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的辨伪4——失蜡法的伪造和范铸法的伪造

 RK588 2021-07-18

关于铜器伪造,确实有的高手能够伪造得难以识破。通常呢,用真器作为模范在此基础上失蜡法铸成。这种办法其实效率挺高的,类似于目前科技界比较流行的3D打印。既然是以真器为底本,形制上当然是不错的,再加上假锈的制作,足以以假乱真,这种确实比较难以判断。如要辨认,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伪器比原器重,主要在于伪器没有埋藏地下的千百年的腐蚀,所以沉甸甸的。这种伪器轻不了。

二、用失蜡法作假,不是范铸法,铜器表面就没有范线。一般情况确实是这样,但是需要提防的是范线也不是不能造的。

图片

上图的竖线就是范线

三、伪造物没有垫片。范铸法有内外两个范,中间需要留空间浇注铜水。那么,固定内外范、控制器壁的厚度,往往需要一个碎铜片作为垫片。当然也有造假者会制作一个垫片装点门面,此时就要从分布方式来判断。商朝青铜器腹底垫片不超过三个,西周腹底垫片一般多于三个,呈均匀分布。春秋战国时器壁较为单薄的情况垫片使用比较多。那么垫片怎么看呢,现在往往用X光透视机来观察。当然垫片也可以伪造,考验的是造假者的技术水平。

四、锈迹方面,真锈的色泽层次不一,用指甲抠不容易脱落,用金属工具则成片成块脱落。假锈不结实容易发白,指甲就很轻易地抠掉,总之就是不坚硬,用硝酸、氨水很容易去除假锈露出黄铜色泽。说白了拿块布也能擦掉,使之色泽晶莹,擦拭的时候会有浓厚铜腥味,这就是化学药水的味道。

五、范铸法所造之器,严密、光泽度高,失蜡法所造之物,没那么严密,器物表面有点坑坑洼洼的,想象范铸法真器和失蜡法伪器,就像细嫩肌肤和胡渣麻子脸的区别,就有那感觉了。

如果不是用真器作为模范,可能使用范铸法来伪造,则还要关注以下方面:

六、铭文方面,商周器都是阴文,凹下去的。汉代以后才有阳文,凸起来的。所以如果是凸起来的阳文,断不是商周器。表达第一人称的时候,容庚先生说金文一般多用“我”字,很少用“吾”字。

七、形制与纹饰对不上,主要是年代的情况不符合。形制是这个年代的,纹饰却是另一个年代的。这个又是辨伪标准的又一个重点,本号后续还会专题研究纹饰,这里面学问还是很大的,可以做很多文章。

八、材质。容庚先生说过“金银错之商周器十九皆伪”。这个周指的是西周,东周战国还是有一些金银错的。

九、敲击声音方面,古铜声音小而清脆,新铜声音混浊。估计还是锈不结实的缘故,一不结实就软,一软发出的声音就不硬气。老收藏家们喜欢贴着耳朵听个响儿,奥妙就在这里。

这里也只是简单介绍一下传统的辨伪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造假的水平越来越高,很多时候防不胜防,专家辨别的时候就需要综合判断了,甚至还要上马现代科技仪器装备,而不是因为某一个标准或者指标就匆忙认定结果。还是要多看、多观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屈原夫子诗云“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也希望造假者好自为之,金盆洗手,愿你用精妙的本领为这个领域多做贡献,而不是搞一堆假货坑人害己。我们是有着正确的价值观的。

欢迎爱好青铜器的朋友扫码进群交流: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