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论语: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好人

 艾先强 2021-07-17
孔子论语第三句: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好人
孔子说,
花言巧语,
伪装出和善的面孔,
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巧言令色就是花言巧语,
是带着迷惑、取悦的行为。
“巧言令色”的人
善于察言观色,
见机行事,八面玲珑,讨人喜欢。
从动机分析,从语言环境分析,
巧言令色行为带着欺骗的意味
多半是小人未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做出来的。
作为智者,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
孔子对世事有深刻的体悟,
因此提出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观点
除了巧言令色,
还有个重要的词,
那就是“仁”,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那么什么是孔子的“仁”呢?
那么什么是论语中的“仁”呢
这是巨大而且伟大的问题,
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今天我们就依孔子自己的解释探讨一下。
《论语.颜渊》中,
第一句就是关于仁,
颜渊问老师什么是“仁”,
孔子是这么回答的: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是孔子为“仁”下了定义。

“克己复礼”就是“仁”,

“克”就是克制、约束。

“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行,

用大家常讲的话就是净化心灵、发挥正能量。

“复礼”什么意思呢?

只要能做到克己,

然后我们的言行就会符合礼仪,

符合自然规则了,这样就是“仁”的境界。

“克己”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确实是很难的。

我们最需要克制的,

就是我们的妄想杂念,

因为我们一切的言行,

无论恶的善的,

都是因为先有了这个念头,想法,

才会付诸言行,

其次才是克制言语行动。

在风靡全球的《秘密》中,

就有一个公式,那就是:想法变成现实。

每时每刻,

脑海里都有数不清的念头,

这些念头此起彼伏,不断飘起落下…

有时候,

我们想停下来,

“想停下来”这又是念头,

越想停下来,

反而就越停不下来,

这还是粗念,

其他微细的念头,

我们连觉察都觉察不到,

就已经有无数个念头过去了。

所以有时候还可以从克制自己的言行做起,

循序渐进慢慢学会控制的念头,这就是“克己”。

佛家讲的“戒定慧”道理,

其实也可以例证这个,

用什么“克己”呢?

那就是“戒”,

用戒约束自己,

就是“克己”;

能够做到“克己”就能生“定”,

“定”了以后,那就生“慧”,

有了“慧”,

言行自然合乎天道规律,

也就能够乎礼仪,

这就是“复礼”。

所以,

孔子的讲的这个“仁”,

与佛家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内在境界是一致的。

孔子接着论述“仁”的境界: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大彻大悟后,

会悟到:

这世界无我无他,万物本是一体的,整个世界宇宙都是我们自己,没有别人,就像我们梦中的境界一样,里面的任何情节、人物、环境,其实都我自己。

“克己复礼”

只能靠自己,

要自己身体力行,不断的修行才有可能达到。

它不是从外面来的,

不是老师能给的,

孔子论语说: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想做一个好人,

修行是自己的事,

跟别人没有关系。

关于“仁”的含义,

孔子主要用了这三句,

其实已经很透彻地告诉我们了,

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做人的最高境界,

是佛家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后的境界,

是道家讲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其实,

圣贤对世界万物规律的认识是殊途同归

是他们表达的言语名称和方法不同罢了。

关于仁,

孔子论语不止一次论述过:

孔子的思想归结起来,

如果尝试用一个字表示的话,

那就是“仁”。

在《论语》中,

许多篇都谈到了仁。

孔子对仁的表述在不同的语境下不一样,

如孔子的几个弟子,

比如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都问过,

孔子的回答是各不相同,

这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关。

下面通过10句话,

具体看看孔子的“仁”思想。

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这段开始,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在孔子看来,

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

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得,

如果方法,那么他不会接受。

可见,孔子心中,求仁不难,

难的是择仁、安仁,

难的是面对富贵贫贱的取舍时,

是否还是以仁作为选择的标准和依据。

君子的仁,

是无时无刻不用其力,

在仓促匆忙、颠沛流离时,

也一定是与仁德同在的。

所以说,

惟君子能在任何情况下不离开仁,

在任何时候都安于仁,

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君子。

后来,子路在与人争斗中也不失其冠……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贡问孔子: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孔子认为,到这点,已经超越仁了,而是靠近圣德了。

是什么呢?

自己要站得住,

也使别人站得住;

自己要行得通,也使别人行得通。

能就眼下事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

可以说是实践践行道的方法了。

在这里,孔子也说了实践是仁的方法,

我们学习事物,应该思考自己能去实践吗?

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孔子曾经说过“求仁而得仁”,

仁,出于人心,

仁不是外在之物,

反诸己身就可以得到仁。

为仁由己,

欲之则至,

何远之有?

所以孔子在这里说,

仁德离我们很远吗?

我要它,它就来了。

4、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的回答,

颜渊此人本身就有很好的德行,

对这样有德行的君子,

孔子要求“克己复礼”,

即克制自己的欲望,

规范自己的行为,

使言语行动都合乎礼仪规范,

也就是“约我以礼”。

仁在人心,为仁由己。

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那么如何做呢?

具体来说就是四个“非礼勿”,

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5、爱人。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孔子的回答。

“爱人”是孔子“仁”思想的主要方面,

仁是大爱,

孔子论语的仁是由父母而兄长而朋友而惠及众人的爱。

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

君子学道,就会有仁爱之心,

如此方能学有所用,学能正用,

也就是说心地善良,心地有爱,

学才能做正向的作用,

否则,

才能越好破坏力越大。

6、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论语》中,樊迟三问仁。

樊迟问仁,

孔子的另一个回答,

从恭敬忠信角度来回答。

居处恭,

谓平日独居的时候容貌态度端正庄严;

执事敬,

就是工作严肃认真;

与人忠,

为别人忠心诚意。

仁者人道,

是人与人相处之道,

人与人相处以恭敬忠信为主。

夷狄也是人处之所,

也应当保持这几种品德,

所以说纵到外国去,

也是不能废弃的。

孔子这么讲就很具体,

孔子告诉弟子,

在家在外都要仁德,

对自己对他人都要仁德,

很具体很详细地给了四个准则:

恭,哪怕是暗室无人之处也做到仁德。

敬,庄重敬意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忠,对别人委托的交付的事情要忠心。

,在外地没有人认识你也要讲仁德。

7、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刚强,

毅,果决,

木,朴质,

讷,语迟,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仁德不多。

而刚毅的人不会面貌伪善,

木讷的人也不会有花言巧语,

有这四种品德的人自然近于仁德。

这四个品德说的是谁?

应该就是子路,孔子是很喜欢子路的。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孔子,

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呢?

孔子回答说,大概是“恕”吧。

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了。

这是推己及人,心在仁道,

很让人舒坦,君子就是这样的。

9、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师生和谐关系固然重要,

但是在孔子看来,

对仁德正义的维护显然更为重要。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说的也是这个事情。

他说,

面对仁德,

即便是老师,

也不与他谦让。

孔子也在强调主动承担起宣扬仁德正义的责任,

遇行仁之事应当率先向前,

有责任意识,不必谦让,

如此,

仁义才能得以宣扬与伸张。

在这个环境里,孔子强调的是仁的弘扬…

10、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子张问仁,孔子的回答。

“五者”指恭、宽、信、敏、惠,

孔子说能践行这五种品德,便是仁人了。

恭,是庄重,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

宽,是宽厚,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

信,是诚实,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

敏,是勤敏,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

惠,是慈惠,慈惠就能使命人,惠则足以使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好人?

我想,看了这个孔子论语,你对自己是不是好人,自己遇到的是不是好人有个标准了吧。

下期继续聊,孔子论语第4句,晚安,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