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光皇帝的韭黄炒肉丝/侯国平

 读在现场 2021-07-18

道光皇帝是清代皇帝中以节俭自称的。他很关心日常饮食价格。有一天吃饭时,他指着眼前的一盘韭黄炒肉丝,问御膳房的太监,这盘菜要多少银子。太监说要十两。

道皇帝记住了这件事,第二天,他召见一位大臣,谈完事情后,他顺便问一句,一盘韭黄炒肉丝要多少钱?这位大臣马上放声歌唱道,皇帝贵为天子日理万机,还要关心老百姓的菜篮子,真是明君啊,接着很认真地回答,只要十文钱左右。十两与十文有着千倍之差呀。

道光听后,大为不悦,感觉受到了欺骗和愚弄。事后,他召来御膳房的太监,问道,民间一盘韭黄炒肉丝只要十文钱,为何宫中却要十两银子,这是为什么?谁知这位太监听后并不慌张,而是非常平静地告诉道光皇帝,民间和宫中怎么能一样呢?在民间炒一盘韭黄炒肉丝确实只要十文钱就够了。但是在宫中要炒出这样一盘菜,非要十两不可。

御膳房的太监接着就说了,宫中的韭黄炒肉丝一定要十两银子的原因。他说,先说这菜里的肉,不是普通的肉,是猪背正中的一块肉,一头猪够取一盘的肉丝,肉就要一头猪的价钱。另外,这头猪要有专人喂养,从小就吃白米稀饭和绿色食品,把这头猪喂出来,就要六两银子。再说韭黄,是来自丰台专为宫里供菜的暖棚,这暖棚从入秋起,就要生炭火保温,一直到来年夏初。施的肥料是专门用黄豆,麦片沤烂而成的,一盘韭菜要从一百斤韭黄中一根一根地挑出来,成了精品,这韭黄就要花去二两银子。

太监不慌不忙说,另外还要用燕山的豹子油,夹皮沟的蘑菇,木兰围场里的山鸡汤,渤海的鱼粉做原料,这些费用也要二两左右。这十两银子,还没有计算厨房里的工钱,如果把这些都加上去,恐怕还不止十两哩。太监这一番偷换概念,强词夺理的辩解,让道光皇帝相信了。他觉得很有道理,不再追究了。

这位太监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口才呢?其实并非太监很有才,而是潜规则使然。这是多年来流传下来的,口口相传的说辞,他学一学就会了。虽然全是瞎话,但骗皇帝还是很管用的,一下子就把道光皇帝蒙在了鼓里。其实在皇宫里每一件从宫外买进来的东西,都有一套离奇的说辞。太监们一代一代传下去,越编越完美,越编越传奇。皇帝嫔妃都被他们忽悠了。这样一道韭黄炒肉丝,就成了天价,他们至少要从中贪污八九两银子。这些大小蛀虫们就这样欺上瞒下,内外勾结,制造传奇,将国库里的银子,一点一点化成了他们的私有财产。那些经营此事的小官吏,也多少得到过其中的好处,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也不去说破。所以,一道韭黄炒肉丝就有了两个版本,一个民间,一个宫中,天壤之别。

道光皇帝的这盘韭黄炒肉丝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它的阴魂不散,今天我们依然可见它的身影。


作 者 简 介

侯国平,河南正阳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曾在南风窗、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安全报。大河报、郑州晚报等10几家媒体开设专栏。河南作协会员。现居平顶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