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高参88 2021-07-12

第三批国保---------(二)石窟寺(共11处)

***********************************

1.孔望山摩崖造像

东汉                        江苏省连云港市

2.北石窟寺

北魏至宋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3.南石窟寺

北魏至唐                      甘肃省泾川县

4.万佛堂石窟

北魏                            辽宁省义县

5.驼山石窟            

北周至唐                      山东省青州市

6.南龛摩崖造像

隋至宋                         四川省巴中县

7.千佛崖造像(包括龙虎塔、九顶塔)

唐至明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8.大佛寺石窟

唐                              陕西省彬县

9.卧佛院摩崖造像

唐                            四川省安岳县

10.钟山石窟

北宋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

11.通天岩石窟

宋至明                         江西省赣州市

************************************

1.孔望山摩崖造像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孔望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的东北,新浦以南5里。摩崖造像高约129米,在山的西南部,依山崖的自然形势雕成。共有108年人像,最大的人像高1.54米,最小的人头像仅10厘米。内容有饮宴图、迭罗汉图,还有佛教的涅槃图、舍身施虎图及佛像、菩萨弟子、力士和供养人构成整个画面。是一组东汉摩崖佛教艺术造像,为我国最早的石窟寺艺术雕刻。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造像群的雕刻技法,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山岩上直接刻图;二是在长方形的塞中刻画。用传统的汉画像雕刻技法来表现外来的佛教题材,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时代特征。具体使用了单线阴刻、平面线刻、浅浮雕和高浮雕四种,基本以平面线刻为主,约占整个造像的80%。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孔望山摩崖造像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北石窟寺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乡寺沟川村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的东岸二级台地上。包括寺沟、楼底村一窟、石道坡、花鸨崖和石崖东台等5个部分,南北延续3公里。是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因与平凉市泾川县南石窟寺为同时代开凿,南北对应,故名。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北石窟寺与甘肃省平凉地区泾川县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辉映,直线相距为45千米,故此石窟称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清数代增修扩建,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窟群面积7500平方米,窟区总面积1.7万平方米,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碑刻题记150余方。文物大多保存完整,内容丰富,是世界石窟艺术的珍品,被誉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专家们认为,222洞窟是盛唐时期开凿的,从历史记载来看,武则天当政时期,曾经在全国掀起一个大造佛寺的高潮。如果这尊佛像是依照某位女性雕凿的,那只能是武则天。整个中国历史上被雕成佛像的帝王并不是很多;而一般老百姓根本不会有这种资格;能称得上「细眉大眼」女性模样的帝王,只有武则天一人而已。基於这些,有人认为这尊佛像很大可能就依照武则天模样雕凿的,也就是武则天的化身。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北石窟寺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南石窟寺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南石窟寺,地处甘肃省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的温泉开发区蒋家村,距离泾川县城9公里。保存在洞内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的题记,晚建于北石窟寺一年。南石窟寺又俗称为东方洞。窟龛开凿在泾河北岸红砂岩上,现存5窟,1号东大窟和2号西小窟保存较为完整。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东大窟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达13米,宽约17米,深14米,结构独特,造型宏伟。入窟后迎面三壁围立高达2米多的7尊佛像,两旁有13座胁侍菩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北魏风格。窟顶布满浮雕,诸如舍身饲虎、宫中游戏之类的佛经故事。雕刻简练概括,线条生动流畅,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窟内原有《南石窟寺之碑》(现存县文化馆),碑文650余字,详细记载了南、北两个石窟的开凿时间和主造者。此碑不仅是考证石窟创建年代的原始依据,而且也是研究地方志、职官的实物资料。碑阴所题58人的职官名录,可纠正《魏书》之误。此外,其书法艺术也为后人所称道,被多种金石书籍收录其中。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南石窟寺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万佛堂石窟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万佛堂石窟,坐落在辽宁省义县县城西北9公里的大凌河北岸,至2015年为止,是中国东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北朝石窟中纬度最北,位置最东的窟群,万佛堂石窟始建于北魏年间,因为常年的自然风化与年久失修,大部分石窟已经破损坍塌,不复存在了。它被誉为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艺术宝库,同时万佛堂石窟又是一处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万佛堂石窟下层有6窟,由东向西一次排列,进入第一个窟,门刻有“佛光普照”四个大字,窟内平方形,高约五米,每边花约一米,中央有一方形石柱,上连窟顶,方形石柱四面布满精细的雕刻,尘拱上的佛像,供奉人像和上层佛合内的佛像,侍者及弧形华幔,化生童子,窟顶的飞天,门内窟壁的千佛式座佛,都是典型的北魏中期造像,刀法劲健。东区有七窟,建于北魏景明三年,是尉喻契丹使韩贞等人为祈福修建成的私窟。西区共有9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3个小窟,窟内石刻造像已经风化无存。第五窟的题刻手迹乃是平东将军元景在公元499年,造崖时手书其上的,是重要的史料,并被清末的康有为评为“元魏诸碑之极品”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石窟上顶上有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骠骑将军王锴未其母祝寿而建的圆形小塔一座。西区第一窟最大,东西北三壁各雕三佛。窟中心方形塔柱上部的佛像及供养人像。下部四尊佛像为后代补雕。第六窟主像为交脚弥勒。元景造像碑刻在第五窟南壁上。东区现存7窟,造像多已风化无存。其第三窟存有千臂观音和二侍菩萨。韩贞造像碑刻在第四窟南壁上。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万佛堂石窟,是东北唯一的摩崖石窟群,石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窟内的壁画涵盖大量古代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阎文儒先生和曹汛先生指出万佛堂石窟对研究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此外,万佛堂石窟脱胎于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等石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万佛堂石窟有助于研究同时期的石窟,并且能搞清楚工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1月13日,万佛堂石窟国务院被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驼山石窟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驼山石窟是中国北周至唐代佛教石窟寺。在山东省青州市西南的驼山主峰东南崖壁上。共有大小石窟6处,摩崖造像群1处,葬窟1座,造像638尊。开凿于北周末年至唐长安三年(703)。元初道教占据驼山寺,改建成昊天宫。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驼山石窟共有五座洞窟和一处摩崖造像,共计造像638尊。最大者通高约6米,最小者不足30厘米,造型神态各异,种类繁多,雕凿技艺精湛。造像题材,按其形象和铭文的记载,主要可以分作如下几类:一是西方三圣像;二是释迦牟尼像;三是千佛像;四是观世音菩萨像;五是天王、力士像;六是供养人像,是出钱造像的人为自己或为其亲人刻出的供养像。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驼山石窟 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南龛摩崖造像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南龛摩崖造像是中国隋至宋代佛教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城南1公里化成山。现存龛窟176个,造像2553余尊。始凿于隋,多为唐代造像。此外,宋代2龛、清代2龛、民国时期5龛。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唐开元二十八年(740)。造像分布在云屏石、山门石、千佛岩、大佛洞、佛爷湾一带长约350米的崖壁上。以大佛洞最为集中。该石窟不仅汇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而且汇聚了儒道释三家造像。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南龛造像,以供养窟为主,刻佛教故事的极少,其中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毗卢舍那佛、阿弥陀佛、双首佛、双身佛、鬼子母菩萨、如来佛等造像。菩萨造像,以观音菩萨为最多。其余的则为闻法等诸菩萨及八部、天王、力士、伎乐、飞天等护法的造像。各种佛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在雕刻技法上和艺术处理上,南龛造像打破了以前那种神秘化和程式化的束缚,体现了盛唐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有些主尊佛,面上流露微微的喜悦,给人以亲切之感;众多的菩萨像或单独成龛,或与阿弥陀佛、地藏合塑一龛,人物造型妩媚多姿,肌肤细腻丰满,富有女性的特征。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
南龛摩崖造像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千佛崖造像(包括龙虎塔、九顶塔)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千佛崖造像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柳埠村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造像中大多面相半圆适宜,眉清目秀。造型构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62年修复九顶塔塔顶。1964年修复龙虎塔,同年成立了历城区四门塔文物保护管理所。1965年于造像崖面前增设铁栏围护。1983年进行了险石排除、悬石支顶和恢复部分窟檐等加固保护工程。九顶塔位于济南柳埠南灵鹫山阳九塔寺内。因其塔身一塔起而九顶出而得名。其始建于唐朝,为单层砖塔,高13.3米,基呈八角形,单层砖塔,为水磨对缝砌筑而成。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龙虎塔位于神通寺塔林的南侧,与四门塔隔谷相望,因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龙虎塔为砖石结构,高10.8米,方形。塔身由4块石板筑成,雕有四大天王、迦叶和阿难、佛、菩萨、飞天、龙虎、云等。每面石板中央各开一宝珠券门,塔身内方形石柱上各雕盘龙、佛像、飞天等。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千佛崖造像(包括龙虎塔、九顶塔)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大佛寺石窟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西十千米西兰公路旁的清凉山脚下。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内有446处佛龛,1980余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唐代大佛为关中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窟内的主尊大佛阿弥陀佛倚崖居中,巍然端坐,高20米,头高5.2米,肩宽13米、手高4.5米,手指高2米,指甲盖0.5米。宝石蓝螺髻护顶,秀眉慈目,两耳垂肩,金面方脸,慈祥威严;左手着膝,右手端举,掌心向外,无名指微微前屈,结施无畏法印,表示了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披衣袒胸,腰系佩带,趺坐于莲花台上,整个造形肃穆端庄,雄伟传神。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01月,大佛寺石窟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卧佛院摩崖造像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卧佛院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城北35公里的八庙乡。卧佛沟为东西向,在长达0.5公里的两边崖壁上,凿有大小龛窟138个,其中佛教造像84龛,计1593尊,内以释迦牟尼左侧卧造像最为壮观。卧佛全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头东脚西,向南左侧卧于距地表5米处的崖壁上。卧佛头有螺髻,双目微闭,形体修长,身着袈纱,坦胸,两手平伸,赤双足,神态安详端庄。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此像雕刻精美、洗练,形象地展示出超脱的境界。在卧佛上部,刻有释迦牟尼佛坐像,两侧为诸弟子及天龙八部等,各现半身。腹部外侧跪一弟子,面向佛,背朝外。脚部刻力士像1尊,上身裸露,肌肉丰满,充分表现了盛唐时期石刻造像艺术的独特风格。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藏经洞内所刻佛经经文,不仅记有年代、经论名称,而且字迹古朴工整,笔势清劲纯熟,是研究中国佛教史、书法史和校正佛经版本的重要历史资料。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卧佛院摩崖造像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0.钟山石窟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始建于东晋,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石窟周围,历史上古塔林立,寺院延绵,古建成群,占地三百六十垧、僧众五百多,是中国西北佛教传播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石窟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历代香火不断,有“人间胜地”之称。绝对保护范围19250平方米,一般保护范围4400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80公顷。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整个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东接清风明月戏楼,南临秀延河水,西眺安定故城,为中国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石窟经历代修葺,至元初,已有大小石窟11处及众多塔、寺院,占地360垧,僧人500。主持僧北辖葭州(今佳县),南统骊山(今临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方圆数百里群众宗教文化生活的圣地。据清道光“安定县志重修石宫寺碑记载”,这里原有中殿、十王殿、明王殿、金刚殿;还有万佛楼、钟鼓楼、三官楼、观音阁及禅室方丈。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惜毁于兵燹,除正殿石窟外,尽成废墟。为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佛寺,现开掘石窟五个,以中窟保存最为完整,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始建于宋平治四年(1067年),洞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万尊雕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浮雕佛像错落有致,做工精细。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中外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专家结论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见的石窟”、“第二个敦煌”,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主窟万佛岩呈长方形,面积为225m2,平顶八卦莲花藻井,窟内正中有长11米,宽5.3米,高1.4米的石坛基,坛基上有3组14尊大型主体石雕,主佛像为释迦牟尼三世佛,分别为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释迦牟尼像高3.54米,就地而雕,与坛基紧密连为一体,坛前有乘狮的文殊菩萨和乘白象的普贤菩萨。释迦牟尼结跏跌座于束腰形仰莲须弥座上,形象十分庄重。释迦牟尼佛像左右分别侍立大弟子迦叶和小弟子阿难,均脚踏莲座,通高2.5米,形象逼真而生动。坛基东西两端各立一尊侍协菩萨,坛基前后两排共八根接地连顶的方形石柱,1米见方。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一九八八年一月,钟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通天岩石窟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西北郊6.8公里处,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石窟”。观心岩、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五大岩洞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迹丰富,苏东坡、阳孝本、王阳明、蒋经国等历史名人也曾在此留下了众多遗迹。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通天岩是一处由发育比较典型的丹霞地貌所构成的景区。它岗峦起伏,巍岩峥嵘,山不高而陡峭,地不大而奥奇;林木藩茂,洞壑幽深,既有神灵之窟宅,又多悬崖梵宫之兴造。自古以来,它就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通天岩风景区共有石龛造像348尊,除翠微岩的几尊立佛是唐代的雕刻外,其它多是宋代作品,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通天岩地处丘陵,最高处为群玉阁所在的山脊,高度为192.96米。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山脊,自东向西延伸着三个山凹。在这三个山凹中,分别有忘归岩、观心岩、龙虎岩、翠微岩和通天岩等五个景点,构成通天岩石窟景区。众多的摩崖龛象和摩崖题刻,就镌刻在这岩洞的悬崖峭壁之间。通天岩石窟现有摩崖龛象410尊,摩崖题刻128品,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在江南尚属罕见。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1988年1月13日,
通天岩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