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日记(八):油条、丢书、栀子花

 老树99 2021-07-13

                    2021.3.7

 早晨,教室里亮灯最早的,自然是高三。当其他年级的学生吃完饭赶往教室时,这边早就书声琅琅了。

高老师买了油条和豆浆,在群里发了通知,让我们回办公室吃早饭。

 早晨起得早,没有胃口,看完自习,简单应付一口,也就成了常事。

 高老师是个勤快人,又热心,来上班的路上,把早饭给大家带来了。年前放假时,他还特意带来了老家自种的青菜,分给了同事们。一把青菜,绿绿的,让大家的心里感到温馨。还有家里老人自己晒的柿饼,那种软软糯糯的甜,是让人留恋的旧时味道。

 看大家读得认真,我也正好抽时间吃点东西。

 油条金黄色,外皮酥脆,豆浆热腾腾的。豆浆、油条似乎是早餐的佳配,以至于有些小品里也拿它们来做“包袱”。有小品里就说,等我有钱了,早晨就吃油条,喝豆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还有人在考试前要吃油条和鸡蛋,先吃一根油条,再吃两个鸡蛋,说是可以考一百分。当然,这里有个顺序问题,如果先吃了鸡蛋,就是另一种结果了。当然,这些都是笑话,但也足见得豆浆油条在生活里的位置。

 几根油条,一杯豆浆,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看看时间,还得赶紧去教室。

 教室里的朗读依然,又有人把书弄丢了,用平板拍了别人的,虽然也是个补救的办法,但看起来总是费劲。

 这样的事情,总是发生,每次搬教室,总有些书丢了,没有人要。看看上面,也没有名字,想找人都难。记得我们上学时,对书本是十分的爱惜,新发的书上,都会用旧报纸或是旧的挂历包上书皮,一直用到最后,书还是新的,自然更不会随意地弄丢了。

 一个认真的人,是不会随意丢书的。

 看起来只是一件小事,实际上,却能看到一个人的学习品质。

 作为学生,爱惜自己的书本,好好保存学习材料,应该是最本分的事情,如果连这些都不能好好保存的话,很能看得出其心理或是行为的疏懒,进而可以归咎为态度顽劣。这些,都不是一个学生身上应该出现的。

 究其原因,似乎也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似乎都能靠上。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表现得不认真,没有什么动力,课堂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补习,作业不完成,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一件小事,能看出好多的道理,丢一本书,丢一份学案,情有可原,但以丢书丢学案来逃避学习,那就是怠惰。知识的积累,可以使人进步;错误的积累,则能使人两手空空。

 丢书事小,丢人事大,切不可一再为之。一个人,先逼自己优秀,然后才能骄傲地生活。

 晚上再到学校时,教室已经整理成了考场的样子,书架抬出来了,衣架也抬出来了,高三考试多,这样的抬出抬进也多。架上的书满满的,放得倒也整齐,学生的财富,除了书还是书。

 首导在做应考指导,我站在走廊里等着最后的辅导。

 白天出了一阵太阳,气温也回升了很多,风吹在脸上,带点微微的凉意,很惬意。三立园里的灯光亮了,映着“立德、立志、立行”的石头,三棵老银杏树挺立着,叶子还没长出来,只有挺直的枝干,褪尽繁华,经了风雪的样子更让人感到力量。

 教室前面,放了一盆栀子花,青翠的叶子,洒了水,油油的,花苞很大了,还没有开,首导有心,一点绿色,给紧张的氛围多了一点灵动,让人心里感到安静。

 理想,未来,也如这棵待开的花一样,正在以最美的姿态等待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