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时手术成功了,病人还是死亡了?这几个秘密瞒不住了!

 DrX说 2021-07-13
全文共1907 字 , 阅读需 8 分钟


其实这个顺利,并不代表成功,下面包含了4个概念!

手术失败了,
或者没法做下去,彻底的失败

比如打开腹腔看到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了,血管搭桥没有成功、动脉取栓没有取出来。这的确是手术的失败,也与手术医师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更完善的术前检查,更充分的手术准备,更细致的手术技术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手术完成了,
但是难以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最常见的就是肿瘤因为包绕非常重要的血管神经,如果想要完全切除肿瘤会损伤大血管,导致患者死亡,但是切除了大部分肿瘤,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毫无疑问肿瘤还会复发。

简单来说就是“治标不治本”,比如患者四肢严重受伤,只能选择截肢,截肢手术虽然做得很成功,但这绝对不是患者希望的结果;比如肿瘤阻塞的胆管,但是肿瘤切不掉了,只能放个支架暂时解决黄疸;脑子梗塞患者,脑子肿胀太厉害,患者濒临死亡,我们可以去除大部分头骨,让大脑不至于被挤碎,但是坏死的脑组织也无法通过这个手术修复。

这种手术效果通常医生可以术前预料到,是否需要做这个手术,也需要提前跟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有些患者可能会由于年龄、经济、疗效等等原因选择不做这种手术。

如果做了,手术的确成功了,患者支架放入了、骨瓣去除了,问题也部分解决了,但是医生和患者心理都知道,这不能算真正的成功,医学上叫姑息手术



手术很顺利,
并且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本身也带来一些问题

做手术当然是利大于弊,当然也一定存在弊。

比如胃癌手术,切除了肿瘤,但是胃也没有了,以后消化吸收一定会受到影响;肠癌手术切除了直肠,只能通过造瘘口从肚子上大便;甲状腺手术切除了甲状腺需要长期吃药维持;子宫切除手术,切除了子宫,以后就不能自己生娃了;移植手术成功了但是需要终生服用抗排异的药物,其他疾病的发生率会提高。

但是这些往往都是可以接受的手术本身固有问题,这样的手术当然是成功了,而且大部分的手术最好也只能达到这个标准。


手术很成功,
并且几乎没有造成并发症,或者并发症很快能好转

比如骨折手术,复位之后,愈合完美,甚至看不到曾经受伤的痕迹;比如良性的体表包块,切了就没了,不会复发;再比如整形美容手术,只要患者对效果满意基本上没有太多不良反应。当然所有手术都会有伤口,几天的疼痛,拆线换药,这显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如果仔细分析,其实现代进步的方向就是把手术的效果提升档次。


比如,失败的手术越来越少,我们通过精确的拍片子,预见到手术做不了,就不会让患者白挨一刀;

姑息的手术越来越少,本来截肢手术,通过断肢再植技术,血管神经在显微镜下缝合,断了的手指就能存活;甚至面对有些不能一期缝合的,我们还能把器官在体表种植一段时间,以后再缝合。

成功手术的固有问题也在不断减少,比如乳腺癌本来都要全切,现在可以做保乳手术,仅仅切除病变本身和周围淋巴结,保留乳房;已经非常成功的手术,依然在不断优化,比如本来手术仅仅带来一个刀疤,现在通过腹腔镜,连刀疤都没有,只需要在肚子上打个小洞,穿比基尼都不影响。

在手术室外,你几乎听不到:手术失败了。


因为估计失败可能性很大的手术,医生基本不会去做。医生愿意做,至少有完成手术的把握。但是完成手术,当然不是你以为的“成功”!

因为心脏衰竭,脑死亡,严重感染,即使完成手术,也仅仅是延长时间而已,患者也活不了多久,甚至连呼吸机都脱不掉。

对于这种手术来说,能安全下了手术台,其实就是某种程度的成功了。

所以,各种各样的“成功”,就需要你通过前期的沟通和理解,了解成功到什么程度。

其实做手术并不难,只是一项技术和操作,外科医生由理发师的修脚挖鸡眼而来。

现代的手术技术本身和修脚并没有本质区别,修脚师傅也需要知道哪里是死皮,哪里是肌肉,不会出现一刀下去鲜血直流。师傅带徒弟,技术都能练出来。

有的主任曾经说过,我这个手术你看过1000次,连猪都会做!

但是外科医生为什么会脱离修脚,走向所谓的高大上,毫无疑问就是能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

治病,治病,其实治的不是病,而是人。


骨折复位了,但是患者已经失血休克了;心脏血管再通了,但是患者已经脑死亡了,技术层面完成了,但是这样的手术能算成功么?

滥用抗生素的确能短时间把一个人的感染给治好,大量激素可以快速退烧,但是这真的是医生么?

人的健康从出生到死亡,是一场无限战争。有时候需要医生来帮忙,但请注意仅仅是帮忙。某些心脏支架的“乱放”, 张煜医生说的过度诱骗治疗,就是这个意思。就像郭德纲的相声“揭瓦”,我去你家里把你房梁上的瓦全卖了,然后用这个钱请你喝了一顿酒,这是帮你还是害你?

漂亮地完成手术,是最基本的操作,当然这也并不容易。

但是,把患者当做整体看待,选择对他有益的方式,这才是医生区别于江湖郎中或者修脚师傅的本质!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也许你还会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