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特效应:最可怕的认同感就是以死解脱

 熙桓心理 2021-07-12

“维特效应”一般是指一个名人自杀后,往往引起多人效仿,自杀率骤升的社会心理效应。

1774年德国作家歌德出版了其经典爱情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

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维特的形象得到众多读者认可的同时,他最后的结局-开枪自杀也在社会中引起很多年轻男子纷纷效仿,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事实证明,因媒介报道名人自杀而引起效仿,的确成为了一种现象。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者菲利普斯研究兴趣之一就是追踪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代所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维特效应」。

他发现对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紧接著自杀率就会有大幅度上升。

自杀报道的传阅率越高,影响力越大,其诱发的自杀率也就会越高、越严重。

如自杀者是名人,且在多台、多栏目相继报道,其负面影响及诱导效应尤为明显。

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后,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

这里面贯穿著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采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

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了名人自杀效应确实不可小觑。

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在出席港大一项研究“名人自杀效应中表示:

张国荣个案分析”的研究中发现,自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

结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

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维特效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像情绪上的“流感”。

根据美国疾病管制预防中心的报告,尽管精神疾病不具传染性,但大量证据表明“自杀”是具传染性的。

自杀效仿者的三种心理反应

心理专家认为,负面新闻容易引发人的几种心理反应,这些反应若是不断扩大,就可能产生维特效应。

第一,痛苦认同感 

当自己有一定的痛苦经历时,看到一些自杀的人,也是因为类似的痛苦而自杀,比如债务,失恋,工作学习、压力等等。

这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后果:

  • 一种是同情自杀者,并认为事情还不至于到这样的地步;

  • 另一种是深深的认同感,觉得的确死亡是很好的解脱方式,于是想效仿之,若是无法自杀,便会陷入抑郁中。

第二,死亡神秘感 

一些本来就有轻微抑郁倾向的人,会有些神经质的想法,对于别人很害怕的事情,突然产生浓烈的好奇感。 

若是站在高楼,会想跳下去:若拿着刀子,会想朝手腕划去;若看到深水,会想让自己沉下去等等。

因此, 这些自杀的新闻,反而让他们很想体验死亡的感觉,如果没有得到控制,就会因无法排遣而走向自杀之路。 

第三,同侪鼓励感 

还有一部分就是已经有自杀倾向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自杀成功,看到别人自杀的案例后,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于是对自杀这件事更加增添几分勇气和肯定,仿佛无形中得到别人的鼓励一般。

这种心理不难理解,从古到今,情侣殉情的案例不在少数,一般这种结伴死亡会让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减轻。


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


在一阵围绕着自杀事件的报道或讨论后,往往伴随着自杀率的增加。这种自杀的传染效应,特别容易出现在年轻人中

传媒对自杀案件广泛而深人的报道,容易使一些患上精神病、抑郁症、有自杀倾向,或对特定性别和年龄组别及与死者生前背景及遭遇类同的商危人士,模仿采用同样的自杀方式,或产生自杀动机。

传媒在报道自杀及突发事件时,应考虑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减少刊登煽动性的图片及案件的过程。

媒体对自杀行为应该如何报道?

出于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考虑,媒体也应该主动去思考:

面对一条条逝去的生命,媒体报道时可以做些什么?又应该如何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避免自杀效应呢?

首先,媒体从业人员应积极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的传播心理学知识,在危机来临之时可以协助专家对民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比如,在报道中及时公布最近的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和预防机构联系的办法;

介绍自杀行为前的征兆;讲解抑郁与自杀的密切关系,以及抑郁症的治疗办法,呼吁人们关爱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

尽管人们很少愿意主动坦诚心理问题,但谈论自杀倾向却是预防自杀行为的关键。

任何自杀的报道也都应该提醒读者: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以及谈论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事。一个人有心理问题不代表他“很奇怪”。

ENDING
熙桓心语

媒体从业人员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资源,除了在日常的报道和节目中适时地向受众宣传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之外,还要同心理学专家、精神医学专家以及专业心理危机干预组织的联系。


尽可能在这些专业人士、机构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这样有利于启迪公众对自杀背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