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名人】刚正不阿的史学家崔浩

 东方欲晓10 2021-07-14

刚正不阿的史学家崔浩

 

 

 

【崔氏名人】刚正不阿的史学家崔浩

 

 

 

    崔浩,崔玄伯的长子,出身于清河崔氏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浩力荐灭、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


    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废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一境之内,无复沙门”。但由于崔浩试图“齐整人伦,分明士族”,卢玄劝他:“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其三思。”又敢于和太子争任官员,引起鲜卑贵族的不满。


     神麚二年(429年),崔浩与弟崔览邓颖晁继黄辅共同著述《国书》。太延五年(439年)崔浩因修“国史”不避忌讳,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竟劝其刻史于石上,树在道路的两旁,费银三百万,高允曾预言:“闵湛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事之祸。吾徒无类矣。”于是“北人咸悉愤毒,相与构浩于帝”,此事最终得罪了太武帝,被囚于木笼之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于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夷九族,牵连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他自幼聪明好学,家中藏书甚多,加之父亲的影响,使他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诗、史、兵等各类书籍无所不读。崔浩不仅喜欢读书,而且记忆惊人、善于思考、巧于应辩。被称为“博览群书、能文善武、研精义理、机敏过人、良策迭出、时人莫及”。北魏道武帝深爱有识之士,当他听说崔浩有过人之才、超人之谋,立即召至身边,每遇大事总要听听崔浩的意见,可见崔浩确实机敏而且聪明。


  拓跋珪即位,是为魏太宗,他拜崔浩为博士,赐爵武城子,请他当老师,教授经书。魏太宗喜好阴阳之术,每有怪异的天文或地理现象,总要召崔浩预测吉凶。崔浩懂得西汉以来的天人感应论,也了解当时各封建割据势力的状况,因此,每次预言都有验证,深得魏太宗赏识。崔浩佐北魏三代帝王,每逢大事他都能说出独道的见解,提出奇特的计谋,不管决策者对崔浩的计策用与不用,后来事件的发展都证实了崔浩意见的正确。


  (公元415年),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发生旱灾和早霜,粮食颗粒无收,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北魏政权内部不少人提议迁都邺(今河南安阳北),皇帝犹豫不诀,崔浩反对迁都。他认为是,迁都可救灾年但却不能救魏国。魏太宗采纳了崔浩的意见,熬过了灾年,盼来了丰收,稳定了北魏的局势。在北魏根据地巩固之后,崔浩佐太宗发兵攻南朝宋政权,一举夺得黄河以南的大部地区。


  (公元416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上讨伐北魏之宿敌后秦,提出假道要求。群臣都称不能假道。只有崔浩坚持反但魏太宗不听崔浩的意见,命长孙嵩率兵阻刘裕,结果被打败魏太宗才后悔不用崔浩之计。(公元423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崔浩因正直遭人忌惮,许多朝臣一齐抵毁排斥他。太武帝知道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十分敬重崔浩,晋封崔浩为东郡公,拜为太常卿,后又晋升为司徒(宰相),让其掌握北魏的实权。崔浩不负太武帝的厚望,他辅佐拓跋焘先后灭掉了柔然、夏国等少数民族部落,攻灭了势力较强的北凉,使北魏统一了北半个中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南北朝对峙局面。


  (公元429年),崔浩建议发兵消灭北魏后方强敌柔然国,魏军进柔然境内,南北征伐三千里,东西经略四千余里,降服人口三十余万户,获马牛羊百万余头。消灭柔然之后,北魏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在征柔然获胜之后,太武帝感念崔浩的功劳,太武帝吩咐众将说:“今后凡是军国大事,都要先与崔浩商量,然后再作定夺。”由此可见对崔浩的信任程度。


  崔浩性情刚直,他力图恢复汉士族的特权地位,遭拓跋贵族忌恨。太武帝一度把他架空,使他空有其职。后来,又命他去为北魏修史。他修史也坚持尊重事实的观点,在写皇帝家族早期历史时,他把拓跋氏早期许多血腥、丑陋之豆芽也实书无误,并立碑于路旁,引起行人议论,最终触怒了皇族,崔浩被加以“暴扬国恶”的罪名,被捕入狱。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魏杀司徒崔浩,并夷其宗族,其姻亲范阳卢氏、太原王氏、河东柳氏,都遭灭门之祸。


  崔浩才智渊博,北魏人物之佼佼者。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周易注》10卷、《汉书音义》2卷、《急就章》2卷、《赋集》86卷、《食经》9卷传于世。

   

    崔浩之死

 

    崔浩之死,或以为是华夷之辨的民族问题,或以为是佛道之争的宗教问题,其实不然,其主要原因应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崔浩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终因国史之事罹祸。

 

    华夷之辨,实非崔浩致死之因,《宋书‧柳元景传》记载柳光世言:“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颍,浩密有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浩谋泄被诛,河东大姓坐连谋夷灭者甚众。”似崔浩有民族意识,其实不对。因为崔浩常为鲜卑出谋献策,对北魏帮助莫大。例如《魏书‧崔浩传》中记载他上谏阻止迁都,其中精确的分析利害。他说:“今留守旧部,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屈丐、蠕蠕必提挈而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虑,阻隔恒代千里之险,虽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俱损矣。”后又对南北朝情势做出准确的评估,说:“裕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率拒战,功不可必,不如缓之,待其恶稔。如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扬威,可不劳士卒,而收淮北之地。”对朝鲜可谓不遗余力,《宋书‧柳元景传》说的偏袒南朝实则是崔浩依实际情势做的判断而已,且《魏书‧卢度世传》论及崔浩竟未提此事,《通鉴‧考异》司马光亦云:“《宋书‧柳元景传》与魏事不同,今从《后魏书》。”可见得柳光世之言,不过虚张华夷之见自托于南朝,不足为据。

 

    至于佛道之争极可能是崔浩致死的原因之一,《魏书‧释老志》记载太武帝拓跋焘西征盖吴到长安,看到寺庙中多有兵器,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当与盖吴通谋,规害人耳!”而崔浩本信天师道,遂“因进其说”,最后太武帝“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太子拓跋晃与崔浩在宗教上是分歧的,他“素敬佛道。频上表,陈刑杀沙门之滥,又非图像之罪。”可是太武帝不愿买帐,反而变本加厉的下诏“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直到崔浩死后才“颇悔之”。在废佛问题上,崔浩与太子拓跋晃虽是冲突的,但拓跋晃所上的表文并未言及崔浩。

 

 

   崔浩之死,其主要原因应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崔浩的政治理想,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

 

  《魏书‧卢玄传》记载崔浩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卢玄曾经劝他“宜其三思”。可是,崔浩的态度是“虽无异言,竟不纳。”点明了崔浩的死因。从社会阶级去解释崔浩,会发现他代表的是北方的士族,他的思想也是北方士族的思想,《魏书‧崔浩传》提到崔浩“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老庄之书。”这是东汉以来儒家大族的传统,后面又谓崔浩“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旨先以复五等为本。”其中“五等”即是儒家士族的理想,《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记载:“相国晋王奏复五等爵。”可见得崔浩与司马氏的理想相符。


   崔浩选士是家世与人伦并进,在他心目中,能具备高官及儒学二条件之姓族,才是他理想的一等门第,透过选士,最终目的就是复兴儒家的五等爵制。《北史‧李䜣》提到选助教时,崔浩“举其弟子箱子与卢度世、李敷三人应之。”他不选李䜣是因为他出自范阳李氏,非高门大族,反观之,李敷出自赵郡李氏,卢度世出自范阳卢氏,皆出自高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