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40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必下血。 太阳病本当汗解,而反汗之,必伤正气,而生诸变证。 脉促,是指脉急促而言,并非后世之“数而时止,止无定数”的促脉。脉来急促,说明阳气向上向外,仍有抗邪外出之机。不结胸,是邪气并未内陷,或虽陷却未与有形痰水相合,并无结胸之症。正气尚能抗邪,邪气亦未结滞,是有向愈之机,故曰“此为欲解也”。 下后脉仍浮,说明表邪盛极,未以下衰。下后内气本虚,表邪仍盛,则必有内陷之机,与痰水相合,则成结胸。“必结胸”是预为之言,并不是说此时已有结胸。 脉紧为寒。太阳病下之,里气不足,邪气内陷,不化热而反有寒象,必是阴分之病。太阳病邪入里则为少阴,少阴经挟咽,寒邪因误下而直入少阴,迫下焦虚阳上冲,故见咽痛。 弦主肝胆之病。若下后表邪未入少阴,而是传入少阳,则可见弦脉。少阳经循两胁,故“必两胁拘急”。 脉细数者,细则为虚,数则为热,此是下后伤阳,虚阳上扰清窍,故见头痛。 脉沉紧者,沉者主里,紧者主寒,此是内有虚寒之象。误下伤阳,虚寒内生,阳虚不能化水,寒饮内生,冲逆而上,故见欲呕。 脉沉滑者,沉为在里,滑为有热。误下反见沉滑,是表邪随误下而入阳明,热性主动,迫水谷直趋而下,故利。此利由热而致,兼有表邪,故曰协热利。此即32条“太阳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脉浮滑者,浮为表邪仍在,滑为气血郁而有热,热邪扰动血分,故见出血。热邪已然入里,故见下血。 本条讲述太阳病误下后各种变证,虽然以脉证相应的格式来行文,但不能机械地将脉证一一对应,而是要以脉证推病机,才能灵活用于临床。这是仲景以脉代证的一种表述方法。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字帖获取请点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