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大涉农投入才是硬道理

 道就是爱 2021-07-14

       大兴水利也好,科技支撑也好,保障供给也好,稳定市场也好,都离不开投入。没有相应的投入,要想保发展、保供给、保民生,恐怕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近年来,各地明显感受到了中央对“三农”投入的加强。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今后10年内,全社会水利年投入要达到4000亿元,10年的水利投资总额将达到4万亿元。而刚刚过去的2011年,就有上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到“三农”, 且涉农贷款增量超过2.6万亿元,气魄之大实属罕见。

       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来看,涉农投入的强势不会减弱。其中对于财政支出的三个“持续加大”,被各地称为最受欢迎的务实之举。一是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二是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三是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具体而言,在农业科技投入上,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在农业补贴上,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原则,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等;在涉农补偿上,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完善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

       涉农投入光靠财政,力量还是有限的,必须同时增加农村信贷投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对此,一号文件提出,要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为了激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涉农贷款,中央强调,要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涉农贷款税收激励政策,健全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农村信贷服务。

       有三大涉农金融利好政策值得关注:一是为了促进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局面的形成,中央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商业银行到中西部地区县域设立村镇银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二是鼓励探索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业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三是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涉农投入不光是政府要考虑的事,要通过财政、信贷、市场、企业、农民等多种方式,有钱投钱,有劳投劳。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投入,更不能将投入挪作它用,必须封闭式管理,专款专用。否则,等待贪挪者的,只能是党纪国法的制裁。

       (刊发于2012年3月《中国产经新闻》)

       网址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d9437901011t05.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