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电视剧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西游路,人生路)

 金色年华554 2021-07-15

如果在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历史上选一部最成功的电视剧,我觉得非86版“西游记”莫属。这部剧的几个指标恐怕很难超越了,一个是播放次数,好像是三千多次;再一个是收视率,接近百分之九十,现在哪部剧恐怕也不敢想这个数。我打算用两段的篇幅聊聊这部电视剧,今天先说它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艺术。

首先当然是要说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如果您看过原著,再对比电视剧。您会发现,电视剧当中,唐僧这三个徒弟的形象明显地是被美化了。原著当中孙悟空的形象是“身躯鄙猥,面容羸瘦,不满四尺”。除了当代的度量单位以外,哪个朝代的四尺基本上都没过一米,就那么高。而且身体瘦弱,小鼻子小眼小脸。这么说吧,您到动物园猴山,那个最大号的猴子,孙悟空大概就是那个样子。

您就想想,这样的孙悟空一出来,您看着舒服吗?认可得了吗?怕是够呛吧。而且孙悟空这个面相,毛脸雷公嘴。您别说他是美猴王,那是一帮猴里面说的,也就是猴里面算漂亮的,跟人比那就是怪物。单从面相上来说,更接近原著的其实是张纪中版的孙悟空,比六小龄童版的更加凶一些。如果真是六小龄童版本的孙悟空,怕是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害怕了。反正我的感觉是,如果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小巷里,我遇到的是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我不会害怕。但是遇到张纪中版里那位,估计这个惊吓轻不了。

图片

反过来再拿原著做标准,那么就应该是张纪中版的更接近原著的形象。但是,如果让您选,您喜欢个形象,我估计八成的人会选择六小龄童版的。这个就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一个问题,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其人物形象要忠于原著,但是不应该拘泥于原著,被原著的形象束缚住手脚。应该是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有所加工,创造出影视剧当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影视剧当中的人物形象和原著当中的人物形象不应该完全一致。读者看原著,头脑中不见得会有一个清晰的人物形象,而且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对人物形象有所改造。而影视剧是视觉的艺术,更直观一点。省去了在心中构建人物形象的过程,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那么影视剧当中的人物形象要被观众所接受,就必须和观众看书或者听故事时头脑中的人物形象相符,这就要求影视剧当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要和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吻合。如果以忠于原著为理由,违背观众的审美观,最后是吃力不讨好。在这方面,显然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是成功的,而张纪中版的肯定相对失败。这就不得不佩服西游记的造型师王希钟先生的功力,老先生深得影视造型艺术之三昧。

猪八戒的造型也是如此,你要看原著,这位猪八戒太可怕了。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原文写“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后来在高老庄,孙悟空再看到猪八戒,孙悟空看他是“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综合来看,猪八戒混合了家猪和野猪的特征,因为他有獠牙,那肯定不会是家猪,但是野猪又没有蒲扇一样的大耳朵。所以无论如何,猪八戒的相貌都是非常凶恶的,绝不会是马德华先生塑造的那个形象。张纪中版猪八戒一出场是一副野猪的模样,后来又变成家猪,但是这个形象也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而这个形象相比于马德华版更为接近原著,不讨喜是一样的。

图片

图片

但是您注意,影视剧人物形象不能拘泥于原著,但也不是说可以离开原著,满天飞,还是要以原著展现出来的精神为纲。举个例子,偷袈裟的黑熊,在原著里面是妖怪当中最有仙气的,道骨仙风,没事谈论的都是炼丹求道这些高大上的东西。所以他展现出来的首先要有妖怪的形象,但是又不能是一种特别可怕的形象,否则不足以展示他和别的妖怪不同之处。所以86版的黑熊怪就比较贴近原著的精神,而张纪中版的整个儿一个魔兽世界当中的野人。

图片

图片

另外,对于一些观众耳熟能详,心中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的人物,有时候真的不是依靠演技所能弥补的,演员的外在形象也很重要,没这个形象,用化妆或者演技真是没办法补救。比如如来佛祖,朱龙广先生脸型宽大,稍微一化妆就能表现出佛祖的宝相庄严。还有左大玢女士的观音菩萨,首先是美,但这种美不是那种妖艳的美,而是慈眉善目,庄严肃穆,让人一望可生亲切和敬仰。难怪左女士出去旅游,香客们一见她直接跪拜。这个当然有电视剧成功的基础,但是如果人物选的不对,也绝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还有白骨精,阴险狡诈,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绝不可能是一个少女的形象,张纪中版在这方面改得比较失败。还是86版杨春霞女士的白骨精形象比较符合原著的风格。而且杨春霞女士这种深厚的功力也能展现白骨精的形象,这不是随便找个演员就行的。

图片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插曲,当时杨女士也不想出来演白骨精,毕竟这个形象在当时还是比较受人忌讳的。而杨春霞在杨洁导演的反复劝说下,答应出演白骨精。但是提出一个条件,女儿国国王也要由她来演。当时迫于形势,杨导答应了。但是杨洁导演答应的时候就没惦着履行自己的诺言,最后也是直接爽约。后来杨导在她的《敢问路在何方》当中还把这个当成拍摄过程中一件有些亏心的事情说了。

不过我觉得,这俩形象也还真不能往一块儿合,杨女士的演技没话说,但是想让观众同时接受她的白骨精和女儿国王,还是有些悬。这两个形象差得太远了,前后六集的间隔就想让观众同时接受,实在是难。杨导这个事情做的肯定是失信于人,不可取,但是从艺术上,这又是一种负责的表现,没办法,世间安得两全法啊。

总结一下今天我说的,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人物形象塑造首先要符合原著的精神,但是要在原著的基础上有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同时,人物形象也受演员自身条件所限,具有特殊性。最后一个,同一个演员饰演反差过大的人物形象风险很大,不足取。

下一段咱们说说西游记电视剧的改编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