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寒柏论书语录(三):速度,是笔法的一个“秘密”

 見性 2021-07-16

崔寒柏

1963年生于天津。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主任。作品入选、受邀国家级大展四十余次,其中十余次获奖。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第一届翁同龢奖最高奖,中国第二届册页展最高奖,中国首届楷书展最高奖。入展第四、八届国展,第五届兰亭展等。

崔寒柏论书语录(三)

01   

  自主书写是以自我为主导的书法:

  一、它包括主观上运用笔法去写每一个笔画,而不是用笔去被动地描出每一笔的外形;

  二、写自己理解后的碑帖中的字形,而不是定位碑帖中的笔画以后再精准地勾画出来;

  三、脱离碑帖后,以自己的认识去按照用笔和结字原理探索自己的组字方式,而不是勾描出死背的字形;

  四、长期地拟古人日常书写练习使得运笔和结体与自己浑然一体,从而进入到自然书写中来。

02   

  自主书写是感悟古人字理,不断取舍以及最终建立自己风格的不二出路。

03   

  大量自主书写是对字的审美提高的过程,是熟悉、改造字的过程,也是产生风格、变化、神采的必经之路。

04   

  没有了自主书写,感悟和自主的自然意识就失去了,随之而来的是有意识。

05   

  书法的灵魂是潜意识书写而非有意识书写,二者的区别就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书法贵在真性情和顺乎自然,这也是书法的真谛所在。

06   

  学习书法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应该急功近利。它同时也是一个很享受的、很有趣的过程,自主书写全程都有这种乐趣相伴。

07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笔墨基本功需要长久的锤炼,用笔悟透了,字理吃透了,才可能提升到神采、精神、风格等形而上的层面。

08   

  无论是不临帖、只临帖,还是逼肖地临帖,都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

09   

  学习唐楷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进步较慢,这种慢在初学时表现在书写的周正得体上。经过了初学阶段,楷书又难在书写的韵致上。唐楷的精美给人最初的印象是周正精准,欣赏达到一定水准以后,感受的是精致中的微妙互动,是一种既精致又高雅堂皇的格调。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阅读与书写,这种感觉才能体会得更加深刻。

10   

  刚开始临帖时要有临“像”的要求,因为初学用笔,初步模拟结构都需要通过与原帖的吻合程度来检测用笔是否得法,检测是否把握住结构的规律和特点,但“像”是用来检测笔法和结构掌握程度的标尺,而不是临写的终极目标。

 

崔寒柏临写《集王圣教序》

“临摹”与“自主书写”的典范

11   

  速度,是笔法的一个“秘密”。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真正明白速度在书法中发挥何等作用。

【顏延之·馬賦】旦刷幽燕,畫秣荆越。【註】形容其迅疾也。【“刷”shuà,本意就是迅速推擦的意思。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云“米襄阳学段季展,得其刷掠奋迅”。明代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卷六云“南宫自谓其书为刷书,当是言其运笔迅劲尔”。】

12   

  书写水准再高,也要通过相应的速度及速度变化才能完成通神的笔触。随势的走向,绵亘的行气,加上随机调控、自然变化,才能进入心手合一的境界。

13   

  速度让每一笔触都不存在思考,都更自然,更准确,也更达意。

14   

  速度的提升来源于用笔的熟练和书写中潜意识的建立,用笔的潜意识、结构的潜意识、连接与避让的潜意识等等。

15   

  如果在书写的时候还要想怎样写、怎样出效果的话,就不可能写出速度。

16   

  用笔要靠有速度的书写来完善,因为很多用笔必须在一定速度下的动态中才能完成。古人就是在这种动态中写出这些精妙笔画的。

17   

  如果细究《兰亭序》中许多“之”字的变化,可以列出其前后文,就不难发现所有不同皆非故意,而是随“意”,是随上下字的意。随意就是一种潜意识。

18   

  没有书写速度时,字都是机械的形。所谓的变形也是刻意的造作,就像搭板子、摆积木。

19   

  有了速度及速度的变化,字形才能在书写中拉动。速度像是指挥棒,指挥得快,承接得快,一势接一势,势势相连,姿态横生。

20   

  我们见到的古人经典字形,其实都是因为上下或左右的关系而在书写中拉动变形的字,如果简单地把经典字形组合在一起就不连贯了。

21   

  在书写中,呼吸的停顿,加墨的停顿,词句的停顿,换行的停顿都在加减速中完成,笔软要提气,墨多要加快,墨少要放慢。再加上好写不好写等因素,韵律也就应运而生。

22   

  临帖可以学到老临到老,但是后来的临不该是初学阶段的“临”。以初学的临或者逼肖的临一辈子讨生活的人,注定会做一辈子的“字奴”。

23   

  临得像说明这个人的摹仿能力比较强,并不代表这个人的书写能力也很强。

24   

  意临好,说明这个人在临帖时典型抓得好,有感而发,但不一定能够有主次地阐述主旨。

25   

  实临和意临是在前人字型基础上的遵循和发挥,这种能力就像一个演员演得像或者演得活。

26   

  书法家不是去演谁,是要演自己,表达自己。自己是没有脚本的,如果肚子里没东西,只靠演别人,永远成不了角色本身。

27   

  意临可以作为临摹过程中的变奏,它可以训练一个人对字的变形能力,但这种练习不能做得太多太久,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把注意力过多放在字势的夸张,把书法简化成一味地鼓宕,从而失去了鼓宕的缘由。

28   

  过分夸大意临技能的同时也会过分依赖前人现成的字型,最终难以锤炼出自己独有的意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