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攸州刀郎 2021-07-12

前 言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21年7月16日至31日在福州举办,这既是一个展示中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舞台,也是一个展示福建风采与福州魅力的机会。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印象世遗,金石有声。“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问耕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迎接这一盛会,7月11日特邀请西泠印社理事、西安碑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梁章凯先生共同策划:“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艺术交流活动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交流会现场

此前,《文化生活报》推出《印象世遗》专栏,以55枚西泠印社社员的篆刻作品聚焦55处中国世界遗产。借由金石篆刻这一独特艺术表现形式,让更多的人关注世界遗产,走近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遗产。55枚“印象世遗”篆刻作品由福建博物院收藏。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题字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印象世遗》专栏,西泠印社社员部分篆刻作品

借由此契机,梁章凯先生以当代篆刻的艺术风韵为切入点,进而深度讲解金石书画篆刻的文人趣味、鉴赏收藏背后的故事,循序渐进的拉开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金石篆刻艺术。

金石书画篆刻文人趣味

为什么要聊金石家的文人精神、文人趣味?梁章凯先生深入浅出的道来:“首先这是金石艺术的精神核心,如果从市场的眼光来看,具备文人精神、文人趣味的东西,也正是这几年的热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市场渐趋成熟,藏家也渐趋成熟,他们对于古典文化精神核心的理解也慢慢到位,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寻找古典文化价值回归的过程,而篆刻的市场发展与其文化价值正在逐渐平衡。”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集书画印谱

作为文人型鉴藏家,梁章凯先生认为:“金石书画篆刻的文人趣味蕴藏着古代文人接续文脉、胸怀天下的文化格局。金石艺术是一门既老又新的艺术,往上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前,往下看文人篆刻其实也还不足五百年。

金石学肇始于宋代,但篆刻艺术的历史要比这遥远得多,现在很多学习篆刻的人都要临摹战国、秦、汉印章,就是最经典的篆刻艺术。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印章都是由专业的工匠制作,文人并不参与;宋代苏轼、米芾、贾似道以及元初的赵孟頫等人开始亲自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亲手篆写印面文字再交给工匠;直到元代末年王冕发现花乳石可以用来刻印,文人亲手篆刻才真正成为可能。正是有赖于文人在书画、文学方面的全方面修养,然后才有明末以及清代篆刻艺术的空前发展。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战国铜印(小林斗盦旧藏) 宋元铜印 宋元文人篆刻

明末到民国的这段时间里,金石学是一门显学,这门学问支撑了这几百年来学术和艺术的发展,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文人墨客,很多都通过对金石相关门类的研究而取得很高的学术、艺术成就。篆刻艺术在清代获得大的发展,从文人余事而成为与诗、书、画四足鼎立的一门重要而独立的艺术,其发生的基础,便是这个金石学的背景。”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藏玩之道

谈及金石与寿山石以及寿山石雕刻的关系与传承,梁章凯先生有独到的见解:“在当下,寿山石雕刻艺术不仅要传承传统技艺,更要努力引进、吸收其它门类艺术的精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做到文化上的提升、艺术上的创,把寿山石的雕刻技艺及寿山石文化推向更高一层。正所谓:发展才是真正的传承。在时代的浪潮下,艺术品都有当下的表达方式,需要紧贴时代潮流,力求创新,寻找自己的艺术风格。我也期待福建的手工艺人在未来的创作中既有华丽的工艺和技能,又可以朝着艺术品的方向去创作。”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部分珍藏品

正因用几十年的时间在海内外传承金石书画篆刻文化,更亲身参与见证中国金石篆刻拍卖的发展历程。梁章凯先生谈及收藏,态度潇洒且淡然。“我对收藏,源于对艺术的热爱,正所谓'过眼即是拥有’。收藏家首先也是个收藏爱好者,随着过眼经验和研究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理论。鉴赏也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所谓:藏玩之道,可以养心。”最后梁章凯先生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收藏与投资最主要的区别是:“收藏是自己喜欢的,投资是别人喜欢的。”

雅集共赏

七月,榕荫冠盖,热浪滚滚。在“问耕堂”啜茶品茗,静享艺术,实乃惬意时光。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交流会现场

在本次艺术交流会策划之初,梁章凯先生便精心挑选自己的珍藏让现场的来宾一饱眼福。当面前徐徐次第呈现:吴昌硕最大的一方“传朴堂”堂号印、徐三庚“下官卖字自给”、齐白石刻田黄印章“王伯群印”。这些当属代表时代的震撼心灵的瑰宝之作,当梁章凯先生讲述眼前的大师经典时,观者们也渐渐潜入历史的时光隧道,仿佛穿梭于大师的时代,实现了心底对艺术的这份追寻与奢想。

被誉为“浙西之冠”的江南藏书楼“传朴堂”后代葛贤鐄专程前来参加本次“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在近距离观赏传朴堂所藏后,依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现场分享感言:“我们福建人要感谢梁章凯老师,正因梁老师在福州,我们才有机会近距离看到这些藏品。我个人也要感谢梁老师,如果没有梁老师,我看不到我们葛家的东西。后来,我出版了关于祖父(葛昌楹)的年谱,后来浙江平湖市政府做首发式,我恳请梁老师把收藏的葛家的藏品拿到家乡去让家乡人看看,结果他二话不说,立刻便答应了。”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梁章凯先生与葛贤鐄先生

金石书画篆刻爱好者施先生感言:“作为金石书画爱好者,能够在福州听到专业性这么强的金石学知识以及拍卖市场的发展脉络,更难得的是还能近距离的欣赏这些珍贵的收藏,我只能用三生有幸这几个字来形容。”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吴让之刻「惧盈斋」寿山田黄石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徐三庚刻「下官卖字自给 」青田石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吴昌硕刻「传朴堂」 寿山芙蓉石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齐白石刻「王伯群印」寿山田黄石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杨玉璇作「罗汉尊者」寿山田黄石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林清卿薄意「赤壁夜游」寿山鹿目石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清初 虎钮 寿山田黄石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古兽钮椭圆章 寿山田黄石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嘉宾合影

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印象世遗——金石书画篆刻漫谈

梁章凯简介

梁章凯,字璋凯,别署艺友斋、尚古书屋,福州市人。

现 为:

西泠印社理事,西安碑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民协会员,福建省物价局价格认定专家,浙江省传统工艺领军人才和工艺美术人才评审认定专家,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屇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评委、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香港西泠学堂顾问,《文化生活报》艺术顾问。

编 注:

《齐国古陶文五十品》《邺城古陶文五十品》《藏传铁印五十品》《艺友斋存名家印汇》《印史留遗》《美哉斯石-海内外中国印石精品集》《怀玉印室藏印选》《小林斗盦先生遗墨选》《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题跋录》《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上.下册)等为代表的多种专业艺术著作和精品原拓印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