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哇哇蛙

 大虎妞日记 2021-07-15

下午,办公室妹妹从集团领回了“六一”儿童节给小朋友们的礼物。

不一会儿,八零九零后的年轻父母们从各个项目部过来领,办公室里一片欢乐气氛。

我们分部有好几个八零后父母俩娃了。

领礼物的时候,一个娃的艳羡两个娃的:哇,你小子两件。

两个娃的乐呵呵说:你们抓紧生二胎了!

一八零后妹子二娃八个多月了,累的时候各种抓狂,幸福的时候各种显摆。

给二娃买的那些小裙子短裤帽子鞋子玩具,挨着在我们面前抖抖,展示。

她小子知道我特别喜欢逗小婴儿玩,看到那些迷你衣服玩具,心都萌化了!

妹子展示完后,带着无限的诱惑表情说:看看,多好玩,抓紧生二胎吧!

我们这些被撩的满脸羡慕之情的七零后们,长叹一声:唉,晚喽。

昨晚,还有一个七二年的同事,在聊起来二胎这个话题的时候,感慨地说:如果二胎政策早放开五年,我们这些人基本都应该是俩孩子。

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四十多岁,已经错过生育的最佳年龄了,怀不上或者怀上不久就中止妊娠的太多了。

我同学在某医院妇产科,说基本每天都有来流产的高龄产妇,孩子在子宫里中止了发育。

真是很可惜,也很伤人。

之前我说过,最近读莫言的作品。

其中那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估计很多人没有读过。

《蛙》里讲的,就是计划生育那些事儿。

小说中主人公的姑姑是个妇产科医生。

起初,姑姑用她精湛的接生技术,帮助了许许多多难产的孕妇。许许多多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的都是姑姑的手。

后来,在计划生育风声鹤唳的年代里,她姑姑这个忠实的政策执行者,带着助手抓了许许多多违反政策怀孕的妇女,强行给她们做了流产或者引产手术。

姑姑在时代变革的过程中,不得不从天使变成了恶魔。

在看小说的过程中,许多对于“蛙”的描写片段,让我明白了《蛙》这个书名的来历,比如:

其实,她说,蛙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人跟蛙是同一祖先。她说:蝌蚪和人的精子形状相当,人的卵子与蛙的卵子也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你看没看过三个月内的婴儿标本?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与变态期的蛙类几乎是一模一样啊。”

当池塘里的青蛙集体“哇哇”叫的时候,老年的姑姑心里,总会想起那些被她亲手引产的孩子。

看完这部小说,我觉得心情很沉重。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许多政策,都会有相应的牺牲品。就像这计划生育政策,牺牲了好几代人多生孩子的权利。

就像有人评论《蛙》所说:

“《蛙》是一个底层计生干部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我国农村计生工作史。这段历史中有荣辱,有辛酸,有执着,有无奈,有揭露,有褒贬。作者在捕捉社会的风云变幻中,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心灵震撼。”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也属于牺牲的一代。

流产、带环、这些事情很多同龄人都经历过。伤痛都已经过去了,即使诅咒也没有用。

为我们的孩子们庆幸。庆幸他们可以相对自由一些了,大概到时候生几个可以自己说了算了。

这点,也可以稍微安慰一下我们。

明天就是的小朋友节日了。

预祝孩子们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过一个美美的节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