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焦虑需要靠改进教育评价破解

 木香草堂 2021-07-17


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许艳丽 234000

“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一些家长对孩子整天担惊受怕,只要孩子不学习、不听话,就压不住火。”“有的家长则开口闭口'别人家的孩子’,不断给孩子加压,似乎不给孩子报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有的家长积极加入各种群,希望找到'一招鲜’,找到'金科玉律’,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家庭教育分论坛上,有关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的话题被频频提及。12.21中国青年报)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家校协同才能完成对孩子的教育。然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却有明确的边界,学校教育教给学生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家庭教育的重点则在于教给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二者不可混为一谈。然而,现如今诸多地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边界模糊,家庭教育从属学校教育,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家长关注的孩子的学习,沦为了孩子的课外辅导老师。有些家长因为知识能力匮乏,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倍感家庭教育的压力,学校教育转嫁的教育职责,引发了相应的家校矛盾,有关舆情频现网络。

家庭教育不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破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需要理清家庭与学校的责任,明晰家长与教师的职责,不能将学校教育的责任一推了之,不能将辅导学生的任务交给家长,更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出现问题,而对家长大加指责。对此,学校教育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家庭教育则应回归常态,回归本真。

家长的教育焦虑,一方面来自学校教育责任的让渡, 另一方面,更来自于家长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潜在焦虑。

教育的焦虑是社会焦虑的现实缩影,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更高,社会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孩子如若想在未来社会站稳脚跟,唯一的通道就是上名校,得到优质的教育。如此,社会竞争压力,转移到大学录取的竞争压力,大学录取的竞争压力推进到中小学学习竞争的压力。为了孩子能够考取好学校,获得更好地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二为一,全面指向学生的学习。家长直接面对孩子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因而焦虑不断升级。

要化解家庭教育的焦虑,让家庭教育真正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关注孩子的性格品性成长,就必须从教育评价制度根源上动真格。

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就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出了明确思路,提出了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教育评价痼疾,从党委政府教育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等多个层面,对评价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为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摆正家校职责提供了方向标。

破解家庭教育焦虑,理清家庭教育职责,回归家庭教育常态,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与评价观,需要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细落小,我们期待评价改革能够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能够反映到家庭教育的神经末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