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人员为啥不吃香?光喊'工匠精神',却忽视低薪资有啥用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8-28

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优化才有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古往今来,人类每一次的跳跃,都是经历技术的飞跃。

尽管人人都明白技术的重要性,但现实情况是技术人员越来越少,究其根本原因,不过是主要矛盾没有解决好, 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却忽视技工低廉的薪酬,当理想与现实相碰撞,绝大多数人都会屈就于现实,所以技术人员的未来之路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技术人才日益少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只有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现实生活中世人对于职业还是有一定偏见的,这一点从每年高考生报考专业就可以窥见一斑。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普遍都会选择近些年就业趋势好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金融等,那些基础的制造专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鲜少有人问津。

放眼全中国,这些年还有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 在如今人人抱怨'就业难,难就业'的时候,珠海、汕头等一些地方的工厂却普遍出现 '用工荒', 大量的工人岗位招不到工,一方面是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很多技术人员选择转行。

制造业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特殊作用的,相信任何一个高瞻远瞩的国家首脑都不会放弃'国家制造'。 遥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能进工厂上班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那是一个'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年代,60后、70后要想进一个像样的工厂上班,还要找熟人托关系、请客送礼。

在现在的很多年代剧中,我们也可以看见那个时候子女要进厂上班就需要顶替父母的名额,否则难比登天。 可如今进工厂上班不再受到限制,但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进厂,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学习技术,成为一名技工。 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年代,工人阶级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阶级,而现在技术人员日益减少到底是大势所趋还是另有隐情?

光喊口号没效果

科技发展是第一生产力,技术人员的存在无疑是为科学技术发展注入推动力,放眼全球,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发展。4年前《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肯定了技术人员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所在,至此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传扬'工匠精神'的热潮。

所谓'工匠精神',指的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形成的追求制作或者工作上的精益求精的良好工作品质, 包括对事业的默默坚守、对产品的精心雕琢、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在政治哲学中,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适用于实践,那么理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同样的道理,' 工匠精神' 如果只是浮于表面的口号,那么对于技术工人来说也没有很大的效果。

我们感念于大国工匠,他们有的终其一生只为制造出一件'国之重器',他们有恒心有毅力,有信仰肯坚持, 在当今社会,有必要也有责任宣扬这些'大国工匠',赞扬他们的'工匠精神', 但是剔除职业本身,工人也是人,光靠这些'精神'是活不下去的,当每一个工人都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工匠'。

现如今,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日常媒体报道,无论是企业年度计划还是聚焦名人访谈,'工匠精神'是绕不开的热词, 可回归到现实,却发现我们工人兄弟的处境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不管是从整个社会认知还是工人的人均收入来看,技术工人的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都没有得到相匹配的重视。

如果说连承载' 工匠精神' 的工匠们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那么众人广而言之的'工匠精神'价值何在?意义何在?他们还会不顾一切去打造所谓的'精品'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可见不从实际出发改变现代技术工人的处境,光凭几句口号,很难带动中国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解决薪资最重要

从行业趋势看,技术人员的市场还是比较可观的,从政府政策看,国家也是十分重视技术工种的培养与发展,那么如今技术人员越来越少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哲学上讲'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其实可以从多方面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首先从宏观历史文化上看,在中国古代社会,整个社会的阶级划分讲究'士农工商'。 现代中国社会,虽然宣扬人人平等,但事实上这种阶级顺序在无形中被划分成了'士商工农',古代是因为生产方式单一且低下,技术工人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多基本的技术操作人人都会,所以普遍不太重视。

而发展到今天社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后,更多人将重心放在商品经济上,尤其近些年来第三产业发展如日中天 ,第二产业就稍稍有些逊色 ,这也使得技术工人越来越少。

其次,从技术工人的工作环境来看,现今大家一提到技术工人,世人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铁人'王进喜的年代。 在现在的很多影视剧中,关于技术工人最多的形象不是正在驾驶拖拉机的操作手,就是匍匐在车下的汽车修理工,总之大家普遍认为技术工人的工作环境不太理想,又脏又累又苦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相对而言,人们更青睐于写字楼里的白领生活。

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人人高喊' 知识改变命运 '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学历等同于知识,学历高的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都是国家发展的人才,他们毕业后能从事的行业都是光鲜亮丽的,而对于学历相对来说低一些的技工人员却嗤之以鼻。

在中国普罗大众的心理中,只有那些学习不好的人才会选择去专业的技术院校。 在这种国情之下,某些专科生都对自己产生怀疑,近些年专升本十分火热,所以愿意去职业院校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当技术工人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少。

另外,就技术人员的职业前景看,古人讲寒窗苦读十年才有机会一朝中榜,现在的学生也至少需要苦读十二年才能进入大学, 而一个优秀的技术工人也是时间的产物。 一年两年只能学习到皮毛,一个熟练的工人要出师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而像那些能制作出'大国重器'的高级技工则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这漫长的学习生涯让很多年轻人心生退意。技工除了就业有门槛,职业发展前景也不甚乐观,在中国的现行体制下, 无论是学徒工还是熟练工,哪怕是高级技师,基本上他们的出路都是一线车间, 而且在技术人员的全部职业生涯中,无休止的加班作业和繁重的劳作会一直伴随左右,这样的职业性质也不怪乎一岗难求的'白领'岗位门庭若市,而亟待人才的技工岗位却门可罗雀。

最后,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技术人员越来越少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技术人员的工资太低。 弗鲁姆在其激励理论中表示:激励力量等于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只有付出能得到有效的回报才能激发人们实现目标。

在中国当前的市场行情下,一个普通的学徒工,月薪基本上是三千左右,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为高级技工后,月薪上升为七千左右,不同的城市工资涨落略有差异。

但总的来说普遍技术工人的工资都不怎么高。 央视前些年推出了《大国工匠》这档节目,里面都是对所在行业充满热爱的'工匠',大家在观看后一方面称赞他们举世无双的精湛手艺,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少技术工人的认知,因为哪怕拥有了这么突出的技能,他们的工资相对来说也是太低了。那些企业老总们宁愿拿出上百万做慈善,也不愿意涨一涨技工的工资,这是技术人员看不到希望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技术工人们需要的不是所谓的'工匠精神',而是实打实的生存环境的改善, 技工们可以划分等级,但等级划分可以再精进些,不再是单纯的三层论之, 更重要的是每一层都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福利和待遇。

其次,整个社会也应该重新认识这个行业,对这些工匠们应该多一些敬意和友善,只有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只有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那么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个行业。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每一个行业的存在也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对于传统技术行业来说,现在新型技术行业的发展也有可借鉴之处,总之,整个技术行业发展环境是需要举国上下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文/史海观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