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养育孩子=自我成长

 老梅的碎碎念 2021-07-17

                                         ——读《送孩子去常春藤》有感


       
        《送孩子去常春藤》这本书记载了二十位常春藤妈妈的教育手记。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被一个个藤妈自身的精彩,折服惊叹。女儿被哥哥姐姐们折服崇拜。藤妈们以自身生命的高品质,用爱与智慧陪伴与自己密切相连的小生命们美丽而茁壮成长。在育儿路上,她们从未停止过自我成长,以饱胀的生命激情言传身教于自己的孩子。全书读完,我浑身充满了力量与方向。
 

        我用三脚猫式的思维导图方式,把每位妈妈的教育手记梳理了一下,发现藤妈们在育儿路上的一些共性。

 

一、生命之初,深度亲密陪伴的重要性
      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越发重视。科学研究发现,在孩子的生命之初三岁之前,父母亲无条件的全身心的关注陪伴,奠定了孩子一生人格健全,幸福生活的总基调。那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针对父母高质量的爱与陪伴是完全成立的。孩子三岁之前,作为父母的你若因“错误的传统育儿观”、“工作至上”等原因没有很好的陪伴孩子。那你的孩子就已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需要陪跑的“无条件的爱与关注”你没有给到孩子。你将孩子丢在起跑线,走开了。也因没有你的陪伴与爱,你孩子童年便有了苦味。“心理疾病”便潜伏在孩子内心深处。这些孩子将在他的人生成长历程中,花巨大的精力,内耗很大的能量,来修复童年里创伤,有的甚至终身不可修复。孩子早期获得丰盈的母爱和父爱。会生发出健康强大的心理能量,能构建出丰富博大的情感世界。书中的一位藤妈。她孩子在四岁时被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她义无反顾地回归家庭,全身心地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坚定的拉起孩子的手奋力陪跑。这一路上,困惑而痛苦,欣喜而夹杂泪水。最终孩子逆袭人生,从一个学习困难生到跨入藤校大门。这不又一次有力证明高质量陪伴的巨大作用吗?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充分说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不容等待。书中的藤妈们都是工作中一把好手,独当一面,叱诧风云。但她们始终坚持,无论多苦多累将孩子带在身边,自己教育。孩子的成长道路是条单行道,不可重来。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之一。

第二、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信任、支持孩子

     其中有一个犟牛样的孩子。特犟!常常犟到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处……家长就担心被老师召唤去。但这个犟与生俱来,天性。这个妈妈也焦虑,但更多的是在生活中智慧引导。没有抡起大刀硬砍了这犟牛的角。否则非破坏亲子关系不可。而倒是让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可见家长引导的重要性。同样是网络游戏,有的家长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网络游戏里面掌握了整个欧洲史和中国历史。通过网络游戏,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的家长不善引导,以家长权威控制、制止孩子,反而让那孩子沉迷于网络,迷失于网络。
       另外一个孩子,他天生好动不定性,被医生怀疑多动症,但父母亲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给孩贴上“多动症”的标签,用药将孩子吃成“乖”孩子。宁可辛苦点。碰到老师的各类“告状”,父母总是耐心的解释。活泼、犯错也是一种天性,是不可抹杀,正常的。

      孩子的世界是无限广阔的。不要因他年纪小阅历少,你便用你所谓过来人的老资格来限制孩子的成长轨道与划分他天空的大小。或许孩子的天空才无限广阔,反倒扩宽了你世界的深度与广度。不要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方法,愚蠢的干涉孩子自己想要的成长方式。孩子是独特的,他们用他们的方式来与这个世界联接,来完成自己生命的使命。书中有一个孩子,疯狂地爱上了写作。这种疯狂的程度,在父母看来,有点像苦行僧,不分昼夜,不分地点,狂写不已,完全沉浸享受其中。妈妈很担心,觉得太苦。总是小心地说,学业为重,健康为主,总是提醒她早点休息。孩子的书出版了,并且翻译几国文字出版。在分享会上,妈妈才发现孩子在写作过程中,受到的最大的阻碍,就是妈妈善意的提醒。孩子不得不在妈妈提醒她,早点休息的时候,把灯关了,坐在地板上,等妈妈睡了,再起来写。文中的藤妈们,无不坚决地支持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虽然有时他们内心也充满了矛盾与不情愿,甚至是反对,但他们还是忍住了。唯有支持,孩子才义无反顾,信心百倍,将事情做好,直至事情到极致成功。不做孩子成长路上的阻碍者,是我要时刻提醒自己的。藤妈们视孩子为独立独特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将生命的选择权全然信任的交给孩子。以强大的支持给孩子内心深处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孩子就像一株小苗枝繁叶茂的成长自己。成长成他想要的样子,自己的样子。

三、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为功利为人生幸福增彩

       藤妈们都特别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带孩子广泛涉足于各种兴趣,谈拉说唱跑跳样样都试。当孩子找到兴趣点之后,花钱花精力支持孩子去坚持,一坚持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这些孩子们因为喜欢而坚持而出成绩。学音乐的都是乐队里的首席。喜欢辩论的,都是冠军。因喜欢而生发出来的坚持是多么的强大!父母们初衷并不是让孩子去拿大奖,去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的功利性目的。只是想通过这样的爱好与坚持磨练孩子的意志,学会坚持,培养良好的品格,建立信心,提高孩子的生活品位。同时锻炼了孩子在学业与兴趣间统筹规划能力。在这个方面,我也有一点点小体会。我爱好运动,书法绘画。在一个人特别无聊无助时,我徒步自然,与自然联接放松心情,充盈内心。一个人时也常常有滋有味,用毛笔写写字,用画笔画画画,心里很灿烂,我非常的感谢自己有这样的爱好相伴。感谢我的妈妈在我很小时就培养起我画画的爱好。

四、用活动来培养孩子

          藤妈们所培养的孩子,绝不仅是枚学霸。而是既会学习也会做事的全面发展的孩子。这得益于藤妈们正确的育儿观。她们认为会做事大于考试,能力大于考试,人品大于考试。那么这些“大于”怎么来?就从活动中来。比如说有个孩子。她创办了“手拉手”活动。组织一群和她类似的华裔中学生跟那些被领养的华裔小孩子结成姐妹对,教这些孩子中文、跳舞、以及中国文化。他们每周末有一次课,每月一次姐妹联谊会,每个夏天还有夏令营,最多的时候她还要同时管理五六十个4-6岁的小孩子和几乎同样数目的中学生,在过春节和中秋时,还会有这些孩子的家长一同来参加活动,这个项目就如同一个小型的中文学校,孩子就要和她的伙伴们处理租场地,聘老师,招学生,编教程,做预算,建网页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她跟她的小伙伴们,干得十分的投入,乐此不疲。无数玩乐、睡觉、念书的时间都搭进去了,但她没有一点抱怨。她觉得本身就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她都要果断的决策,快速解决,在这种应对中,它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有的孩子参加童子军,在童子军中锻炼自己,培养勇气,增强服务意识。有的孩子去危地马拉援外,那里环境艰苦异常,但从不抱怨,从而更感恩生活。有的孩子走进孤儿院,长期为孤儿院的孩子上课,送爱心。有的孩子去宠物收容院,为小动物们服务。有的孩子去博物馆,全力以赴做一个解说员。有的孩子去医院,关心病人,走近临终病人……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收获了博大而有爱的情怀。特别提出的是,这些藤妈们不仅自已热心公益,也支持孩子的公益心。孩子们以做义工的方式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温暖的人”阳光种子。也扩宽了孩子的人生格局观。

五、言传身教,注重提升自己,自我修炼,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陪跑者,跟随者
     父母的格局影响着孩子格局。正如爬山,爬上三百米的山丘所见,与登上珠穆郎雅峰所看到世界必定天壤之别。在珠穆朗玛峰上,必定有一种世界被踩在脚下的壮阔豪迈之情。这里的藤妈,几乎每一个都说“自身的修养和学习的必需必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品位和质量”。藤妈陪伴孩子们时,自己努力学习,有的藤妈考了MSA又考了MBA;有的藤妈花了巨多的精力,读博学新专业,自己投资自己,增值自己。这些藤妈,心里眼里有自己孩子的成长,又有自己的精彩的生活。并不是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妈妈,自己懒的成长却将全部希望寄放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却用各种手段逼孩子出人头地,为她争气。到头来孩子被她逼出心理疾病来!这是不是就是一个笑话里所说的真实:有的鸟儿不会飞,不想飞,就生了个蛋。

       
        打开这本书,受益良多,育儿的金玉良言闪烁其间:比如说输要输得起,大赢也要放下 ;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不要去纠结公平,努力去做到双倍的优秀酷;爱阅读的孩子学习更有爆发力;读书是应试最好的对策……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育儿路上的诸多不足、甚至是错误。那就调整,改正。我相信还来得及。读名校并不是目的,培养一个怎样的人才是根本。

         育儿路上,大家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