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腹股沟包块

 亚伟大帅 2020-11-18

病史简介

患者女,30岁,G2P1,孕18 周,自诉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4天,直立位变大,平卧位明显变小,次日清晨包块可完全消失。首次妊娠中期亦出现此现象,产后消失。查体:左侧腹股沟可触及一包块,质软,轻压痛。

超声表现

平卧位于左侧腹股沟区探及30x10mm不均质回声包块,形态尚规则,边界清晰,并可见该包块通过一管状结构与腹腔相通。

图1. 灰阶超声示左侧腹股沟区不均质回声包块

动态图1. 连续扫查该包块,发现其通过一管状结构与腹腔相通

至此,结合其较为特征性的声像图特征及随体位变化的临床特征,感觉诊断腹股沟斜疝无疑了,内容物考虑网膜可能。可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就来看看它的彩色血流吧。

图2.CDFI示包块内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腹股沟疝会有如此丰富的血流吗?不禁对刚才的判断产生疑虑,再仔细观察,包块内似可见散在的无回声,如果是腹股沟疝,内部的无回声结构该如何解释呢?此时,患者再次强调:“医生,我站立后包块会变得很大。”我们决定让她站起来试试。这一站,似乎所有的疑问都迎刃而解了。
站立位扫查:左侧腹股沟区清晰显示一通过管状无回声与腹腔相通的蜂窝状结构,CDFI显示内充满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PW:内测得静脉血流频谱。

动态图2 患者站立位我们沿着左侧腹股沟自上进行扫查一蜂窝状结构通过管状无回声与腹腔相通

动态图3.CDFI显示其内充满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

图3.CDFI显示其内充满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

图4. PW显示为静脉血流频谱

此时,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了答案,这是妊娠期较为特异的一种良性病变:子宫圆韧带静脉曲张。也符合患者前次妊娠时出现产后消失的特点。之前的疑惑的小囊状回声原来是轻度扩张的静脉管腔结构。

相关知识点复习

子宫圆韧带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呈圆索状,起自子宫外侧缘,经过腹股沟管,止于阴阜及大阴唇上部,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内包绕动脉、静脉、淋巴管及神经走行。子宫圆韧带静脉曲张是指子宫圆韧带伴行的静脉丛迂曲扩张,是一种多发生于女性妊娠期的良性疾病,与男性精索静脉曲张性质相似。其可发生于子宫圆韧带走行的任何区段,包括腹腔内段、腹股沟管段及大阴唇段,以腹腔内段和腹股沟段多见,可单侧或双侧,左侧较右侧多见。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包块,可有压痛,在腹压增加或改变体位时增大,多见于左侧,这主要是由于圆韧带静脉丛延续为卵巢静脉,左侧卵巢静脉以较垂直的角度汇入左肾静脉。加之妊娠体内激素的变化、血容量的增加及子宫对盆腔静脉的压迫等因素导致圆韧带静脉进一步扩张,此外,长期左侧卧位可使左侧子宫圆韧带静脉曲张率明显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腹股沟疝在孕期非常少见,因为增大的子宫使肠管和大网膜位置上移,甚至是孕前确诊过的腹股沟疝亦可因子宫的推挤挡住内环口而暂时性消失,所以一个孕妇出现腹股沟包块,我们首先考虑到的不应该是腹股沟疝。

诊治体会

1.平时理论学习比较重要,了解各种常见及少见疾病超声表现及临床特征,遇到病例时才不至于毫无诊断思路。本例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诊断并不困难,但对初学者或首次遇到类似病例的老师能及时诊断出来还是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

2.超声科日常工作量大,但在遇到不典型病例时还是需要适当放慢脚步,多思考,多倾听病人的主诉,也许正因为这几分钟的停留会让我们有意外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