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韦粲力战身亡满门忠烈,柳仲礼死里逃生吓破胆

 沉映香 2021-07-13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95篇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十二月,韦粲、柳仲礼以及宣猛将军李孝钦、前司州刺史羊鸦仁、南陵太守陈文彻等人将军队会合一处,驻扎在新林的王游苑,共同商议讨伐侯景之策。
韦粲提议推举柳仲礼为大都督,并告知下游军队,裴之高自认年龄和官位都比别人高,耻居柳仲礼之下,大都督人选多日没有定下来。
韦粲心急如焚,高声对众人道:“我们共赴国难,是为了铲除叛贼。我之所以推举柳司州,只是因为他长期守卫边疆,曾让侯景忌惮。况且,他的兵马精锐,无人能比。如果论地位和资历,柳仲礼在我之下,论年龄,他也比我年少。只是为国家考虑才这样做,大家不要再争论了。现在的形势,贵在将领团结,如果人心不一,大事就完了。裴公是朝廷老臣,怎能夹带个人情感,败坏国家大计呢?我斗胆为你们解决这件事。”
说完,韦粲独自乘船来到裴之高的军营,语重心长地责备道:“现在,陛下和太子危在旦夕,做臣子的应该齐心协力,怎能自相龃龉呢?裴豫州一定要与大家离心异志的话,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
在韦粲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下,裴之高终于放下成见,流泪谢罪,共同推举柳仲礼为大都督。
当时,裴之高与弟弟裴之横率一万水军驻扎在张公洲,侯景临水摆开战阵,然后将裴之高的弟弟、侄子、儿子、孙子全都锁在一起押在阵前,鼎镬、刀锯放在身后,威胁道:“裴公如果不投降,今天就把他们煮了。”
裴之高不为所动,将军中神箭手召来,让他用弓箭射向自己的儿子,以示决不投降。那人射了两次,都没有射中。
侯景又率一万步骑在后渚向援军挑战,柳仲礼想带兵迎战,韦粲劝说道:“天色已晚,我军又很疲惫,不能应战。”柳仲礼于是坚守不出,侯景也领兵而退。
与此同时,鄱阳王萧范派麾下部将梅伯龙在寿阳攻打王显贵,攻克外城后,接着攻打内城,没能攻克,便退了回来。萧范给他增加军队,让他继续攻打。
十二月三十夜,柳仲礼进入韦粲的军营,部署各路军队,约定第二天早上与侯景展开决战,诸将都有自己要把守的地方。
柳仲礼命韦粲屯驻青塘,由于青塘位于通往石头城的必经之路,叛军定会争夺,韦粲有点发怵。柳仲礼道:“青塘是战略要地,非你不可。如果你担心兵力少,我会再派军队协助你。”便派直阁将军刘叔胤协助他。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正月初一,柳仲礼将新亭军营迁往大桁。
不料,这一天恰逢大雾天气,书粲率军出发后迷失方向,等抵达青塘时,已经过了半夜,营栅尚未完成,侯景就已获悉,亲率精锐前来攻打。
韦粲派军主郑逸正面迎击,又命刘叔胤率水军从后面截击。然而,刘叔胤临阵怯战,不敢出击,郑逸被击溃。
侯景乘胜攻进韦粲的军营,部曲都劝韦粲撤出战场,韦粲却不为所动,大声命令子弟奋战,最后与儿子韦尼以及三个弟弟韦助、韦警、韦构,还有堂弟韦昂等一起战死,同时战死的亲戚有几百人。
青塘战斗刚开始时,柳仲礼正在吃饭,得到消息后,他扔下筷子,穿上盔甲,与麾下一百余骑赶去救援,在青塘和侯景展开激战,将侯景打得大败,斩首数百,叛军淹死在秦淮河的达一千多人。
正当柳仲礼的槊就要扎到侯景时,叛军将领支伯仁从后面挥刀砍中他的肩膀,柳仲礼的马陷入泥淖,叛军的长矛集中向他刺去,幸好骑将郭山石及时赶到,将柳仲礼抢了回来。
柳仲礼身受重伤后,会稽人惠臶(因同见)为他吸吮伤口止血,救回了他的一条命。然而,柳仲礼的命是救回来了,胆却永远碎在了青塘,从此再也不提交战之事,而侯景死里逃生后也不敢渡河交战。
邵陵王萧纶大败后,重新聚集散兵,与东扬州刺史、临城公萧大连、新淦公萧大成等人一起从东边赶到。正月初四,他们在大桁南面排列起营垒,也推举柳仲礼为大都督。
同一天,朱异因为遭到南梁朝廷的内外责难,惭愤而卒。萧衍顾念旧情,打破尚书官不能作为追封的旧例,追封他为尚书右仆射。
随后,侯景将韦粲的头颅向台城内展示,萧纲看到后为之流涕道:“社稷所寄,惟在韦公,如何不幸,先死行阵!”正如萧纲所言,韦粲死后,南梁援军失去了凝聚力和魂魄。
正月初八,湘东王世子萧方等以及王僧辩的部队赶到。
正月十二,封山侯萧正表带领北徐州军民投降了东魏,东魏徐州刺史高归彦派部队赶到北徐州。
正月十三,高州刺史李迁仕、天门太守樊文皎率领的万余援兵也赶到建康城下。
南梁能来的人马基本都来了,但韦粲的阵亡,以及柳仲礼的破胆,让他们谁也不敢贸然出战,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台城被围困。
这时,朝廷与援军之间的书信往来已经中断,一位名叫羊车儿的人出了个主意,做了一只纸鸢,在上面系上长绳,将敕令写在里头,顺风放出,希望它能到达援军中的任何一支部队里。为了保证成功,纸鸢上还题字道:“如果得到纸鸢后将它送给援军,赏一百两银子。”
萧纲亲自走到太极殿前,乘着西北风放出纸鸢,叛军见后觉得很奇怪,以为这是一种能以诅咒制服人的巫术,将它射了下来。
援军也在招募能进入台城送文书的人,鄱阳王世子萧嗣麾下李朗主动请求先打自己一顿鞭子,然后假装得罪上司,叛逃到侯景那里,然后借此机会进入城中,城中军民这才知道援军已经聚集在周围,全城上下高兴得又是擂鼓又是呐喊。
高兴之余,萧衍任命李朗为直阁将军,赏赐金银后又派他出城。李朗沿着钟山后山昼伏夜行,几天之后才到达援军营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