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篇芒格访谈,老人家在访谈中提道:我一周读二十本书,几乎什么书都读,但是其中主要为人物传记及历史类读物。 一周读二十本书,不论读的是什么书,不论怎样去读,都不能说没有难度。不过,以我的读书经验来看,若时间是充分的,1-2天精读一本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读的不是异常艰涩的专业类书籍)。读书固然不能以数量来论收获,但是一旦建立好了读书的习惯,书只会越读越多,更重要的是,读书多了之后会更容易鉴别怎样的书是好书,怎样的书是坏书,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增进见识、变化气质乃是必然。很多名人分享过他们的读书心得,说是一天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以我的观察,面目可憎的人并不那么多见——或许是因为化妆品的缘故。我想表达的是:一个人读书与不读书,都是自己的私事。只有自己真正意识到读书比不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才可能建立——被人逼着读作用不大,反而可能会令当事人万分痛苦。我很荣幸与大师芒格的读书品味相近(但他不读小说),又与不少的知名书虫读书习惯相似,但我不得不说自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不只不求甚解,也不求有收获,只在乎眼睛在字里行间穿梭,圆珠笔在书页上写写画画的乐趣。我生在农村,小的时候家里穷,找不到书看。没有书,我就翻来各种带字的纸来看,比如说明书之类的东西。我试着去理解各种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尝试去纠正其中的不当或啰嗦之处。年纪再大些,乡间渐渐有了杂志,比较知名的应当算是《知音》、《读者》,此类书籍当时觉得颇有味,现在看来营养还是少了些。再后来,我去几个姑姑家找书来看,现在记得的有《增广贤文》、《三国》及《拿破仑传》——还有一些破旧泛黄的读物,当时读的时候兴致很浓,现在却连书名都毫无印象了。我的爱好读书,自识字起就深埋下了种子,并在后来条件具备之时得到很好的“暴露”。小时候的没书可读,直接促使我日后的见着啥书都想读一读。高中、大学期间,我读了大量的文史哲类书籍。文学类欧美、俄罗斯、印度的都有涉及,国内的主要是五四时期作家的作品。历史类读得最让我入迷的是《史记》及《东周列国志》。哲学类读得相对较少些,比如叔本华、荣格、尼采、弗洛伊德、马斯洛等,但整体只是翻阅,偶尔非翻阅的时候也并不代表读懂了。出了学校之后,我的读书量是更大了,但有一个核心原则一直没有变化:那就是只读经典。最近五年,我平均十天读一本书应是有的,所读的书仍以文史哲及人物传记为主,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也读了一些工具书,读了一定数量的经济、金融类名著(美国作家的为主)。总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我的看法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入手。比如一个女孩子,很喜欢做饭菜,那不妨买几本讲烹饪的书来看一看(而不是看电视节目)。我中学的时候对政治特别感兴趣,读毛著,读瞿秋白、读《君主论》,延续下来就是读各种的人物传记。读这些书,再厚再多我都觉得很享受。我通过读传记发现不少的大人物都是笔杆子,于是开始广泛地接触文学作品,高中的时候将鲁迅同期作家的散文、小说几乎读了个遍(图书馆容量有限,预计拢共加起来读了不到三十册),除鲁迅外,沈从文、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梁实秋、徐志摩等人的作品也给了我不小的触动。所以说,读自己喜欢的书,是建立读书习惯的第一步。 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向,接下来便是尽可能有规律地读下去,这就有了量化的概念。比如说,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读30页书,不读完就不睡觉。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强行折磨自己吗?我的体验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只要设定的目标不是严重脱离实际,只会越读越有动力。之所以设定目标是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或者说让自己有一个拒绝外在干扰的强硬理由:“你们玩去吧,我得回去读书呢”!小目标的不断达成会促成更大目标的实现,久而久之,读书的习惯就变得跟吃饭睡觉没有区别了。深入读自己喜爱的书,读的数量多了之后可能会发现:此书当中的很多疑点可能要在彼书当中才能找着,于是不经意间扩大了阅读范围,找到了很广阔的读书乐趣。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文学、历史及政治,当中的很多“情节”往往交错在一块难以分割,不多翻几本书,很难解心中之困惑。因此,书总是读不尽的。——哪怕是自己爱好的书也不可能读尽。人生苦短,老的好书太多,新的好书层出不穷。在读书方面,有人喜广博、有人好精专。——孰优孰劣,恐怕见仁见智。有学者言,读书要先广博后精专,以便在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下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较具生命力的学术成果。搞学问,如此当然甚好。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者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我是倾向于广博的,但是,遇上自己喜欢的题材,我会要求自己尽可能地深入进去——尽管这一点目前来看并不容易做到。读书让我看到了更开阔的世界,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与宽容。不夸张地讲,若不是有书可读,我真不知道搬砖之余还能做点什么,还能做什么比读书让我更享受。读书让我认定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好好去活。——哪怕他是贫苦的农民,是街头的流浪汉,是失业待救济的一线工人。最后给大家推荐十本文学类读物吧(排名不分先后):《麦田里的守望者》、《红与黑》、《局外人》、《情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活着》、《平凡的世界》、《从文自传》、《鲁迅全集》、《胡适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