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境脏、乱、差,工资寥寥无几,“大国工匠”还能撑多久?

 淡然3a89r15snv 2021-07-12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工匠的传承,从古至今,从未断绝。而今天我国正面临着从制造业大国向智造业强国的转变,这就需要大国工匠,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谓国士无双。

从古至今,薪火相传

大国工匠就是注重细节、追求极致、诚心正意、精益求精,此乃大国气魄,匠人风骨。

从古至今,我国都不缺少这样的人物。中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出生于木匠世家,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他从小就有极高的动手天赋。鲁班妙手灵心,发明了一系列便利人们生活的工具。李春秉持规矩,建立赵州桥,时至今日,赵州桥依然屹立不倒,守护一方。他们启发古代手工业者的创意,指引着中国制造业向前发展。

时光流转,二十一世纪的霓虹灯依旧闪烁,但依旧有这样一群中国人摒弃了浮躁的红尘,守护着工匠精神,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万君毕业于职高,是一位高铁焊接工人,焊接这份工作十分辛苦,往往需要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在高达2300度的温度下工作,汗流浃背那是常有的事,李万君也曾想过放弃这份工作,可是父亲劝他:“啥工作都需要有人做,啥工作干净了才有出息”,于是,李万君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焊接工人。

从这天以后,大家休息了李万君在钻研技艺,下班了,李万君还在不停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李万君达到了听声可辨质量的地步。2007年,他参与了国家动车核心电焊工作,就在焊接工作陷入困境的时候,他凭借不服输的精神,高超的技艺,成功研究出一套绝活,一枪就可以完整焊接出全部环口,这一技术震惊了国外。

现如今,李万君一直活跃在高铁建设的第一线,由他一手培养出的徒弟也成为了国家高铁建设的重要人才。

除了李万君,还有凭借着一股韧劲,发明了新的钻探设备,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将钻探深度推至3000米以下朱恒银,还有用生命守护大亚湾核电站,在水下更换核燃料组件的与“核”共舞,守护蓝“芯”的乔素凯……他们都是国之重器,是中国前行的开拓者,执着、勇敢、坚毅、奉献。他们与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超越自我,铸就非凡。

工匠现状

目前工匠精神有一定的发展,却依旧局限于一部分人。很多年轻人不愿选择这一行业,脏、乱、穷似乎就是这一行业的代名词,培养一名熟练的工人需要几年的时间,很多企业不愿也不想花费大量的的时间资金去培养一个技术工人。

再加上科学技术的提高,机器的广泛使用,基础工人只需要配合流水线的工作就可以了,导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发展成高级技工。调查显示我国劳动技能者超过2亿,而高级技能人才仅仅5000万,高级技工严重不足。

据数据显示: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是50%,而据不完全统计,在近1.4亿的城镇企业职工中,中国技术工人有7000万人,但高级技工比例仅为5%,而这也是30年前的数据

也就是说,这30年以来,我国高级技工的队伍根本没有新鲜血液注入。技术工人是大国工匠的基础,那么今天我国的高级技术工人为什么那么少?

首先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在大部分父母看来,有了高学历就相当于体面的工作,可以少吃苦,高薪资,在明亮宽敞的办公室里干着轻松的工作,而当技术工人太苦太累,工资又低,危险性高,绝非一个好的选择。

根据事故报告显示,每年死于工伤的达13万人之多,超过了车祸,火灾的死亡人数。他们希望子女接受好的教育,看不起学历相对较低的技术工人。

其次就是薪资不高在中国技术工人的工资普遍4000左右,只有少数工种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还要熬资历,每天朝九晚五,又脏又累,微薄的薪资根本就不能满足年轻人的要求。

大国工匠该何去何从

大国工匠是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奠基人,是拥有出神入化的技术的手艺者,是将国家作为自己最高信仰的爱国者。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改变了部分工人现状。

为了响应国家“中国创造2025”计划的设施,2020年,广州市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其中物联网专业技术冠军刘思雨,更是被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百万年薪聘用。

广州市技术学院招生办也表示该校2021届毕业生工作已经落到实处,公司求人率高达6:1,可见,政策支持下,公司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已经有了供不应求的趋势。

目前,技术工人的工资依旧比较低,工作环境差,部分工人素质不高,而在这方面,国家政策提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大各方对技工院校支持力度,努力实现技工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发展。

在河南省政府的支持下,包括漯河市在内的地区创办了超过20家技术学院,用来实现人才的对接。

技术工人看似平凡,其实关系着国之发展。特别是从事高精尖行业的技术工人,他们可以用手切割炸弹,铸造火箭,把零件厚度掌握在几毫米的误差内。他们可以完成常人之所不能做到的。他们的价值远非常人看到的那样简单,金钱远远不能衡量。

最后,尊重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尊重技术,让有技术的人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工资,让尊重劳动在社会蔚然成风,尊重技术不仅是那一纸奖状,更多的应该是工资的激励。让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造福社会。

小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才的培养也绝非一日之功。不要等到技术工人都没了,再谈大国工匠。技术工人存在于国家发展的各个行业,他们的存在不可或缺。从现在开始,践行口号,脚踏实地地走发展人才之路,让人们看到技术工人发展的希望,让大国工匠后继有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