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有意思】22这个破电影我还应该坚持看下去吗?

 北山读书 2021-07-11

今天给孩儿讲了一个关于沉没成本的故事。

什么是沉没成本,就是已经花了的钱,沉没了,收不回来了。

假设你花了50元,去看了一个新电影,看了10分钟,感觉就是一个破电影,你会继续看下去吗?

在这里,50元是沉没成本,如何面对这个沉没成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第一,50元已经花了,不能退票,覆水难收,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看下去。

来都来了”这句话,是最惯常的自慰。

第二,花钱事小,失节事大。继续忍受这个破电影,简直是对我智商和人格的侮辱,10分钟已经够了,爷走了。

你会怎么选择?

1

50元是沉没成本吗?

什么是沉没成本,已经花了的钱就算是沉没成本吗?

我花了50元,看了一场非常好的电影,那50元就是一笔消费或者精神投资,无所谓沉没。

如果这个电影不好看,我需要决定是否继续看下去,这时候这个50元才算是沉没成本。

如果我转身走人,50元也花了,10分钟无聊的片段也忍受了,我和这个错误的决策和痛苦的经历说拜拜,这个成本就真的沉没了。

但是,很多人不认啊,不想让他沉没,于是,就出现第一种选择,继续看下去。

很多女孩明知道选了一个渣男,还依依不舍;很多人明知买错了股票,还坐等反弹;很多人明知选错了工作,还从一而终……这都是不忍心让成本真正沉没啊。

如果你认为他们是不是傻啊,那你就想简单了,每个人的选择都有理由。

理由一:反正我也没有别的事儿,就继续看。(没有其他选项,就默认继续现有选项)

理由二:万一只是前面沉闷,后面电影可能还不错呢?(如果电影好看,这50元就不是沉闷成本了)

理由三:我继续坐这儿看,也没啥损失,但现在走了就是确定承认了自己买这个电影票是个错误。(不敢直面自己的错误决策)

……还可能有其他的理由,还可能是几个理由兼而有之。

很多买股票的人也有这个心得,一买股票就套牢,一直拿着,就一直浮亏,终于鼓起勇气止损了,股票就反弹了,好像这么大的股市就跟你一个人对着干似的。

其实无论你的理由和心态是什么,你的决策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继续看下去。

继续看下去,沉没成本的问题似乎不存在了,但是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你的再投入

2

错上加错

如果你前十分钟已经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看的电影(对于你来说),无论你什么理由,只要你做出了一个决策,继续看下去,你其实有了新的投入。

你投入了你新的时间和精力,你做出了一个新的认知决策。

很多讲沉没成本的都会跟你说,你既然认为自己错了,最聪明的选择就是及时止损。不管是50元、500元还是5000元,你没有必要花钱买难受。

不恋过往,不惧未来,要勇敢的做出新的选择。

但有的也会说,坚持就是胜利,有的企业一项看起来已经是失败的投资,继续加注,再加大资源投入,可能这个投资就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你看,沉没成本不只是沉没成本本身的事,也牵扯到后续是否投入新的资源的问题,是错上加错,还是扭转乾坤。

以前的这些建议还不够究竟,这也正是我为何写这篇文章,掰开了,揉碎了,层层分析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认为这个电影前十分钟并不好看,但你怎么确定电影剩下的部分也不好看?

用前十分钟的片段来推断整部电影,这个逻辑是否有问题?

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所谓的好坏、成功还是失败?

本质上来说,你永远无法确定未知的事情,你的决策其实是在赌,赌没看到的那部分电影片段好不好看。

所以,你这时做出继续看还是不看的决策,本质上都是对于未知部分的概率决策。

概率才是本质。

对于未知之事,没有确定性,只有概率。

错上并不一定错,所以这也是很多人继续坚持看下去的逻辑,这也是很多人希望打捞沉没成本的逻辑。

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否好看是很主观的判断。

前10分钟可能是我自己没有看懂,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看一看,说不准就能参透其中滋味了呢。

你看,人是多么会给自己找理由的动物啊,一旦发生了成本,我们可能即没有错,也不会错上加错,如果转身走掉才证明了自己的错误,只有止损才是真的损失,套牢不叫损失,因为没有发生。

无论后面的电影是否好看,我们也可以闭着眼睛假装睡觉,等电影完了,也可以骗自己说看了一场电影,而不是看了一场难看的电影。

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衡量自己是在错上加错,还是理所应当呢?

当然有。

3

免费

其实这时候,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并没有花50元,我是被免费邀请来看10分钟电影片段,如果我想继续看我再交钱,这时候你会如何选择?

或者这张电影票是别人送的,或者是你捡来的,抽奖券抽到的……

甚至你可以完全免费的看整部电影,无需花任何钱,前十分钟已经让你不喜欢了,你是否会继续做着看下去?

当问题转化到这种方式时,几乎所有人都会轻轻松松的拍拍屁股走人

想一想这是什么?这就是当今互联网的现状啊。

我们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资讯、娱乐满天飞,别说十分钟,十秒钟都忍不了。现状短视频都是用刷的,看两眼觉得没意思,瞬间就刷走了。

这个时代,我们已经失去了对于电影、故事、文学那种旧时代的尊重,去电影院难得的保留了一点点仪式感,但如果是免费的,很多人看了一会儿不喜欢,绝对是转身离去。

这时候这些人就有别的事儿了?这时候他们就不怕错过后面的精彩了?这时候就不在乎自己那10分钟的沉没时间成本了?……

无论自己有没有重要的事,这10分钟的不开心,足以让自己做出一个清晰简单的选择——转身走开。

这时候你很难会认为是自己的层次跟不上导演的水平,你会觉得这是什么烂片啊,还打算骗钱骗时间骗感情。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之前自己的那些理由和心理建设,是不是只是因为花了钱。

难道我们只是花了5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就有反差这么大的决策和行动吗?我们这么缺钱吗?

事实就是这样,不管一个人是否有钱,“损失厌恶”都会让你不想承认沉没成本。

因为有时候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涉及到你之前决策判断是否正确,用钱投注和不用钱说说而已有天壤之别。

老喻说如何区分杠精,有一种很简单的方式,就是对自己的观点下注。这种时候90%以上的杠精都不敢下注,无论多少钱,他自己对于自己的抬杠都不信。

不只是沉没成本、损失厌恶,由于你之前自己花了钱,真的会很彻底的影响你未来的决策。

4

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之前讲过“承诺一致性”,就不在这里全部展开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这里(判断与决策4-认知失调:人们是怎么给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的?

不要小看之前的微小的承诺,50元买了张电影票,就让你继续花费更多的时间跟一个你已经不喜欢的电影混下去。

可想而知,有的女孩离不开渣男,就是觉得之前投入了很多,舍不得。

化妆品廉价的试用装、在线教育低价格的体验课程……这些都是让你有一个小的认可,然后逐渐升级,最后为更高价的产品买单。

现在互联网产品做的更极致,先免费,再收费。

免费吸引人来体验,只要做的产品足够好,足够吸引人,自然就有一部分人愿意付费。

而一旦真正付费的用户,其实反而对于产品的评价更高。

因为之前我们说了,人特别会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就是因为自己既然付费了,尤其付出很高的成本之后,反而会更加重视和珍惜自己购买的产品或者服务。

总结

我们要学会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上面已经说的够多了,这里做一个小的总结。

花了50元,买了张电影票,看了10分钟觉得不好看,你是否会继续花费新的时间和精力,来赌自己的认知判断?

有的人告诉你及时止损,有的告诉你行百里者半九十……但如果只有把电影全部看完,尘埃落定之后再盖棺定论,这种决策很多时候就没有意义了。

人生的很多决策,信息不充分,条件有限制,最重要的是结果未知。你选什么学校、什么职业、什么工作、什么伴侣……都是未知的。

未知的决策才最考验人的分析判断能力,未知的决策也才是最应该重视的决策。

人生和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有标准答案,前者没有,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才是真正应该面对的问题。

这里既有价值判断,也有理性选择,也有科学计算,你可以接受任何选择,也可以用所谓的客观科学的方式做出所谓的最优决策。

有最优决策吗?我家娃给出一个让我非常意外的回答,他说有一个更好的,就是继续再看一会,来决定是否一直看下去。

就是是再给一点机会,增加检测次数,增加确认信息,提高判断准确率。

贝叶斯决策,多次决策,厉害了。

之前跟娃讲的,“有选择代表有能力”,看了这小屁孩是听懂了。

既然没有标准答案,那也不会只有非此即彼的两个答案,“凡事必有三种以上可能”。

而且既然能够找到第三种,其实就有第四种、第五种、以及更多的选择,所以,有选择代表有能力。

小故事,大学问。给娃讲“沉没成本”,也帮着我梳理了一些思路和想法,这就是教学相长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