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观笔记143】一篇文章看懂园林文化的根基——儒释道

 蚂蚁景观 2021-07-14
本篇文章文字部分节选自论文2001年发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作者:吴隽宇。部分观点进行和小蚂哥自身的延伸和填充,图片部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全文5400字,线性阅读需要11分钟


前言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古典园林启示录终于来到了最后一期。这期我想来试着扒一扒中国古典园林的根基——三大教派“儒释道”。由于写了很多关于古典园林的文章,很多小伙伴会从各种渠道问我问题,其中关于园林最多的就是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以花草比作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池三山到底是在道教的还是佛教的?",“园林以小见大的原则是谁提出来的?”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深厚,小蚂哥也是铆足了劲想把各种艰深的古典文化用简单有趣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但总归太过于碎片化,但以上这些问题,或者说园林中的文化现象其实用三个字就能概括,那就是“儒释道”。

明·朱见深的《一团和气图》

了解古典园林的朋友一定知道,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


言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听上去意境这个词很高大上,其实不难,我给你举个栗子。


比如退思园中人们刚进入主庭院看到眼前的一池清水和远处的建筑,就在旁边的廊道用漏窗写了一句话“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这种全方位的信息会给游园者带来内心的情感冲击,调动他的逻辑思考和形象联想。


这还不算完,如果加上当时的天气、园子里的风声鸟叫等等因素,你实际体验到的其实非常多,这种空间的综合体验不由自主就会让我们产生联想。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你的内心戏咋就这么多呢~


内心戏也不是园林所独有的,其实在《诗经》中就有所体现,初中老师就教我们诗经的修辞使用了“赋比兴”三种手法,翻译一下就是叙述、比喻、寓情于景。有没有点当年被作文支配的恐惧了~



这里面的“比和兴”就是生产意境的典型方式。这会让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


所以园林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各种联想,即便是一草一木也能让人感觉置身于天地沧海之间。

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


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

网师园殿春簃用极少的园林要素构建了一个精巧别致的园林范本。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小蚂哥查阅了各种书籍和资料,发现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所以只要搞清楚了儒释道,我们再来看待园林中种种的文化现象就会顺理成章了。


儒家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


儒家学说的开创者是孔子。你小时候背课文时,痛恨的人里面一定有他的名字。
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那什么是儒家思想呢?我们今天在很多中小学教室或者党政机关都能看到这几张挂图。


儒家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框定了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道德的规范。这就是三纲五常中的五常。而三纲则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界定了封建社会的伦理准则。


所以“三纲五常”就是儒家思想的高度凝练。听起来是不是非常高大上~其实儒家的这个“儒”在一开始是个贬义词。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最早的儒指的是拥有专业承担办理殡葬事物的神职人员,也可以叫做术士,巫师。看来一下当时儒的象形文字~

是不是有点和小动物跳大绳的意思~

而孔子最早的职业就是帮人办丧事。古代的丧事可不像今天的火葬场,那是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儿时玩游戏就摆弄家里各种各样祭器,学做祭拜的礼仪姿势。晏子称孔子为儒是在贬斥孔子,说他的职业是个摆不上台面的殡葬业。不过人家确实是专业的。


虽然殡葬业不怎么风光,但重视礼仪,仪式感,也为后世孟子开创真正的儒家奠定了基础。


所以我们今天看儒家讲究的“仁义”“礼乐”都是从古代殡葬行业中发展而来的。我们知道儒家讲究的是入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约束,那么判断一个人怎么样,道德的高低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的比德思想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反映在园林中就变成了各种具象的石雕、泥塑、灰塑。举一个栗子,我们在网师园藻耀高翔的门楼上就能看到两组石雕。


这两侧称为兜肚,右侧刻有“郭子仪上寿”立体戏文图。图中郭子仪端坐正堂,胡须垂胸,慈祥可亲;八个文武官员,依次站立,有的手捧贡品,有的手拿兵器,厅堂摆着盆花,门前石狮一对,好不气派。


郭子仪在唐肃宗时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了大功,被封为汾阳王,后为兵部尚书。他的年寿很高,活了84岁。他的8个儿子、7个女婿,都为朝廷命官,史书称誉郭子仪“大富贵,亦寿考”、“大贤大德”。这幅戏文图的寓意为“福寿双全”。

左侧刻有“周文王访贤”立体戏文图。姜子牙长须披胸,庄重地端坐于渭河边,周文王单膝下跪求贤,文武大臣前呼后拥,有的牵着马,有的手持兵器,浩浩荡荡。这里描写周文王访得姜子牙的场景。


文王备修道德,百姓爱戴,是个大德之君,而姜子牙文韬武略,隐于渭水之滨。有一次,周文王出猎之前,令人占卜,说他此次“所获非龙非罴,非虎非彪,所获霸王之辅”。文王大喜,高兴而归,立姜为军师。文王以大德著称,姜子牙以大贤闻名,“文王访贤”寓为“德贤文备”。

这两个故事都是典型的三纲五常,用来表达园主人道德品德的高尚。当然24孝的故事更是在雕梁画栋时常常出现。除了这些带有情节的故事,古人的比德思想还表现在植物上。

《题竹图》明 杜堇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  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

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都会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以园林植物比德的内容还挺有意思,回头我们再细细来讲。

《寻梅图》清·汪士慎

道家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尊老子为教主。


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

小蚂哥初中就看了道德经,其中讲“道可道,非常道”,说道就是道,那语言解释出来就不是道了,当时又是满头的问号~


后来长大了才模模糊糊明白这种含糊不清才是大智慧。


但道这个字本身我们可以说道说道。“道”最早见于金文,一个“首”,放在道路中间,会人行走在道路中间之意。


至于老子追寻的“道”究竟是什么,你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背后的自然规律。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不然庄子也不会每天做梦变蝴蝶~

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  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


这种思想和西方所说的chaos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家的东西空灵缥缈,这种大智慧在古代经过世俗化了之后,就变成了道教的神仙思想。


既然理解不了,那就都到天上当神仙供着吧~所以道教的神仙一点不比佛教少,请看下表的统计。



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园林开始表现道教中的神仙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


据《史记·孝武本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禅宗

“儒释道”中的“释”说的就是释迦牟尼,其实也就泛指佛教。


而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


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


我们一般人理解佛教都比较片面,认为不争不抢,看透红尘,就算是皈依佛门了。


其实佛教从心理学上说,是帮助人们消解自我,从而得到自我解脱,畅游天地间的自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 “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


我们今天有句话叫做“螺蛳壳里做道场”其实就来源佛教。道场是梵语mandala(曼荼罗)的意译,或译为“坛”,指供奉佛菩萨像,依据一定的要求布置并举行法会的宗教场所。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叫做菩提道场。道场也泛指修行的场所。

而今这句话被我们用来形容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这样一看,这句话用来比喻园林再合适不过了。


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

留园 镜心 张晋(1907~1988)

艺圃

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

留园观云楼庭院独赏冠云峰

清晖园中的一方池水

寄畅园锦汇漪水边的孤赏枫杨

这种以少胜多并不容易,我们今天做设计,一个公园,一栋建筑你都可以把其划分为几个分区,逐一攻破,但一个小小的logo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原研哉给大和运输设计的新logo,图形简单却细节满满。

古人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雕台望云图南宋 马远

在中国书画界有两位奇葩,他们画画大多画一角,“夏一角,马半边”的夏圭和马远,他俩的画因为省略了大部分图面而给人最大的想象空间。

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艺圃的浴鸥庭院

网师园的元素极简但不单调

见社会 见自然 见自我

纵观儒释道这三者你会发现,三者互有优劣,互为补充。

四川真佛山三教合一的寺庙

儒家讲究秩序,用道德和伦理来规范社会。三纲五常规范了古代社会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可别小看这简单的几个字,它的存在维持了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正常运转。


儒家在园林表现中多以具象的图画,砖雕,灰塑等艺术形式出现,不仅起到教人向善的作用,更是古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苏武等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由于汉朝降将鍭侯王的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劝其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坚决不降,被迫沦为匈奴的奴隶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后才回到汉朝。

所以我们在园林中看到这些图像,我们不仅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道德小故事,更是古代社会的众生相。因此,我称儒家在园林中是一种“见社会”。


道家讲究自然之道,认为掌控自然最根本的是一种模模糊糊说不清道不明的“道”、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性,让人们永远无法真正得道,永远在追求“道”的路上。因而道家倡导出世,隐逸的生活方式。


所以顺应自然,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按理说“道”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肯定是抽象的,但又因道家后来的神仙思想,所以道家在园林中的表现比较复杂,有些具象,有些抽象。

石舫是园林中出世隐逸的政治意向

比如我们熟悉的“一池三山”就特别具象,很多园林中都有所体现。而很多园林立意都是看破宦海无常,建造园林是出世隐逸生活的标识,因此,我称道家在园林中是一种“见自然”。

禅宗其实给了知识分子一个精神的归宿,也回答了道家无法解决的人生归宿的问题。所以在园林中禅宗思想多表现为园林意境。当我们面对园林中山水亭台的时候,禅宗引导我们透过景物看到自我。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分的外在释放。

比如拙政园水中小岛就是园主王献臣的精神写照

通过以小见大,螺蛳壳里做道场……禅宗给了园林全新的视野,我们不再纠结于眼前的景观够不够精致,而把自我融到园林中去,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这就是今天中国园林的精髓。


有了人的自我解读极大扩展了园林的内涵,所以我把“释”称为见自我。

结语

《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  系。


不管是“儒”“释”还是“道”,都是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相通,天人合一、 万物皆吾一体。而这些对待自然的基本世界观,就构成了我们今天古典园林最底层的文化根基。

有没有点科学中量子纠缠的概念了

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当然“儒释道”用区区5000字是根本说不清的,但这篇文章足以解释我们写过的所有古典园林背后的文化,至此《古典园林启示录》12期已经全部结束啦,我们下次来个大总结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