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营养】这个胃,究竟该不该切?

 临床营养网 2021-07-16

作者:江芷珊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营养学在读学生。一名营养领域的求知者,健康生活的倡导者,营养知识的传播者。


指导老师:林梅兰


现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磐松楼健康服务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健康体检专委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社区卫生学会基层医疗与护理学会常委。

前言:

要说近年来备受争议的减重方法,切胃手术必定榜上有名。进行切胃手术的人群中,有的是为美,有的是为命。个中辛酸苦楚,唯当事人所知。不过,关于切胃手术,你了解多少?这个胃,究竟该不该切?该怎么切?手术前后该怎么吃?今天,就让我们一层层揭开切胃手术的神秘面纱吧。



 01 

 居高不下的超重肥胖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1] 显示,我国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不仅会增加患“三高(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脂血症)”、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的机率,还可能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影响[2] 
在不少人的固有观念里,肥胖等于不自律和懒惰。但其实,导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如疾病、药物副作用、无法规律作息的工作、基因因素、失败的减重经历等等[2] 。对于这些复杂的情况,一句“管住嘴、迈开腿”未免过于简单粗暴。而切胃手术,为这些受体重困扰的人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02 
 切胃手术是什么? 

我们俗称的切胃手术,原名叫“减重代谢手术(Bariatric surgery)”。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切胃手术有4种——胃束带手术(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AGB)、袖状胃切除术(Vertical sleeve gastrectomy,VSG)、胃旁路手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和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BPD/DS)[3]。不管是哪种手术形式,其本质上都是使人迅速有饱腹感而减少每日的总能量摄入,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1)胃束带手术

是指在胃体上部环绕一条可调节的柔性硅胶束带,就像绑了一条腰带,故称胃束带手术。由于此手术并没有切除任何身体器官,术后也不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所以是可逆的。不过,研究证明胃束带手术的体重反弹机率较高,胃束带的使用年限也存疑。因此,此类手术正在渐渐淡出历史舞台[3]

(2)袖状胃切除术

袖状胃切除术是目前最闻名遐迩的一种切胃手术,手术方式也十分简单,即切除70 – 80%的胃。因为手术只动了胃部,也保留了幽门括约肌,所以术后对营养素的吸收影响较少。不过,这手术切除了大部分的胃,故手术并不可逆[3]。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胃部也是块肌肉,具有很强的伸缩性。进食后的胃容量甚至可以达到空腹状态的20倍[2]。只不过切剩下的胃再怎么撑也撑不回原来的大小罢了。

(3)胃旁路手术


剩下两种切胃手术相比前两种就复杂得多。胃旁路手术中,胃部只保留不到20%,然后把剩的部位接到小肠上。有趣的是,被切去的胃还留在身体里,这会使胰腺酶和胃酶可以正常运输到小肠进行消化作用。由于术后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不再经过幽门括约肌、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所以当事人患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例如缺钙、铁、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等等。同时,失去幽门括约肌的“新胃”无法延缓胃内容物的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回胃,故也增加了患倾倒综合征的风险[3]

(4)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

进行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后,消化道就会变成一件艺术品。简单来说,该手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袖状胃切除术;第二部分是切除大部分的小肠,并将剩下的胃接到回肠上。术后,被切除的小肠还留在身体里,不过被切除的胃就不存在了。虽然该手术保留了幽门括约肌,但是由于进行主要消化吸收作用的小肠所剩无几,所以术后当事人患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机率比胃旁路手术更大,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3]的缺乏。
其实,理论上来说最后两种切胃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不过,如果不是有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就别再折腾自己和医生了吧。

 03 

 我是手术适用者吗?

首先,我们所说的肥胖,一般是以BMI作为参考标准的。

其次,根据《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4],可以用以下几条标准判断切胃手术的推荐等级:


04 
 做完切胃手术就能拥有模特身材?

正常情况下切胃手术后1年内体重会迅速减轻,1年后减重速度会渐渐变慢,等身体适应了新的消化道后体重将趋于稳定。一般来说,术后的减重效果以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和胃束带手术的顺序递减。但是,鲜有人会在手术后达到理想体重(BMI正常值上限)。就算是减重效果最明显的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平均也只能减去超重部分体重的60 – 70%[5]。因此,想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术后依然需要配合平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05 

 做完切胃手术糖尿病就好了?

糖尿病大致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简单来说,1型糖尿病是指患者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抵抗导致患者身体无法有效地利用胰岛素。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未受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可能会使身体无法再产生足够的胰岛素[2]。因为减重只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不影响胰岛素的产生,所以切胃手术只可能对仍具有一定胰岛素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研究证明,在进行切胃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75%的人术后两年以上不需要药物治疗糖尿病。效果最显著的是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数值达到95%左右。不过,这同时也告诉我们体重并不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唯一因素[5]



 06 
 做完切胃手术饮食就没有限制了?

首先,由于胃容量减少,大鱼大肉是不能再选择了,甚至还会引起呕吐现象。另外,手术必然伴随着风险。术后机体短期可能会引起出血、消化道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而长期可能会有患倾倒综合征、胆管结石、营养不良等疾病的风险,尤其是两种较复杂的切胃手术后[4]。因此,术后无法遵从医嘱改变饮食习惯、以及服用营养补充剂的人群是不建议进行切胃手术的。

 07 

切胃手术后能怀孕吗? 

切胃手术对受孕并没有影响。不过,术后机体可能会对营养素的吸收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切胃手术后妊娠会增加围产期死亡、婴儿先天性异常、早产等负面因素的机率[6]。因此,建议育龄女性在术后的12 – 18个月内避免妊娠[4]。而对孕妇而言,怀孕前后的营养支持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尤为重要[6]

 08 

 切胃手术前后该怎么吃?又有哪些生活习惯需要注意?

手术前

1. 手术前,当事人需要进行2 – 3周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每日摄入的热量为650 – 900千卡)。这是为了减少肝脏容量,从而降低切胃手术的风险[7]
2. 尼古丁会增加患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推荐手术前后禁烟[7]
3.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密切监测血糖[7]

手术后

1. 术后1 – 5天酌量给予清流食,之后可逐渐过渡至低糖、低脂和无咖啡因的半流质和软质食物,再逐步添加固体食物。一般来说术后5周左右基本能恢复正常饮食[4]
2. 术后应长期保持高蛋白、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4]
3. 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至少2升)[4]
4. 遵从医嘱服用营养补充剂[8]和进行术后随访与监测[4]
5. 少食多餐,进食时充分咀嚼食物再吞咽[4]
6. 可以尝试分开时段摄入液体和固体以避免呕吐。例如:在饭前饭后30 – 60分钟喝水或喝汤[9]
7. 鼓励每周进行150 – 30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2 – 3次力量训练[4]


总结:
总而言之,切胃手术为受体重困扰的人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是,别想着挨一刀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无论何时平衡饮食和适当运动都是合理减重和健康生活的基础。同时,不建议不必要的人群采取切胃手术减重。而选择切胃手术的人请务必选择正规医院的医生进行手术和手术相关的咨询。

参考资料:

1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0, December 23).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图文实录. http://www./xwfbh/xwbfbh/wqfbh/42311/44583/wz44585/Document/1695276/1695276.htm

2 Nelms, M., Sucher, K. P., & Lacey, K. (2015). Nutrition therapy and pathophysiology (3rd ed.). Cengage Learning.

3 Biertho, L., Hong, D., & Gagner M. (2020, August 4). Bariatric surgery: Surgical options and outcomes. Obesity Canada. http:///wp-content/uploads/2021/05/13-Bariatric-Surgery-Surgical-Options-and-Outcomes-v6-with-links.pdf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 (2019).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39(4). 301-306.

5 Buchwald, H., Estok, R., Fahrbach, K., Banel, D., Jensen, M. D., Pories, W. J., Bantle, J. P., & Sledge, I. (2009). Weight and type 2 diabetes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22(3), 248-256. https:///10.1016/j.amjmed.2008.09.041

6 Akhter, Z., Rankin, J., Ceulemans, D., Ngongalah, L., Ackroyd, R., Devlieger, R., Vieira, R., & Heslehurst, N. (2019). Pregnancy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and adverse perinatal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Medicine, 16(8): e1002866. https:///10.1371/journal.pmed.1002866

7 Glazer, S., & Biertho, L. (2020, August 4). Bariatric surgery: Selection & pre-operative workup. Obesity Canada. http:///wp-content/uploads/2021/05/12-Bariatric-Surgery-%E2%80%93-Preoperative-Workup-v4-with-links.pdf

8 Shiau, J., & Biertho, L. (2020, August 4). Bariatric surgery: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besity Canada. http:///wp-content/uploads/2021/05/14-Bariatric-Surgery-PostOperativeMgmt-v4-with-links.pdf

9 Alberta Health Services. (n.d.). Managing nausea and vomiting. https://www./assets/info/nutrition/if-nfs-managing-nausea-and-vomiting.pdf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