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溪之美

 流星雨刘鑫 2021-07-13

兰溪之美

美丽兰溪,浙西明珠。兰溪美,历史多悠久。春秋地属越境,战国列楚之疆,秦入会稽乌伤,汉属戍地三河隋隶吴宁婺州,唐初立县得名(注1宋为望县,元升为州,明复为县,清代沿之,民国为实验县,今则已为市也。

兰溪美,地理环境优。浙江中部,钱江上游,金衢盆地,鱼米之乡,气候温和,风调雨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方域一千三百一十平方公里,炊烟廿二万家,人寰六十六万。东北群山高耸,西南丘陵低缓,中部平原舒展,山水交融灵秀。阡陌绵连,田畴广阔,良田肥沃,宜稻宜棉,土壤深厚,宜桑宜果。古是越境富地,今已实现小康。宜居宜业,国泰民安,是人们理想的福泽之地。

兰溪美,山水皆灵秀。城东大云山,亭塔交辉映日月;城西兰阴山,兰花十里照春水。两山(2)对峙,气势凌云;依山造势,布局精巧。东有六洞山,连绵百里似仙地;南有大赤山,绿树成荫显其媚;西有三峰山,群山环绕添其丽;北有肇峰山,高耸入云见其姿。山林茂密,百果争优。兰溪水,长又长,五水共治见成效,青山绿水绕村庄。三江3)东南汇合,清波荡漾于兰城之畔;五溪4)境内纵横,碧水交流于田野之中。上溯衢婺,下达钱塘;入运河,通长江,连东海,接汪洋,素誉三江之汇,八省通衢5)。昔是日有千舟竞发,夜照万户明灯。今是兰江水运通南北,促工兴贸利民生。因水得益,物阜民丰,商贾云集,贸易繁华,称雄宋元明清近千年,享有小上海之誉。

兰溪美,人才辈出多。晋黄初平(6),普济行善,造福黎民,得道成仙,民间奉为黄大仙。唐徐安贞(7),高才雅量,好学博识,为皇帝制掌诏书,诗书誉世,史留清名;名相舒元舆(8),身殉甘露之变杀身成仁,忧国忘家正气世间留芳;五代高僧贯休(9),诗书画俱佳,不畏贪官权势,受人赞誉。宋尚书梅执礼(10),抗金殉国,气贯长虹,誉为忠义之臣;理学宗师范浚(11),《进策》富国强兵御金安民25篇,因秦桧主政未纳,不喜荣利,屡召不就,仰希圣贤,笃志求道,誉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良相范锺(12),立朝立纲,清廉揩模,归乡无地起楼台,名传后世;理学鸿儒金履祥(13),博通天文地理,经史兵书,直向朝廷进抗金之策未用,绝意仕途,专心讲学,培植弟子遍天下,效忠国家;大司徒陈萍(14),文武双全,驻扎边陲,帅兵伐敌,悉定其地,抚宁边陲有功,进阶荣禄大夫。元翰林待制柳贯(15),廉政不阿,博学多通,称为儒林四杰之一;奉议大夫吴师道(16),为官清政,重教兴学,大旱救民,百姓颂德。明刑部员外郎郭仲南(17),不辱使命,负重出使,恪守事国,正气清风受敬于安南(今越南);礼部尚书章懋(18),毕生清廉,权贵敬畏,谏君受贬,辞官讲学,乐育人才,学生林立,并首撰《兰溪县志》;三部尚书唐龙(19),历刑部兵部吏部为官38载,文治善民,武以镇敌,忠勤端悫,高风亮节;入阁首辅(宰相)赵志皋(20),人称赵阁老,清操介节,心竭忠贞,处事宽和,万历怠荒,苦撑一片天;刑部主事胡应麟(21),人称天下奇才,一代文豪,著诗薮八百多卷,笔墨生辉传四方;大理寺卿王肇坤(22),巡守边关,忠勇抗敌,愿以身殉国,名留天下。清代戏剧宗师李渔(23),文坛巨匠,才名震世,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文人学者唐彪(24),博览群书,胸罗万卷,首创标点符号,为国文增辉。近代,辛亥革命志士蒋鹿山(25),追随孙中山,与秋瑾同为废除君主制而斗争;国际摄影大师郎静山(26),技法超群,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师之首;天文测量学家曹谟(27),创立南京天文台,统一测量规范,称为中国测量之父;著名记者曹聚仁(28),精诚爱国,为抗战奔波,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呼号;一代名媛赵绮霞(29),和张学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物换星移,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士王伏雄、美术大师方增先、世铅冠军黄志红、国际棋后诸宸、人民公仆杨东海……才俊如云,群贤荟萃,灿若星辰,名留天地,兰溪不愧为文礼之邦。

兰溪美,风景很秀丽。三城(30)鼎立,布局有致;九桥连城,婉娫似锦;瀫纹漾月,巨浸卧虹(31),两山对峙,如狮在吼;双塔32)凌云,与日争辉;三江嵌珠(33),六岸相映。昔有兰溪八景,今有二十二景观。八卦奇村,华夏一绝;地下长河,美景怡人;浙江兰湖,度假天堂;长乐福地,古建精品;白露山峰,景色神奇;芝堰古村,一街九堂35);大仙故里,宫井祭天;灵羊仙岛,旅游胜地;石门仙景,叱石成羊;中洲公园,人间乐园。芥子园苑,笠翁遗踪;兰阴深处34),明武御题;大云山顶,亭塔交辉;告天台阁,美名流传;通洲桥廊,聚仁故里;龙门飞瀑,溪涧探幽;转轮岩崖,风光秀丽;将军岩景,狮舞银河;栖真禅寺,太后赐经;李渔故里,风水宝地;游埠古镇,再展宏图;女埠古街,红色记忆山青水秀,景观遍布,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历代文人墨客,游而赞叹不已,留下名诗佳作,堪称福泽之地。(兰阴春馥图)

兰溪美,文化底蕴厚。民风淳朴,民俗孝悌。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文物保护,省内领先;非遗申报,亮点多多;兰溪摊簧,唱腔文雅;婺剧之声,处处弹唱;李渔文化,名扬四海;大仙传说,老幼皆知;元宵佳节,龙灯狮舞;春联年画,节庆贺喜;歌谣故事,幽默动人;姓氏宗谱,传承文明;白沙斗牛,梅江台阁;黄店銮驾,畲族对歌;民间剪纸,水阁根雕;诸葛后裔祭祖仪式,载誉九州;市内古代建筑技艺,韵压江南。古村落之多,全省居首;二十古36)建筑,遍布城乡。现代文化,五彩缤纷。市有三馆”“二院37),乡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礼堂,户有文化传人。三项服务为先,四项创新不断。艺术节,文化宫,俱乐部,展览馆,歌棋拳舞欢乐多,诗琴书画更动人。公共文化上台阶,农村文化新气象,社区文化花样多,民间艺术添新彩。三馆评上一级馆,全国文化先进市。文化下乡成时尚,文化礼堂闹盈盈。

兰溪美,物品富又足。土地肥沃,粮食丰产;水面遍布,水产盛富;山林丰沛,果木繁多。五十里杨梅长廊,红遍大地;万余亩紫皮甘蔗,绿海如林;穆坞白枇杷,饮誉江南;余粮山红柿,全省夺冠;西湖甜蜜西瓜,此地独有;琥珀金丝蜜枣,别处无寻;兰江鲤鱼,诗人多赋吟咏之作;赤溪河蟹,《县志》长留佳肴美名;珍珠养殖,全省首位;蜜蜂之乡,享誉华东;梅江高梁酒,甘醇可口;东徐翠冠梨,网上闻名;糖蘸风肉曾贡品;卤咸青鱼美味佳;金华火腿兰溪出;游埠酥饼赛金华。双灯毛巾,世界驰名;康恩贝药,优质惠民;兰江铝锭,质量保证;红狮水泥,免检产品;数控机床,质量上乘;浙能电厂,国内一流;精致纺织品,远销海内外;脆甜小萝卜,打入上海滩;黄湓大仙菜,青脆爽口誉江浙;水亭豆制品,加工技艺遍江南。兰溪小吃品种多,风味独特美名扬。大栗粽,煎饺子,千张包,肉圆丸,甜有糕点莲子汤,咸有馄饨鸡子粿,索面、索粉、凤凰蛋,馒头、粉干、葱棍糖。横山兰花苑,辟有中国兰花第一村;下陈毛峰茶,尊为国礼馈赠尼克松。美哉!妙哉!兰溪物品最宜人

兰溪美,政通人和佳。执政能力,日益提高。平安建设,九年先进;行政执法,全省首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开放潮涌,追赶跨越风劲。新区规模扩大,老城蓬勃生机。城乡统筹迈新步,四个全面相促进。三改一拆38)走在前列;四边三化39),齐头迈进。工业强市,一园四区。调结构,转方式,选招商,抓项目,促双控,增效益。创新驱动见成效,新兴产业上台阶。重视三农,发展五业,农业更强,农民更富。村变美,地变净,路变硬,水变清。万亩粮田功能示范,万亩药材生产基地,万亩枇杷品质优良,万亩银杏利国利民,万亩香榧全国首创,百万鸭群强村富民。水产养殖,省级示范。绿化造林,覆盖上升;四旁植树,景色宜人。防洪治水,国家肯定;修塘筑库,利国安民;五水共治40),全面开展;湿地保护,促进生态。第三产业,多头并进。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公路通村,铁路穿城;信息联网,交通便捷。教育为本,校舍全新;学子莘莘,升学有增。科技兴市,与日递增;科普工作,全国先进。文化事业,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县级领先;广播电视,全面普及;农家书屋,处处有声。卫计医保,城乡实现,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体育工作,全国美名;人均寿命,超过周边。旅游产业,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全省领先。金融保险,服务人民。老年事业,关爱好评。慈善事业,日益改善。环境整治,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日益丰满。举善政,重实干,求实效,惠民生,丰衣足食百姓颂,安居乐业万民欢。

兰溪美,更美在明天。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宜居宜业,全面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织造名城,省级示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已经实现;全国卫生城市,电子商务新城,大学城,汽车城,美丽乡村建设,营造东方瑞士,正在创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绘制大业宏图,同心锐意进取。万众一心,攻艰克难,追赶跨越,再上台阶。空谈误事,实干兴兰。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惠民生,重生态,促和谐。转作风,抓改革,强法治,保平安,谋发展,兴大业,两富,建两美。实现中国梦,人人有担当,携手又合力,共创新明天。兰溪美,更美在明天!

(郭茂林:2015328日)

注释:

1、兰溪建县于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至今已1340年。

2、“两山”:指城东大云山,城西兰阴山。

3、“三江”:婺江、衢江、兰江。

4、“五溪”:梅溪、甘溪、赤溪、游埠溪、马达溪。

5、“八省”:浙、苏(沪)、皖、赣、鄂、湘、川(渝)、粤八省市。

6、黄初平:兰溪城郊黄湓村人。晋·葛洪《神仙传》载:初平15岁时牧羊遇见赤松子幻化之道士,被引金华山石室学道修炼。其兄初起历年寻索不遇。40年后于金华山中与弟相见,初平能叱石成羊,初起亦留修道。丹成之日,初平驾鹤,初起骑鹿,双双为仙乘云起飞,普济行善,并在故里凿井纪念。后世人称初平为黄大仙,在港澳和东南亚享有盛名。

7、徐安贞:(690-776)兰溪西乡乐塘(今水亭乡松树下村)人,才华出众,三擢甲科,唐开元时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官至中书侍郎。

8、舒元舆:(791-835),唐大和时宰相,兰溪见坦村人。因“甘露之变”罹难,宣宗时昭雪,加封乘仙公,敕建乘仙祠。

9、贯休:( 832-912),唐末五代诗僧,兰溪太平祝村人。诗书画俱佳,著有《禅月集》等30余卷,不畏权势,受人赞誉。

10、梅执礼:(1079-1127),兰溪梅街头村人。吏部、户部尚书,为救被掳二帝,与金兵谈判时被害。

11、范浚:(1102-1150)兰溪香溪村人,北宋理学宗师,治学精深,著述甚丰。主张积极抗金。

12、范锺:(1171-1248),兰溪里范村人。宋淳佑左宰相,为官清白正直,告老还乡居家无屋,世人称其清廉之范。

13、金履祥:(1232-1303),兰溪桐山后金村人。宋末元初理学大师,官居迪功郎,拒元不仕,自办仁山书院,人称“仁山先生”,培植弟子遍天下。

14、陈萍:(1267-1322)兰溪下陈赵村人。任吐蕃宣慰使时,抚宁边陲有功,升为大司徒。

15、柳贯:(1270-1342),兰溪横溪镇人。元著名文学家,尤长诗文,为儒林“四杰”之一。

16、吴师道:(1283-1344),兰溪城内隆礼坊人,元代儒学先贤,后召任国子教博士,为官清正,爱民有佳,讲学授徒,著作甚丰。

17、郭仲南:(1406-1462),兰溪上郭村人。刑部元外郎,负重出使安南(今越南),正气清风名留异城。

18、章懋:(1436-1521),兰溪渡渎村人。官至国子监,礼部侍郎。任翰林院编修时,谏君受贬,辞官讲学,乐育人才。先后十四次诏封复官,均被固辞。

19、唐龙:(1477-1546)兰溪城中北隅人。历任吏部、兵部、刑部三任尚书。明代名臣,为官38载,忠勤端悫,刚正清廉。

20、赵志皋:(1521-1601),兰溪城中南阳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加太子太傅,人称赵阁老,民望极高。

21、胡应麟:(1551-1602),兰溪城中花园巷人。明著名文学家、收藏家,倾财在其居址筑,“二酉山房”三间,国学藏书四万册。

22、王肇坤:(1596-1636),兰溪双牌村人。巡守边关,遇敌愿以身殉国,击敌而溃,名留天下。

23、李渔:(1611-1680),兰溪夏李村人。清初文学家、戏剧理论家,一代戏剧宗师,才华横溢,著有《闲情偶寄》等书计500多万字,人称“东方莎士比亚”。

24、唐彪:(1640-1713),兰溪市城中人。自幼博览群书,胸罗万卷,语文学研究专家,首创语文标点符号,学者誉为“金华名宿”。

25、蒋鹿山:(1848-1925),名倬章,字六山,兰溪水阁村人。清末与陶成章、秋瑾同谋辛亥革命之事。

26、郎静山:(1892-1995),兰溪里郎村人,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师之首。

27、曹谟:(1898-1947)兰溪游埠镇人,天文学家,测地学家,国际天文学、国际测地学及地球物理学中国委员会会长。人称“中国测量之父”。

28、曹聚仁:(1900-1972),兰溪蒋畈村人。著名作家、记者,章太炎“拜门弟子”,与鲁迅交往甚密,主编《浙江新潮》、《国学概论》、《中国史学》等书70余本,4000多万字。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任战地记者。解放后从事爱国工作,充当两岸和平信使,受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接见。

29、赵绮霞:(1912-2000),祖籍兰溪洞源村人,姐妹排行第四,雅称赵四小姐,一生追随张学良风雨同舟。

30、“三城”:指溪东老城,溪西新城,溪南马公滩城。

31、“巨浸卧虹”:指兰江悦济浮桥。

32、“双塔”:指城东能仁塔,城西聚利塔。

33、“三江嵌珠”:指兰江中嵌有中洲岛、灵羊岛、女儿滩三个岛。

34、“兰阴深处”:是明正德十四年明武宗朱厚照巡视兰阴山时亲题。

35、“一街九堂”:指一条古老的月亮街和九个古老的厅堂。

36、“二十古”:古村落、古城墙,古牌坊,古码头,古街,古巷,古井,古楼,古台,古亭,古阁,古庙,古塔,古碑,古祠,古厅,古堂,古树,古书,古志。

37、“三馆”“两院”: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戏剧院。

38、“三改一拆”:指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违法违章建筑拆除。

39、四边三化:指村边、路边、水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

40、“五水共治”: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