后人逐渐神化。达摩因此被奉为禅宗始祖,成为了符号式的关键人物。

结论:“达摩东渡”是中国禅宗兴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六:六镇乱、达摩、梁武帝出家)

公元527年

梁武帝出家:佛教皇帝

公元527年三月,梁武帝萧衍在同泰寺第一次出家,专心礼佛。三天后,梁武帝从同泰寺返回朝廷,大赦天下。此后,萧衍又先后出家三次。

529年梁武帝第二次在同泰寺出家。他脱下帝袍,换上僧衣,和普通的僧人一样,每天打扫佛寺,睡硬床,在寺中讲解《涅槃经》。但是国家怎么能没有君主呢?十天后,满朝文武大臣去同泰寺跪地央求他回宫执政,梁武帝却不为所动,寺院住持也没答应。

普通的百姓如果舍身出家,在还俗的时候需要拿一笔钱向寺院赎身。梁朝大臣一商量,便集体捐了一亿钱,要替萧衍赎回俗身,回去做皇帝。寺院住持看到这么多赎金,二话没说便请梁武帝还俗了。

从同泰寺回来以后,梁武帝只吃素食,不沾鱼肉荤腥,不再和女人同室而寝,一心礼佛,说自己终于真正地获得了人生的乐趣。尤其讲过《涅槃经》后,萧衍精心研究了佛教理论,不但自己养成了食素和禁欲的习惯,还强制命令全国僧人必须吃素。在此之前,佛教徒原本也是荤素都吃的,后来只能吃素的规矩是梁武帝在这时候定下来的。

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他为了表示自己虔诚信佛,不但舍了自己的身子,还声称他把宫内的人以及全国的土地都舍了。梁武帝这么说的意思就是:我舍得多,那自然为我赎身的钱也得更多。其实是在向朝臣要更高的赎金。因此,大臣们花了一个月,凑足了两亿钱,才把他赎了回来。

那这么多钱都去哪了?这几亿钱赎金都被佛寺用作了发展资金。到了梁武帝统治末年,全国上下寺庙共计近三千所,光在都城建康就有超过五百所的佛寺。此外建康城的佛寺还奢华无比。僧尼有十余万人,他们不从事生产活动,不用服兵役。这样一来,佛教盛行不仅减少了梁朝的劳动力,还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大大加重了梁朝的经济负担。

547年三月三日,萧衍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朝廷再次出资一亿钱,把他赎回。梁武帝前后四次出家当和尚,大臣们共花了四亿钱给他赎身,把国库都给折腾光了。萧衍花费了大量国家财产用来大修佛寺、翻译佛经,虽然令佛教盛行于梁国,但也严重损害了国家经济,使国势开始衰弱。

萧衍为何要一心发展佛教?因为从儒家理论看,萧衍两次弑君,篡位才成为梁武帝,这个皇帝的名头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需要一种理论来解释自己的合法性。

梁武帝即位初期非常崇信天师道。但是天师道受到皇室的重视后,逐渐过度干涉政事,后来甚至多次参与谋划宫廷政变等造反活动。对于天师道的阴谋暴动,梁武帝深恶痛绝,逐渐对天师道失去了兴趣,找到了当时已经开始传播了的佛教。

梁武帝推行的佛教是一种“低欲望”的生活方式,他想如果全国上下都一心礼佛,也就没有人再想奋斗了,当然就没人跟他抢皇位了。然而,萧衍不但没能劝住全国人一起安心礼佛,他对于佛教的推广活动还极大地动摇了他的统治。

由于萧衍对佛教投入精力过多,导致他对朝政日渐疏忽,朝廷慢慢开始佞臣当道,后期朱异等宠臣祸乱朝政。萧衍投入真金白银,举国大肆修建佛寺,对梁朝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最终,萧衍为梁国招来了侯景之乱,自己也被活活饿死。

结论:在梁武帝萧衍的支持下,梁代佛教达到了南朝佛教的最盛期。他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萧衍也是刚愎自用,广建佛寺,不听劝谏。最终落得在侯景之乱时被饿死。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六:六镇乱、达摩、梁武帝出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