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艺”极处是人生(深度好文)

 湘江一叶舟 2021-07-18

“手艺”极处是人生 


作者     宁朝华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在2015年推出一档50集系列纪录片《留住手艺》,该片旨在用影像纪录并珍藏一些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全面地向海内外观众讲述中华古老手艺的历史和传承故事,使这些国宝级手艺得到拯救、保护和传承。

片中所展示的民间手艺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年画、砚台、银饰、剪纸,也有我们有些陌生的斫琴、玉屏箫笛、金漆镶嵌、木板水印等。画面中呈现出来手工艺术品精致绝伦,让人叹为观止,仿佛时光存留在生活中鬼斧神工的痕迹,高度浓缩了这个世界鲜为人知的美。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断断续续地看了几集,但内心却深受震撼,这种震撼,不仅仅源于片中所展示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工匠们那超绝非凡的手艺。

手艺,顾名思义就是指手工技艺,心手相连,每一门手工技艺的背后,都倾注着手工艺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更凝聚了他们不渝的梦想与追求。为了一件件看似微小的工艺品或者是一些小众使用且易被替代的器具,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以默默无闻的民间工匠身份,献出了自己一生,甚至,一代又一代地重复同样的生命历程,无怨无悔。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类似的手艺及工匠的存在。我那故去的舅舅,就是一名终生低头附身劳作的篾匠。在我看来,篾匠,是一门及其精细而又枯燥的手艺,从伐竹到最后制成簸箕、筛子、篮子等竹器,大约需要五六道工序,砍竹、浸泡、剖片、削丝、编织……每一道工序都极度耗时耗力,极其磨炼耐性。可以想象一下,一棵棵粗壮坚韧的竹子化为一根根细如丝线的竹条,最后蜕变为形状不一的美观耐用的日常器具,再漫长的光阴都不过是工匠的弹指一挥间,无论人事多么喧嚣,他都必须心无旁骛。舅舅,就是用一生的辛苦与卑微,撑起了自己多难的家,让一家老小在他身为篾匠的手艺的“庇护”下,熬过了最艰苦的岁月。

至今记忆犹新,舅舅曾经抚摸过我脸颊和额头的那双手,从指尖到掌心,老茧厚硬而粗粝,像历经风雨腐蚀过的石头上的斑驳伤口,让我心生畏惧。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倾其一生对篾匠这门手艺的热爱,舅舅又怎么可能度过生活的难关,尽管如今他已离世,十里八村的人们还会时常念叨他老人家的好手艺。我想,这对舅舅而言,也算是差可告慰吧。

小时候在家乡见过的几个手艺人在记忆中也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尽管忘记了脸孔与名字,但他们手下的活计却仍然像一道道难解的谜,让我在回味中神往与叹服。

比如,那阉猪的能匠,当双手温柔地按住一头壮硕的公猪的腹部,上一秒还被追赶得猛烈嚎叫的猪就会乖乖的躺下来。然后,匠人一手抵住猪身,一手从腰间别着的黑皮工具袋中抽出一片寒光闪闪的刀片,放进碗里的酒精里淬一下,再飞快而精准地向公猪的关键部位上划去,丢开刀片,右手呈手枪状,伸进去一掏,公猪那“坏事”的部件就被卸了下来,最后,匠人用手指蘸一点酒精往刀片划伤过的地方轻轻一抹,就算顺利完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而且很少见血,伤口也不明显,颇有“庖丁解牛”般的惊心动魄与出神入化。这样高超而神秘的手艺风格,在阉鸡的、打铁的、修鞋的工匠们身上同样可以找得到。

俗话虽说:艺多不压身。但真正要学好一门赖以谋生的手艺,绝非易事。村里的同龄人王柱栋初中辍学后就被父母逼去学木匠,第一年只是负责帮师傅搬运工具,第二年只是做一些凿孔、劈砍、刨板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捱到第三年实在受不了跑回来打算不学了。任父母骂得天昏地暗,柱栋死活也不答应再去受那份苦。直到两年后柱栋的父亲因病去世,柱栋才下定决心重拾木匠手艺,这一学就是八年,柱栋总算是顺利出了师,后来还成了一名口碑与手艺都很好的木匠。据说,现在的柱栋在市里干室内装修,凭手头的精湛手艺混得风生水起。

现如今,随着很多手艺的被“机械化”,鲜有人再去学那些传统手艺,但是,此刻我们手头从事的活计应该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手艺”。在我看来,制器作具是手艺,写诗、作文又何尝不是一门手艺;造屋烹饪是手艺,唱歌舞蹈又何尝不是一门手艺;刺绣雕刻是手艺,教书为官又何尝不是一门手艺……其实,我们每一个都在从事着一门属于自己的“手艺”。

手艺”极处是人生,或许,我们都应该去想一想,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者是当下养家糊口的职业,是否像这些优秀的工匠对自己的手艺一样,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为之倾注心血的磨练与付出,如果没有,我们又怎么能指望自己能够像这些“熬得云开见日月”的工匠一样,将“手艺”做到让人心服口服,并得到理所应当的尊重与回报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