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工如何做好精障患者的康复服务? | 案例

 社工客 2021-07-17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梁镇南

    单位 | 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

一、服务对象背景资料

何姨(下称服务对象),残疾级别为精神叁级,目前是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的康复学员。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前后共三次在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014年出院后需要长期服用精神药物维持病情稳定,因病未能公开就业至今,其丈夫亦为精神障碍患者,缺乏社会工作能力,儿子在皮革厂打工,收入勉强维持家庭生活。

二、介入过程

1.多部门合作帮扶,解决服务对象基本需求

在经由社区精防医生及村委工作人员了解服务对象情况后,社工积极对服务对象开展对口帮扶。初次接触时,服务对象表现焦虑,坐立不安,紧皱眉头,少与工作人员有眼神接触,问答只做简单回应,一直在忙着照料家中丈夫及做家务。

在评估服务对象基本状况后,服务对象急需解决的需求为:居住场所为危房,生存环境条件恶劣;服务对象丈夫因精神疾病症状长期卧床形成压疮感染致腰椎神经受损,不能下卧;全家高额的治疗费用严重影响服务对象一家的生存质量。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服务对象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安全的需求都没能获得满足,社工及时联动社区民政干部,指导服务对象对居住场所申请危房改建补助;针对服务对象丈夫因精神症状长期卧床形成压疮感染致腰椎神经受损情况,向残联申请住院治疗救助,向医院申请出诊为其清理创口,并接诊到我院住院治疗;积极向服务对象宣传普及救治救助政策,协助服务对象夫妻申请办理残联门诊服药补助和社保特定病种门诊专用证(绿卡),减轻其家庭药物支出的负担,以解决基本的生存及安全的需求。

在危房得到改建、丈夫病情得到控制及降低家庭治疗支出后,服务对象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对社工接纳度提高。接触时笑容也开始替代苦涩的表情洋溢于面上,内心暴露增加,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会主动与社工共同商讨下一步的康复计划;感谢一路的陪伴和鼓励,让她度过了艰辛的日子。服务对象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目标,并表示会积极的努力,克服困难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2.运用优势视角理论,促进服务对象回归社会

在服务对象的个案介入服务中,我们坚持相信服务对象是有能力应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及挑战,社工通过关心和主动提供协助,并以耐心,包容,理解的态度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沟通,对服务对象夫妻建立外展服务档案,跟进病情变化,指导其居家康复,让案主夫妇从被动治疗到做自己的疾病管理者。

由于服务对象在发病前曾有长期的工厂加工经验,且在与服务对象交流中,其表达了想要参与劳作的希望。社工积极发掘资源。

通过反馈残联部门,经残联部门批准,根据我院医生专业评估,服务对象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转介康复对象进入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在康复中,服务对象不仅每月能得到约500元残联的生活补助及康复奖励金,更能得到社工及医护人员专业的精神科康复指导,在心理干预、社交指导、情绪处理、病情认知、药物知识各方面得到帮助。

在进入中心康复以来,服务对象病情一直维持稳定,并能发挥自己曾经工作的长处。通过职业康复训练,不仅提升服务对象的职业能力,获得工作训练的岗位的同时更增强了服务对象自尊自信。服务对象现能胜任康复工场小组长的职责,不仅获得了自我认同,也带动了康复中心其他学员共同进步。

3.社会资源联动,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质量

天有不测,在服务对象进入康复中心不久,服务对象丈夫就因病去世,随后其儿子工作的工厂倒闭。丧偶与失去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的双重打击使服务对象家庭一下子又陷入困境。

在服务对象陷入困境后,康复中心通过心理疏导、同伴支持、情绪管理的多样方式,逐渐使服务对象走出伤痛,平复情绪。但如何协助康复对象解决经济难题依然迫在眉睫。

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为积极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的发展,与蓬江区残联联动资源先行先试,合作培育“辅助性就业车间”示范点,通过引入社会爱心企业“广东兴艺数字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帮助康复中心符合条件的残疾学员获得职业技能及基本工资福利,切实解决残疾学员实际生活困难。

服务对象经过企业培训及评估,成为了“辅助性就业车间”的员工,从事企业为残疾学员量身定制的加工产品,每人每月获得1550元的工作收入,同时可享受职工社会保险待遇,这对于服务对象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但解决了服务对象目前的生活窘境,大大提升了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更提升服务对象的职业能力,获得工作岗位更增强了服务对象的自尊。而且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增强自身价值;能够获得更有尊严的生活,更为康复者家庭增加造血功能,增强家庭抗逆能力。

同时,社工还争取向当地劳动部门及服务对象所在街道为根据服务对象儿子的工作所长积极推荐工作,在2021年3月份已成功再就业。

三、总结评估

1.服务对象方面

因为最初服务对象由社区工作人员转介下被动接受服务,所以社工同服务对象的关系建立需要循序渐进。在服务的开始阶段,服务对象的接触较被动,与社工及其他工作人员接触一般,对生活的前景看不到希望,而周围的系统不仅没有给他很大的支持,反而对自己家庭标签化,使得自信心在逐渐的降低,一味的压抑自己。后来通过我院工作人员的持续的跟进,耐心的沟通并迅速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切入服务后,服务对象逐渐放开自己的心门,和社工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主动的去思考如何去改变现状。

2.工作人员方面

在个案的工作过程中,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运用积极聆听、同感、尊重和接纳,和服务对象一起共同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一起制定改变的目标。积极联动社会各方的资源为服务对象增加抗压力及改善生活的方式。同时工作人员不断的给与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逐渐的树立其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最终和服务对象一起达成服务目标。

3.服务反思

在为精神障碍者家庭提供个案管理服务时,需要多角度的思考和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对象的需求可能是多样的,需要找准服务对象最迫切的需求作为介入点提供服务以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而由于多样化的需求,工作中要灵活的运用理论,并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在个案的跟进中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积极地联系社会相关的资源和政策渠道,切实地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力量的支撑。

服务过程中应该让服务对象多思考,并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自决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要给与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和服务对象共同制定康复计划,让服务对象相信工作人员将会和其共同前进。

刚刚晋升督导,不知道怎样开展督导工作?

在做团队管理时,需要怎么运用督导的知识和技巧?

有督导实践,但缺乏系统的学习?

《社会工作督导系列课程》之

《督导实务知识与技巧》上线了!!

资深实务督导,实景案例教学

让您一看就懂,轻松掌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