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913:追求卓越不能以贬低别人为前提,否则就是人品问题。/女性心理探秘

 新用户74122060 2021-07-11
                     女性更需要安全感
    
  男性在婚姻情感发生危机之后,才会感到安全感丧失,女性可在危机发生之前,就会预知到不安全感。

女性直觉发达,更敏感,更会未雨绸缪。 她们更在乎感情,追求托付终生的感觉,对可能发生的婚姻变故非常警觉。   

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经济依附使得女性,对婚姻情感的安全可靠性更加看重。

女性缺乏安全感,主观原因是自卑。如果足够自信,相信自己能够使自己过得舒适开心,就不会缺乏安全感。

如果身边朋友的丈夫出轨,就会使她们的信任度和安全感降低,会感觉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安全感与生活经历有关,如离异家庭对孩子安全感的影响。家里缺少父亲,母亲一个人抚养孩子,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外界威胁,母亲自身的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让孩子潜意识里,过多地警惕外部世界。

父母的婚姻悲剧,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担心自己的婚姻会像父母一样。

安全感是对自己、自然、社会的一种,和谐、有序、平衡的心理健康状态,只有去掉心里的杂音,才能得到。

应激刺激是引起不安的刺激。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应理智地看清形势,只有从认知上发生变化,才能消除不安全感。

离开紧张的环境,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转移注意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安全感就会越来越强。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全球确诊病例累计18684万余例,死亡402.9万余例。境外输入6785例。

追求卓越是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如果通过打压别人,显示自己优越感的话,实际上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会有意无意地,与他人进行全方位的比较。

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孩子也会拿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比较。人与人之间相互比较,家庭、学历、能力、待遇和地位等,以期得到优越感。

殊不知,比较的最终结果,得到的多是自卑的感觉,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不仅经常与他人相比较,还不断用现实中的自我,与理想中的自我相比较。人们因为不断比较而产生自卑感,并在不断克服自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把事情做好,把自我做好,以期达到自我完善,使人生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

自卑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比较而比较,最终目标是把别人比下去,通过破坏他人的优越,达到自己优越之目的。

身体缺陷者,因为强烈自卑感难以克服,多数人很容易陷入不健康的追求卓越的方式,导致人生黯然失色。

少数身体缺陷者,不仅彻底克服了自卑感,并且通过补偿机制,使自己在某些领域的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最终取得了正常人,也难以企及的成功高度,如霍金,张海迪等。

因为他们不仅战胜了自身的缺陷和自卑感,更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影响,终获巨大成功。

在父母及长辈溺爱和娇惯中,长大的孩子,不是更加感恩父母的关爱,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仅在乎自己的感受和得失,缺乏共情能力和同理心。

在父母及长辈忽视和他人欺负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种仇视心理,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利益的极端行为,甚至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

追求卓越应以平等尊重为前提,不能以贬低别人为基础,否则就是人品问题,也难以达到成功的境界。

首席心理专家,北大医学部在职研究生,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资深主治医师,长期从事医学病理心理学专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