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之初,性本善”并非孟子的原意,关于人性善恶孟子是这么说的

 小播读书 2021-07-14

这一篇是《孟子》的第三篇,滕文公是战国时期腾国的国君,滕文公非常注重治国之道,他在出使楚国时,得知孟子在宋国,回国时途经宋国,曾两次向孟子请教治国的道理。在第一篇《孟子·梁惠王》中,有一段就是孟子和滕文公的对话。

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投靠齐国呢,还是投靠楚国呢?”

孟子告诉他:“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这护城河,筑牢这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城池、国家,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那么这就可以行得通了。”

孟子的回答中说“与民守之”这四个字就充分体现了孟子“民本主义”治国思想。

而在第三篇《滕文公》中,有几段和孟子的对话,其实也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其中有一句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过: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这是滕文公对孟子的印象,说的是孟子跟他谈论人性善良的道理时,句句都离不开尧、舜。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那句著名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并非孟子的原话,而是后来编著者总结了孟子的行善论思想提炼而成的。其实孟子的性善论,更多的是讲“人性向善”,而非“本善”。

意思是说,人都有本能的向善的动力,当然,在欲望和诱惑的面前,人也可能会向恶。在《孟子·告子上》: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告子的一段对话,告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无善无恶的,而孟子认为,人性是有自然而然的向善的本能,就像水一下会向下流动。

而这一篇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孟子对“井田论”的具体阐释了。


井田制


孟子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每一方里的土地定位一个井字,每一井田九百亩地,中间一块是公田。八家各有一百亩私田,并且共同耕种公田。公田农事做完,然后才能做私田的事,这就是区别官吏和农夫的办法。这是井田制度的大概情况。至于如何调节改善,那就是国君您的努力了。

“井田制”并非孟子第一个提出来的,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在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但到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是孟子心目中乌托邦社会的第一步,但在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日趋活跃,农业社会也逐渐转型,实行这样的制度已经比较困难。

另外,在这一篇中,孟子还阐述了为什么他要推行“井田制”的原因,孟子说,要施行“仁政”就一定要从划分田界开始,田界如果划分不正确,井田的面积不平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和贪官必定会破坏田界。另外,百姓有了自己的固定资产,才能有坚定的心志,如果没有坚定的心志,就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那时候国家就不得不加以处罚,这就等于设下了罗网陷害百姓,没有君子愿意这么做的。

在能解决温饱之后,就是教化百姓,关于教育体制,孟子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效仿周朝,设立“痒、序、校、学”的来教育百姓。地方的学校,夏朝称之为“校”;商场称之为“序”;周朝称之为“痒”,国家设立的学校称之为“学”。这些机构都是要教别人伦理关系,在上位的明白了人的伦理关系,在底下的百姓就会相亲相爱了。

前面的文章,我们讲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并仅仅是一套道德伦理体系,其实还包括一整套税收、财政、经济、教育政策。

在孟子游历的这些国家中,腾国的滕文公可能是最支持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君主了,无奈腾国是一个小国,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末期,没办法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在推广其“仁政无敌”的王道治国理念上,孟子可谓生不逢时,但是在这一套以“仁以”为核心的民本主义治国思想,在社会分配的公平机制、以人文本的政治策略、全民教育的教育理念上,对今天的我们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