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四):原来你是这样的佛教

 xqjhr 2021-07-13

古印度文化催生的佛教

佛教之所以成为佛教,与古印度的文化土壤是分不开的。简单来说,佛教脱生于婆罗门教。佛教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如:苦、禅、因果、轮回、解脱等等,并不源自佛教,而是来自比佛教诞生时间更早的吠陀教/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

吠陀经典按诞生时间分为三部:《赞颂》、《净行书》、《奥义书》。“吠陀”可以解释为“智论”,与古希腊哲学的解释“爱智”类似。

《赞颂》约出现于公元前2000年,是印度宗教哲学的鼻祖,由四部吠陀书组成,因此也叫做“四吠陀”:《梨俱吠陀》主赞诵;《夜摩吠陀》主祭祀;《娑摩吠陀》主歌咏;《阿闼婆吠陀》主祈禳。 《赞颂》是对神祗的歌咏赞颂并求禳灾祈福,它提出了“原人”的概念——原人是造化一切的主神,也贡献了最早的对印度影响至深的四大种姓的描述: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长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既为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自然是为婆罗门教的统治服务的,它在书中把自己放到最高贵的位置,形成对下层阶级理所当然的控制。婆罗门是世袭僧侣,主祭祀,左右宗教军国;刹帝利是世袭的王侯武士;吠舍是从事农工商的平民;首陀罗是连修行都被禁止的贱民。前三种姓有特定的人生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净行时期:青少年时期,出家学习吠陀,种姓越高出家的时间越早,婆罗门弟子最早八岁,刹帝利弟子十一岁,吠舍弟子十二岁,学习年限有十二年、二十四年等,学成便还俗回家。

家居时期:壮年时期,学成还俗在家娶妻生子。

林栖时期:中年时期,隐居修道,升华“神我”。

遁世时期:老年时期,修行圆满,遁世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印度,正如莫迪老仙在当政之余时不时地要进山林静修,尽管每修一次就出一个狗血的政策。

吠陀经典的第二部《净行书》继承了《赞颂》,进一步巩固婆罗门教的统治。它将原人论中造化一切的主神蜕变为梵(即绝对清净至真),它是梵我不二的,类似儒教的天人合一。它提出了善恶、因果报应、业力流转、生死轮回等。为什么说这个能够巩固婆罗门的统治呢?想想看,你今生今世不管是在高贵的婆罗门阶层享福还是在低贱的首陀罗阶层受苦,这都是你在前世种下的因而得到的果报,今生今世你多多行善在来生就能得善报。其目的无非是让人们接受现状,接受高种姓的统治。

吠陀经典的第三部《奥义书》兴起于《净行书》之后,最终的目的便是解脱罪恶和烦恼,通过禅定和瑜伽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净。《奥义书》进一步确定了梵我不二的说法:大梵化生万象,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只有一个梵我是实存的,作为个人的小我要么是跟着虚幻的现象在继续变化(即轮回),要么是返还到大梵的本位(即解脱)。修行的目的是要把小我超脱升华而归到大我的大梵里去。

由吠陀经典可见婆罗门教的特点:(1)崇尚祭祀;(2)奉行种姓不平等制度;(3)有神论,信奉一个实体的神。

佛教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继承了婆罗门教因果轮回的教义,也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思想,或者说佛教是对婆罗门教的批判性继承。

佛教祖师释迦摩尼本是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古印度两三百个邦国中一国的太子,生为刹帝利,其父便是有名的净饭王。释迦摩尼天纵奇才,十五岁便修得极高的文学武功;二十九岁出家云游学道历尽人间疾苦;三十五岁在菩提树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叹道: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便开启了佛教对婆罗门教的反抗。

一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就道出了众生平等的理念,佛祖大慈大悲,认为任何人都有成佛的潜质,不因为种姓高低贵贱而不同,就算低种姓的贱民也有可能成佛,只要能破除妄想执念,这与婆罗门教奉行的种姓制度是针锋相对的;二者,成佛是摆脱轮回进入涅褩寂静的状态,不是成为神,又与婆罗门崇拜的梵天大神不同;再者,佛教无需祭祀,因为无需供养神。

由此可见,佛教并不神秘,一切皆有迹可循。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能够传播至印度之外的国家地区与阿育王是分不开的。阿育王(公元前303年至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几乎统治了印度全境,他最后皈依了佛教并积极推进佛教的传播。他推动了佛教历史上有名的一次大结集——华氏城结集比丘一千众——来汇集佛的说法,并建造了很多舍利塔供奉佛祖舍利;他推动佛教传播至欧非各国,后进入中国。

阿育王时期正值秦统一中国的前夜,但佛教并不一定在那个时候就传入中国了。佛教史记录秦始皇时囚禁外国沙门室利防十八人,但古代印度对沙门的称呼并不限于佛教徒的比丘,也可以是婆罗门教徒或瑜伽术士。秦汉之际道家方士的法术多半与婆罗门教或瑜伽术有互通之处,所以可以旁证中印文化交流可能远早于佛教传入。

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路径:印度——阿富汗地区——经瓦罕走廊进入西域(龟兹即库车地区,当年鸠摩罗什所在之处)——河西走廊(西域与中原的交界处,前秦苻坚始建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北魏原都城(有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河南洛阳,北魏新都城(有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然后再向南传播。

从佛教传播路径看,它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始发于河西走廊,然后再传播至内陆。这就是为什么在河西走廊的敦煌出现了震铄古今的世界最大佛教建筑群莫高窟。

也有传说讲佛教在东汉时期就传入中国,时有汉明帝(光武帝之子)夜里梦见金人,便遣使去西域求经,到大月氏国(阿富汗地区)遇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迎回洛阳安置在白马寺,并译出《四十二章经》。

这一传说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笔者认为它不可信的原因有二:

其一,佛教传入中国并非一蹴而就,毕竟佛教思想(出世)与当时流行的儒道两家(入世)相去甚远,抛妻弃子出家修行在儒家看来与禽兽无异;佛家的清净无为是真的无为而道家的无为是为求有为。汉明帝不可能仅凭一个梦就把这“异端邪说”不经融合强行引入中国。佛教早期为了在中国推行,尽力迎合道教和儒家的思想学说,承认《老子化胡经》所记载的佛教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所创,并且佛教也推行儒家的孝,称孝是为父母赎罪。

其二,《四十二章经》全文仅三千多字,贵为皇帝遣使求经结果只求得一部经书,未免太过儿戏——想想后来的民间取经专家唐僧一人就取回了六百多部经书。更何况《四十二章经》内容比较简单,翻来覆去的讲修行先要去除爱欲——

“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这句话厉害了,说有人老搞那事,想要切掉自己的jj,佛祖说,断jj没用的,要断心才行,即要从内心里舍弃爱欲。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这句话在佛经里也是神一般的存在,说天神故意给佛祖献上玉女想要破坏佛祖的清净心,佛说,这一堆皮囊包裹的污秽的东西(指玉女)想要干嘛,快滚,我不会搞你的。玉女在佛眼里只不过是一堆污秽的东西,这与佛所讲的色即是空无异。

比较可靠的佛教入华的记载是东汉)汉桓帝时安息国(伊朗地区)沙门安世高和月氏国沙门支谶到洛阳,各译佛经数十部。汉灵帝时印度沙门竺佛朗也到洛阳,极力提倡佛教,产生了主张与中国文化调和的名著《牟子理惑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才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暂时按下不表,下篇讲魏晋名士风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