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清风366xl6qtv5 2021-07-11

作者:杨权良

“散关”一词首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那么,诸葛亮所出之散关,究竟是不是今天人们去看的这个“散关”呢?实在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今天对散关的“权威”解释是: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古称散关,因散谷水(今清姜河)流经关前,遂改今名。是关中入秦岭进四川之要道。关口海拔1223米,关下深谷直切,两侧陡壁夹峙如喉,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史上为秦、蜀往来要道。春秋时已设关令。宋时金兵侵犯,宋将吴玠、吴璘聚兵扼险固守,打败金兵多次进攻,金兀朮仅以身免。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祠内有吴氏兄弟像。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一通。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经此 。”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这是网上“百度”来的,显然出乎当地人手笔。可惜,是似而非,看似明白,实则语焉不详。

《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高祖用韩信之计,佯装修复4年前入汉中时烧毁的褒斜栈道,实际上却从陈仓古道而出,占领陈仓的故事。到元代杂剧中首先出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语,后来成为三十六计之一。这里的“暗度陈仓”,就是暗中从陈仓古道通过,去占领陈仓。陈仓就是雍原(凤翔南原)。陈仓古道,南段是确定的,北段却是开放的。过了秦岭,沿清姜河而出,只是其中一部分。

那么,陈仓古道在哪里呢?是不是现在所指的散关呢?答案是:陈仓古道以秦岭主峰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就是连云栈道,与嘉陵江同向;北段散开,有数条通路出山。也就是说,翻过秦岭,与清姜河同行,出益门堡到姜城堡结束的这条路,今之所谓散关,只是散关群中的一条。上面说的今天对散关的界定并立碑证明这里是“大散关”,是不恰当的。

宋金对峙时,渭河是金人之南线边界,秦岭是南宋之北线边界。宝鸡或曰陈仓,是两国交兵之前线。诗人陆游作为参军,住在宋军大本营汉中,节制从最东边的傥骆道到最西边的阴平道的入蜀通道,保住宝鸡,就保住四川;保住四川,就能保住南宋偏安江南。

以陈仓古道为中心,从倘骆道至阴平道之间的广阔区间,叫大散岭,其中间有数十条大路与无数条民间小道都可以入秦岭进四川,达荆襄。对这些群路之合称,才是“散关”或“大散关”。

陆游数度亲临各个路口巡视,严加防守,不给金军可趁之机。

南宋军队为什么把指挥部设在汉中而不设在前线,道理就在这里。因为“散关”是“散”的,在大散岭上呈网状撒开,到了汉中,才殊途同归。然后入蜀,又散开呈三条线路: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汉中就在枢机之处,是南北之结。最关键的是其北边的散关是“散”成多条的。是一束,不是一个;是并行的一群,而不是单行的一条。

陆游的诗中既有“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之句,又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还有“观大散关图有感。”、“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在这样的句子中“散关”与“大散关”并用。含有对“散关”之“散”的强调,是“大大的散开的关”,像一张撒开的网,不是一处小小的开闭自如的关隘。陆游逐条巡视,确实辛苦,他的诗表达了戍边之不易。

《方舆纪要》卷55宝鸡县:“大散关在县西南大散岭上。自古南北之险要也, 向设巡司戍守。” 十分权威地指出,“在大散岭上”。也就是大散岭上的入山通蜀之路,由于在大散岭上,故名大散关,简称散关。

大散岭,在唐人罗邺的诗中多有,在史书中唯有《资治通鉴》:“唐天启二年(公元886年)上自宝鸡幸兴元,以传国宝。授建负之以从,登大散岭。”

大散岭,就是从陇山至太白山之间的秦岭。主要在宝鸡(历史上的凤翔府)境内。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现在可以清楚地查得大散岭入山通蜀有数十条。笔者既从文献检索,又实际考察,明确大散关就有11条之多。散关是“散开的关”,名副其实。这些散开的道路,对于入蜀来说,就是“关”。由于不在一处,是撒开的,故名“散关”。

请看下文

第一关是最西边的阴平道。这是邓艾取川之路;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第二关是祁山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劳而无功。走的就是从礼县入“天下根本”陇右的道路,挥泪斩马谡之主角街亭,就在这条道上;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第三关是颜家河道。顺颜家河南行,越秦岭,就是黄牛埔,在这里与陈仓古道相合。在这条古道入口,有一棵世界柏树王,占地一亩。其下有插旗杆底座,古代建筑之石础、石碣、石阶多处。这条古道,民间仍然使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生两党兵变,兵变士兵入千阳、麟游,再入永寿,准备加入陕北红军,走的就是这条路。

第四关就是现在所谓的大散关。其实这条关,只是陈仓古道中的主道而已。完全不是大散关。“聚”50米范围内,“散”在哪里吗?“大散”更是无从说起嘛。

这条古道以秦岭为界,北段与清姜河同行,有观音山、二里关、益门堡等险要之处。南段与嘉陵江同向,直达剑阁。宝成铁路、川陕公路同行。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现在,在陈仓古道北段的二里头立碑建寨,说:“这里就是大散关”,这是错误的。应该说:“这里是大散关群关中的一个垭口,是最险要之处。”这就够了。

第五是唐口古道。从陈仓区八庙村进入,翻越秦岭就是青峰崖,这里唐代古刹青峰寺。当年有和尚逾万,分作7处院落,占地800亩以上,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寺院,没有皇家背景是不可想象的。这里有皇姑岭、舍身崖、皇歇坪等地名,过蒿谷堆,出唐口,就与咀头镇连接,直下汉中,进入四川。

唐玄宗逃川走的就是这条古道,故名“唐口”,乡镇名“桃(逃)川”。走到王家楞,古栈道历历在目。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第六关天盘道。从陈仓区天王镇入山,过12盘,就是古代陕西与四川的交界(白莲教起事之前的川陕两省,其边界煞是有趣。四川省管到秦岭以北,陕西省管到成都附近。现在之省界,是数度调整之结果)所以,这里的地名就叫“最后一家人”,也叫“交界村”。

第七关是红河谷道。红河谷是为了开发旅游而改的名,原地名叫洪河谷,就是经常发生洪水的河谷。自古就是入川古道,沿途有古刹古观,佛道双兴,残垣断壁上的轶文漏字,多言初建于唐。

第八是钓渭关。这里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地方,也是道教圣地之一。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三教九流,皆有所祭。有水曰“伐鱼河”,沿河有栈道,是进入四川之孔道。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这里建水库,古道淹没于水中。

第九是落星 \ 蜀仓古道。落星与蜀仓,直线距离3公里,是平行线路。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积劳成疾而逝。去世前安排好如何退兵 ,免得司马懿趁人之危而袭击。他退兵之路有两条,一路沿落星湾,一路从蜀仓,后军先行,前军断后,把自己坐手推车的摇扇木像,置于两道之间,两条路并行大军,那一路追兵迫近,就把诸葛亮像推到那边,就这样依计退入汉中。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成为三线建设之重地。建有“陕西重卡”、“法士特”等等数家国防企业,现在都一律“军转民”,成为誉满世界的大企业。当初在此建“三线”军工工厂,看中的就是入川古道。

第十关是阳平关

阳平关在渭河北岸,本来是古渡口。从千河、雍水等几十条渭河之流下来的小船在此汇合,装成大船东向出关。现在还有“港口村”、“东港”、“西港”等地名。只是由于渭河干枯而成了一片耕地。

北方下来的人,不管军队还是商旅,必须在此集结,才能过渭河,然后再选择入川路径。所以,阳平关是一处最重要的关口。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金军元帅宗弼(金兀术)就在阳平关渡过渭河,关对面偏西处,就是赫赫有名的和尚塬。宋军大将吴玠在和尚塬上以逸待劳,滚木雷石夹带弩机飞箭,金军大败。宗弼中箭,落荒而逃。这才保得南宋偏安一隅。陆游诗中的“铁马秋风大散关”就发生在阳平关渡口斜对面的和尚塬上,这里距离今天所谓的那个“大散关”,还有20公里的路程。如今却在省道s212 公路旁的岩壁上刻有“铁马秋风”四个大红漆字,真是牛头错对了马嘴!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第十一关是闻名于世的褒斜栈道。从眉县斜峪关沿斜水修栈道直达汉中褒姒城,就进入汉中。汉高祖受封汉王,进入汉中,走的就是这条路,他烧毁栈道,以示再不出山,4年后又“明修栈道”就在这里。诸葛亮“火烧葫芦峪”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大散关是一系列关而非一关

过了斜峪关·太白山,就到了古武功地盘,不属于古凤翔府地界,大散岭到此结束。

秦岭七十二峪,就有72条入山通道。宝鸡大散岭上,有多少条峪,有多少条入山之路,至今没有定论,估计不在30条以下。

由于条件限制,笔者只考察了11条,实际比11条更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果“暗度”只一条陈仓古道,就不算“暗度”。“暗度”就是分散开来,化整为零,从多条道路,秘密潜伏而行,然后集结,向陈仓守敌发起进攻。这就是“雍塬大战”,然后才是兵锋东向,占领咸阳。如果不是放开,沿多条道路出山,只沿现在的所谓散关出山,30万大军月余时间也未必过完。早有探马(间谍)报告章邯了。章邯是久经沙场的战将,怎么会守株待兔于斜峪关关口呢?韩信把数十万大军在大散岭上散开,沿数十条路突然出山,在阳平关汇成一处,渡河后杀向陈仓。这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真相。

散,《说文解字》未收,但甲骨文已有。本义是一个人拿着竹竿(笞)在树林中打树叶。所以,散的本义就是“分离”、“撒落”、没有在一处与“聚”是反义词。

那么,就是“散开的关”、“分做多处的关”。大散岭就是这样的山梁,横亘宝鸡境内,一眼望去尽是不分彼此的并列岭口。所以才叫“大散岭”。每一处岭口都是“关”,故名“散关”或“大散关”。

所以,目前把大散关定于一地一处,甚至局限在50米范围内的做法是欠妥的。今天的省道212川陕公路上的那个地方,是整个大散关群关之中,最可称“垓心”的地方,如此而已。

本文所述,还是“狭义”的大散关,只说东西方向沿大散岭一字的11条关,还远远没有说够,只能说是“小散关”吧。南北方向的关,例如杀金坪、废邱(留凤关)、方才关等诸关尚未涉及,只有把这些与大散岭相连的关都说了,才对得起“大散”二字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