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无论高,还是低,都是病,都得治。低血压,属中医“眩晕”“虚劳”范畴,中医认为,它的发生主要和人体气不足有关。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气是什么?气是我们最基本的能量,如果气少,我们就会缺乏生命力,失去活力。气虚,气少,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低血压。
那么,就让我从我最近看的一个病例说起吧。
最近,我接诊了一位低血压患者,年49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平时高压在90-100mmHg,低压在50-60mmHg,一剧烈运动,一干点体力活,就心慌、气短、眩晕。
她说最近自觉症状加重,晕倒过两次,经朋友介绍找到了我。
查:舌质淡,舌尖红,脉细弱。
考虑患者眩晕、乏力、心慌等,是因为患者气不足引起的,脉细弱,说明气太少,鼓动不了脉道。气,还能化生和输布津液,气虚,就会影响到津液的输布和化生,久而久之,患者就出现了阴虚有热的症状,所以她的舌尖才会发红。总之,她这是气阴两虚引发的低血压,想要改善,就要补气养阴。
遂拟一方:人参、麦冬、五味子、阿胶、生地黄、黄芪、陈皮、炙甘草。
药用14剂,高压恢复到了110mmHg,低压恢复到了72mmHg。
患者不解,问:我几十年的低血压,怎么就让你这么简单给治好了? 于是,我解释道:
1、人参、麦冬、五味子
这三味药正是生脉散,我主要用它们来补气养阴。其中人参有补气养阴的功效;五味子能够滋心阴,养心气,可以固摄津气;麦冬可以养阴生津。
2、阿胶、生地黄
生地黄集清热、生津、养血、滋阴为一身,阿胶可以补血滋阴。我主要用这两味药来滋阴补血。
3、黄芪、炙甘草、陈皮
炙甘草、黄芪可以健脾益气,陈皮可以理气,三药一起使用,可以令补而不滞。
这就是我为这位患者治疗低血压的思路,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总之,治疗气阴两虚型低血压,我主要以气阴双补为主要诊疗思路。
这些我年积累了一肚子的治病心得,之后,我会慢慢分享出来,要不然我会憋的慌。今天说了一下低血压,有空了,我们再来说说高血压、糖尿病等大大小小的疾病。
希望我这些年的诊疗经验,在疾病认识上,能为大家提供一点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