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擀面的温度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7-14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家常便饭。小时候认为,饺子是最好吃的,尽管我只吃饺子皮,可包完饺子的饺子皮,又筋道,又鲜香,吃得就是那个味儿!长大了,外出求学,觉得吃个肉炒菜拌米饭就很洋气了。再后来,结婚后,总觉得自己爱吃鱼,可以可劲儿地吃。什么红烧、清蒸、干炸等变着花样做,变着花样吃。而吃饭都只不过是人类为了生存,穿肠而过的一种流程。只有美食赋予了温情,才觉得那是无价的幸福!

我记得,母亲在我上初三的时候,就生病住院了,父亲得陪护。家里只剩下我和哥哥了。为了解决温饱,我们可算是大费周章。哥哥是男孩子,觉得上学,做饭,拔草,收拾家成了流水线作业,太麻烦,就悠然自得地享受我的劳动成果。每当做饭时,我便绞尽脑汁思忖,一种既可以解决温饱,又可以做起来简单的食物,那就是手擀面了!

我回忆着母亲和面的样子,尽量做到手光、盆光、面光。要是面和得软了,我就把它擀开,抻得长长的,揪成面片吃。要是软硬适中,我就用那小小的手,握着粗粗的擀面杖擀啊擀,因为力气小,我会边擀面边数数,只要数到自己认为足够多的数就停下来,用刀子慢慢切,还好,我做饭的手艺得了母亲的真传,做啥像啥!一会儿,薄厚均匀,长长的面条就撒着欢儿在开水锅里练习开了游泳!一条,两条像银龙展翅。串门的邻居都夸我面条擀得好极了!

好像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我的手也懒了起来。面条常吃,但不是自己手擀的,买上三块钱的,一家四口就够吃了!渐渐,孩子大了,会说嘴了,经常望面兴叹,”妈妈,你做的手擀面是不是不好吃?”没办法,为了孩子们,又开始了一肩挑的忙碌。他们说吃手擀面,我就乐呵地去擀,再配上两个炒菜,他们吃得可欢实了!

为人母亲,给孩子无尽的爱是本能。为人子女,给父母有限的爱是现实。我从来不记得父亲爱吃手擀面。可就在前几年,他过生日的前一天,我问:“父亲,晚上咱吃手擀面吧!祝您老人家长命百岁!”没想到这话刺激了父亲。他直接开罪于我,“谁擀?你?我?我的生日,谁给我过?”我诧然了,自从母亲去世,我是年年给他老人家过生日,只是寿日面,有时因为实在疲累便免掉了。看来,父亲不只是要求吃手擀面,还有更多的陪伴与关心!

也自从那天起,我年年在父亲生日前一天便回村了,为的就是给他做一碗手擀面!看着父亲“哧溜、哧溜”地吃着面条,我笑了!

面条,本来是最普通的一种食物,只不过是因为情绪,因为气候,因为脾性,有了不一样的韵味。如果,天气阴冷,来上一碗面,保准你身子暖烘烘的。如果你寿日那天,来一碗手擀面,保准你心里乐呵呵的。就连结婚当天,晚上吃“对面饭”时都有吃“挂面套饺子”的习俗!可见面食家喻户晓,人人爱吃,一吸溜,一嚼,一吞,舒爽,热乎,得劲儿极了!

如果生命中要感谢的人是父母,那么最该珍惜的还有在你危难时拉你一把的人。那年夏天,我中暑了,上吐下泻好几天,跟前除了两岁的儿子,再无一人。我似乎感觉到了濒临死亡的厄运。我不想父亲担心,也没必要因为一次中暑惊动任何人。挨着,忍着,就像等着末日来临般寒凉。儿子,看到我那样子,不敢靠近我,除了给我盖被子,就是悄悄地玩。饿了,我就给他凑合着煮点清水挂面。孩子就那样吃了,我就又躺在床上休息。头昏沉沉的,分不清是白天晚上。正迷迷糊糊地,我听到门响了,挣扎着坐起来,邻居竟然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端着一碗面来了。她那个时候,还是个未出嫁的姑娘。她嚷嚷着:“姨,生病了,告诉我一声,病成这样咋不通知叔叔?”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人在脆弱的时候,最希望有人陪着。可我是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困境。母亲已去世,父亲算了,他也难!而枕边人为了生活,奔波劳碌,不在本地。一个脆弱的生命时常乞求别人帮助,我认为是最丢人的事。

那姑娘见我脸色不好,一边逗儿子,一边安慰我,她取上筷子,让我趁热吃面。正准备开动,她父亲来了,竟然指责姑娘,“你真傻,不懂给你姨弄两个鸡蛋!”我笑了!虽然,我没吃两口,可那是最有温度的手擀面!

人生像一条长河,我不知道我会美丽谁的世界,但我知道,在我最难的时候,哪怕亲人不在身边,总会有人帮我,暖我的!我对他们除了感激就是感激。事实上,我永远希望,为我端来手擀面的是我爱的人!来日方长,未来可期!我相信每个人只要心存美好,一切都将纷至沓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