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针温针灸的应用

 永kzmznah1htt0 2021-07-16

戎  姣1,李  镜2,张建英3,井夫杰1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潍坊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治中心)

温针灸,又名烧针灸、针柄灸,是指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得气后,把艾炷或艾段固定于针柄上点燃,使艾灸产生的热力通过针体传导至穴位深部,以发挥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笔者临床应用温针灸疗法时,发现其存在以下不足:温针灸广泛适用于寒凝经脉和气血痹阻导致的各种寒证(实寒证、虚寒证)和痛证,但阴气偏盛及久病、虚病者,其气沉滞、运行困难,因而得气感较弱,且针感出现较慢,正如《灵枢·行针》曰:“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患者在传统温针灸治疗过程中往往只感受到穴位局部及皮肤表面的热感,而感受不到热感的渗透、扩大及传导;某些穴位进针较浅时,毫针不能承受艾炷的重量而容易发生倾斜导致艾炷脱落,烫伤患者皮肤或引起床单、衣服的燃烧;艾炷或艾段燃烧时,其温度可达约550 ℃,甚至高达800 ℃,而某些穴位进针较深时,艾炷与穴位部皮肤距离较近,极易造成皮肤烫伤或皮肤坏死。

针对以上不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治中心张建英主任医师,在《灵枢·官针》所载“凡刺有十二节……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的启发下,将传统的温针灸改进为双针温针灸,即将毫针单针针刺改为双针连刺或双针并刺。双针连刺是指操作者单手进针至一定深度,行补泻手法至得气后,持另一毫针刺于此穴位;双针并刺是指操作者两手一次性持两根针,同时刺入同一穴位,施补泻手法至得气。两根毫针的间距为3~5 mm,针刺方向与角度一致。临床操作时可通过选取不同规格的毫针及调整两根毫针的进针深度,使针柄呈现一长一短状态,进而使温针灸的艾段距离皮肤的高度具有可调节性;双针温针灸的隔衬物选用姜汁浸泡过的纱布,铺贴于针与皮肤接触局部。最后将艾段扎孔,挂于两根毫针的针柄上,点燃施灸。见图1。

图片

临床实践证明,双针温针灸具有以下优点:①针感强。《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可见得气是针刺起效的关键因素,此种进针方法可加大针刺的刺激面积与刺激量,增强了针刺的刺激强度,得气感强于单针,易于扩散,使气至病所,进而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提高临床疗效。②灸感强。《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载:“凡灸诸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即要求灸感透达。双针温针灸可使艾灸热力沿两根毫针的针身向同一穴位内部源源传导,灸感及热量渗透、传导强,患者往往能感受到灸热感从温针灸部位皮肤表面向组织深部渗透及以施灸部位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不仅可出现局部皮肤汗出、潮红,还可有皮肤蚁行感、肌肉跳动、胃肠蠕动等不同感觉,可见双针温针灸温热感传导较深、透达机体,可更好地发挥温经通络、散寒祛瘀、调和气血之效。③止痛功效强化,镇痛时间延长。温针灸能增强细胞的有利于艾段的固定,防止因患者活动致针身倾斜艾段滑落而烫伤;或者进针较深时,可以通过调整两根针的进针深度,使针柄呈现一长一短状态,有利于调节艾段与穴位皮肤的距离,防止温度过高而烫伤。此外,双针温针灸隔衬物选用以温热姜汁浸泡的纱布,生姜辛温,可散寒驱邪,热量亦可借姜汁辛温发散之功进一步透达,从而更好地达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蠲痹止痛之效。

双针连刺对指力要求低,两根毫针进针的深度具有更好的调节性,临床运用较多;而双针并刺对指力要求较高,操作者应加强指力练习,持针操作时双针尖一定要平齐,否则会使患者感到疼痛。另外临床操作时,需综合考虑针刺部位、患者体质、胖瘦、病情及耐受程度决定两根毫针进针的深度、方式等。

来源:戎姣,李镜,张建英,井夫杰.双针温针灸的应用[J].中国针灸,2021,41(7):716 755.
图片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