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必让所有人喜欢

 undi 2021-07-13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461 篇文章

图片
图片



题图:本文图片来自于 pixabay 网站


 

大家好,我是 EVA,一个在成长路上几经折腾,终于从自卑到自信,从孤僻到热情的小太阳。这是我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不知道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TA 总是很随和,从不与人发生争执,热心帮助任何人,却极少寻求别人的帮助。他们遵守一切规则,努力学习与工作,尊老爱幼,礼貌待人…… 但如果你走进他们的内心,你就会发现,TA 其实很没有安全感,而且也不快乐。

最近一年,我遇到了很多这样的人,并与其中一些人成为了朋友。也许是因为我和他们有同样的境遇,又能很好地倾听与接纳,因此他们愿意跟我倾诉,这也加深了我对他们和对自己的理解。

为了让别人高兴,常常忽视自己

我的朋友 A,他总是默默地帮助别人,和朋友们出去,他永远是那个拎包的,任劳任怨。

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行”。大家一起吃饭,别人点什么他就吃什么,问他想吃什么,他说“我都行”;一起商量去哪玩,每个人都说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问他想去哪,他说“我都行”。

在工作中,他也极少与人争论,只要别人坚持,他就会放弃自己的立场,听从别人的意见。

他也特别害怕麻烦别人,永远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面。如果有人看见了他的需求,并关心了他,他就会感动不已,觉得对方特别好。

图片

不敢拒绝别人,哪怕自己的利益受损

另一个朋友 B,经常因为自己不敢拒绝别人而痛苦不已。

有一天,邻桌同事因为特别忙又有很多文件要整理,就一直抱怨。她想着自己今天的事情不多,就说我来帮你吧。

当天她帮同事整理了很多文件,但是并没整理完。下班时,同事对她说:你明天中午前把这些整理完给我吧。

明天一上午她都很忙,并没有时间帮她整理,她心里很不情愿,但是还是下意识地直接答应了。

下班路上她一直琢磨这件事,心想这又不是我的工作,我只是帮你的忙,你怎么就理所当然的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呢。

于是越想越生气,她开始恨自己为什么不会拒绝别人,自己已经为此吃了那么多亏了,怎么还不长记性。

但是想到这里,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自责:我这样想是不是很自私啊,同事之间相互帮忙不是应该的吗?但是她好像又没有帮过我……

那到底要不要帮她呢?如果不帮的话,但我都已经答应了呀……

这样的纠结的内心戏,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把她消耗得精疲力尽。

图片

自己觉得自己不好,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内在的冲突,是在工作后的第二年。

那天是我离职的日子,HR 请我吃饭,说想和我聊一聊。期间,HR 不断地问我为什么一定要辞职。在此之前,领导也跟我聊了很久,说不希望我离开,任何不满意的地方都可以提,但我执意要走。

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就是三个月前的一次述职。我从实习开始就来到这家公司,一直做得不错,领导和同事都很信任我,他们觉得这次升职肯定会有我,但我因为害怕当众讲话,在述职大会上搞砸了,与升职失之交臂。之后我就一直觉得很羞耻。

我对 HR 说,老板没有给我升职,我无法接受。HR说,升职的名额有限,这次没有,还有下次呢。

我继续说,我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一点优势都没有,我列举了所有同事身上比我优秀的地方,然后说下次升职肯定也不会有我。

看到这里,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能够升职,还希望老板认可你给你升职,这不是很矛盾吗?但这的确又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

当时我也察觉到了这个想法好像互相矛盾,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直到去年我才明白,正因为自己不能接纳自己,所以才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最好是权威的认可,这样我才能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与那些渴望被喜欢的人一样,正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自己,因此希望通过别人的喜欢,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若要追溯,必然牵扯到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

也许是小的时候,父母总是教育你要懂事,应该把好东西留给别人。于是,你学会了压制自己的欲望,去满足别人的需求,否则就不是“好孩子”。

也许是在学校里,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于是,你学会了帮助别人,哪怕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是“自私自利”。

也许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从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夸奖,无论你做成怎样,都不能让父母满意。于是,你一边拼命努力,一边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图片

我们将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似乎我们的价值由别人说了算。

可真是这样的吗?正如一诺常常讲的那个犹太人的故事,你的所有证书都有没有了,你就不是你了吗?

当然不是。

可“道理当然都明白,但是'臣妾做不到啊!’”也许你心里已经这样想了。

去年我读完《被讨厌的勇气》,才猛然意识到,我们的恐惧,其实源于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的人生由别人掌握。于是总想着讨好别人,以为这样别人就会对我们好一点。但实际上,别人如何对我们,跟我们如何对他没有关系。

幼年时期的我们需要在大人的呵护下才能生存,只有让大人高兴了,他们才会更爱我们。但是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不是么?我们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和承担,你会发现那些恐惧都只是幻象。

你不必让所有人喜欢

从那个公司离职后,我去了新的单位,有了新的职位。第一眼见到我的直属领导时,就觉得她长得像我妈,内心一阵恐惧。

没想到她真的很像我妈,性格像我妈,大嗓门,直性子,脾气火爆,做事雷厉风行,甚至对我的态度也像我妈。她总是对我写得文案和策划案不满意,任何一个方案一篇文章甚至一句广告语,我都要来回改无数遍,改到最后我都不知道我在写什么了。

她经常拿着在外面找的 freelancer 写的方案对我厉声说:“我要的是这样的方案和这样的文案,不是你写的这种。”我被打击得七零八落,每次回家都要哭一场。

有时候她也觉得自己说话太急了,就和我说这样能让你更快成长,我们客户的要求就是这么高,你必须得做到。我理解她,但是我不能接受。

有一天,我突然了解到 freelancer 写一个方案的费用比我一个月工资还高,我瞬间忍不了了,我不过是一个刚入行的职场新人,你这对我的要求不是太高了吗?我终于学会了发脾气,当项目经理再让我改文案时,我就告诉他:“我能力不够,改不了”。

“大不了就把我开了。”我心里想。

从此我学会了与领导争辩,不再是一味顺从,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是一个执行机器。

而这,并没有让我被开掉,反而越做越好,客户越来越认可我的策划案。在之后的职场中,我也成了一个有主见的人。在生活中,我也不需要妈妈的认可了,当她再拿我跟别的孩子比较时,我告诉她:“他是他,我是我,不要老拿我跟别人比。”

青春期没有到来的叛逆,开始爆发了。但这却是内在自我的觉醒。2.0 版本的我上线了。

图片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这跟我们所受的教育不一样,我们被教导要从自身找原因,对他人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也不要太过自我和张扬…… 这些道理都没有错,包括前面提到的懂得分享,乐于助人,努力上进……这都是很好的品质,但前提是,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

宽容,只有在愤怒被表达后才会发生

前几周在诺言《非暴力沟通》的读书会直播中,秦华老师说:“我们只有在充分表达愤怒后,才能真正接纳自己,宽容他人,非暴力沟通的前提是自身的安全感。”

是啊,如果我们内心压抑了太多的委屈和痛苦,又怎能从心底里去宽容别人?

前段时间,我听到一个关于青春期叛逆的演讲,深有感触。演讲老师说,青春期是我们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所表现的叛逆,都是在争取“自己说了算”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展处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变成真正的成年人。而很多从未叛逆过的成年人,其实他们的内在仍然是一个“儿童”。

是的,我们一直都没有长大。

所以,你可以“不懂事”,你可以做一个“坏孩子”,你可以做一个“自私”的人,甚至你也可以做一个“没用”的人…… 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去试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需求和观点,不用担心对错,也不用管别人怎么看。重新走一次“青春期”。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当下的我,就是足够好的

去年我听一诺姐的直播,她说接纳自己就是认为“当下的我,就是足够好的”。当时我实在无法理解,我觉得我就是还不够好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是的,尽管那时我已经有了主见,但我依然是很自卑的,我只是在“叛逆”,并没有真正接纳自己。

可如今,我真心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无论我有怎样的缺点。我终于从严重的自卑中走了出来,也终于克服了“社恐”,不再害怕当众讲话,上文提到的不敢“拒绝”,不敢“提需求”的这些老毛病,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图片

我深刻体会到了“只要与自己的关系好了,与周围的一切关系都会变好”,“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这些话。我在无数次埋怨母亲之后,也开始逐渐理解了她,并努力带她一起改变。

而这一步的转变,我觉得主要源于我在社区输出的那 8 万多字,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对自己深入的探索和剖析。通过一次次觉察和探索,我逐渐看清了那个躲在角落里的真实的自己,一直以来我都在批判她,觉得她不够好,现在我终于愿意接纳她,发自真心的认为她本来就很好,不需要成为别人。

敢于自我剖析的背后,是安全感

昨天在社区里看到诺友向阳而生写的一段话,我深有同感。她说:“在这里,我找到了表达自己内心所有正面、负面的情绪和想法的勇气和动力,因为那一份份无条件的被看见、那份被接纳。”

还记得我发布的第一条自我剖析的动态,几百个字,大约凌晨 2 点,我写完后,忐忑不安地发到了社区里,心想大晚上的应该不会被看见吧。没想到第二天竟然被置顶了,源源不断的评论涌了进来,虽然都是理解、安慰和鼓励,但那一刻我不敢看,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几天之后,我终于鼓起勇气一个个看大家给我的留言,内心十分感动,原来大家都是这么真实的人,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组织,之后,我就在自我剖析的路上一路狂奔了下去。我一边学习一诺的课程,一边进行自我觉察,隔几天就发一条自我觉察的动态,而且丝毫不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

因为真实的表达,我在社区遇到了我的灵魂挚友,我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我们常常在深夜里通过手机谈心,一起说那些无人可说的话。

一年以后,3.0 版本的我终于上线了。她阳光,开朗,笑起来特别灿烂,和小时候一样。

图片
▲ 作者的诺言4.0课程作业“自画像”

前段时间,我看到另一位诺友的动态,她说自从加入诺言成长探索营,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自己的心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我是相信的,因为在成长营的最后一份作业里,大家都记录了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诺言成长探索营」是诺言推出的 9 天线上训练营,它和诺言社区一样,都有着安全的土壤。

在这 9 天里,有7节诺言精华课程并赠送一场讲座。课程通过“情绪”“精力管理”“人生选择”“行动力”等最常见的议题为入口,讲解自我探索方法,层层深入,带你一步步了解自己的内心。同时设计了专门的练习作业,每一次作业都是自我觉察的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班长和助教全程陪伴,及时给予帮助,每一位小伙伴都能被看见,被鼓励。三次视频会议,让大家在短短的 9 天里,也能产生深度的链接。

图片

人生就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旅程,每个人的内在都是一座金矿。如果你渴望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欢迎加入诺言成长探索营第 3 期。本期开营时间是 7月17日(本周六)。

原价 399,优惠价仅需 199,购买即赠 199 元的诺言会员代金券(注:诺言会员可用300言值支付,不赠代金券),完成全部学习和作业任务,就有机会成为优秀学员,获得返还全部学费(199现金或者300言值)的奖励。

以下是诺言成长探索营第 3 期的详情,请仔细阅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希望每一名报名的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进去,因为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借用美国作家弗格森的一段话: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

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

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共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