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期我们详细介绍了腹股沟疝这种疾病,我们知道,腹股沟疝最典型的体征是腹股沟区出现包块,且多见于男性。但当女性患者腹股沟区出现包块时,除了腹股沟疝,我们还要考虑这种疾病哦。左侧腹股沟区见范围约 4.4cm×3.2cm×2.0cm 无回声区,可见少量分隔,增减腹压大小无明显变化。右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站立位探查:左侧腹股沟区见范围约 3.3cm×2.0cm×0.9cm 无回声区,透声欠佳,内可见分隔,平卧位变化不明显。右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侧腹股沟区见范围约 7.5cm×4.7cm×4.2cm 无回声区,透声尚可,平卧位变化不明显。右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侧腹股沟区见范围约 3.4cm×2.6cm×2.1cm 无回声区,透声好,增减腹压未见明显变化。右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术后证实为左侧子宫圆韧带囊肿、左侧腹股沟直疝合并股疝。左侧腹股沟区见范围约 6.8cm×2.1cm×1.3cm 无回声区,透声一般,可见分隔,增减腹压未见明显变化。右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子宫圆韧带全长 12 ~ 14 cm ,起自双侧宫角前、输卵管近端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层覆盖下,走向前外侧,经过内环口,穿过腹股沟管,止于大阴唇。前端子宫圆韧带在骨盆腔内的一段为盆部,在腹股沟管内的一段为腹股沟管部,韧带表面有腹膜覆盖,起着固定子宫、阻止子宫后屈、后倾,维持子宫前倾、前屈的作用。Round ligament of uterus / Round ligament:子宫圆韧带临床上由于子宫圆韧带囊肿不如男子的精索囊肿常见,因此部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术前可能会造成误诊或漏诊。因此,记住女性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和超声图像分析,做出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诊断就不困难啦。子宫圆韧带囊肿也称腹膜鞘突囊肿,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有缺陷的 Nuck 管闭塞有关,类似于男性精索鞘膜的发生,与 Nuck 管囊肿相似。其次,也可能与子宫圆韧带发育过程中包含胚胎间充质间皮细胞或残留物有关。此外,腹膜因经血、激素及炎症刺激等部分后天性因素致局部积液而也可形成囊肿。目前临床上发现的绝大多数子宫圆韧带囊肿都伴有腹股沟疝。其临床表现与腹股沟疝相似,但不完全一样。大部分子宫圆韧带囊肿形成的腹股沟区包块在改变体位或增减腹压时变化不太大。少部分患者因经期盆腔充血、水肿,表现为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包块增大、疼痛,月经后充血、水肿消退,囊肿压力逐渐减轻,包块可逐渐减小。1、 包块位于腹股沟区皮下表浅处,边界清晰,呈长椭圆形或梭形;3、 包块呈囊性,无病变时内透声较好,若囊肿内出血或感染时,囊内透声差,部分病例可见分隔;4、 增加腹压或改变体位后包块部位、大小无明显变化。子宫圆韧带囊肿与腹股沟疝及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较为简单,与腹股沟疝二者的主要区别一是有无明确的疝内容物,二是增加腹压或改变体位后包块部位、大小有无明显变化。淋巴瘤是全身淋巴系统病变的局部表现,此种情况也好鉴别,子宫圆韧带囊肿主要与圆韧带子宫内膜异位症较难鉴别。子宫内膜组织随月经期经血逆流,或通过血液或淋巴管转移至子宫圆韧带,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肿物,此种情况与子宫圆韧带囊肿合并感染或囊内出血较难鉴别。子宫圆韧带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与腹股沟疝一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子宫圆韧带处理方面,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 2017 版)建议,如子宫圆韧带可壁化则应予以保留,尤其是育龄期女性,以便维持子宫前倾位的功能。对于无生育要求的老年病人,为降低手术和麻醉风险以及补片修剪带来的复发风险,多选择切除。[1]刘书强,梁志宏,华伟,韩月锋,宋林泉.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6):567-569.[2]贺声,王育红,蔡春儒,郑淑红.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超声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0):1321-1322.[3]李金东,王晨星,李健文,郝晓晖,冯波,乐飞,何子锐,薛佩.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治疗策略[J].外科理论与实践,2020,25(1):69-73.[4]彭再如,李继前,刘存根,张选志.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9):1430-1431.[5]唐华,蒋鹏程,郭瑞君,董建红,郝磐石,赵鸿雁,王志会,马建月,何子朋.子宫圆韧带囊肿合并腹股沟斜疝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5):33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