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钱氏家训》绵延两千年,使得钱氏家族名人辈出,特别于近代形成“井喷”,都源于《钱氏家训》,实乃世界之一大奇观。 钱姓在《百家姓》中仅次于皇族赵家,排名第二,并非浪得虚名!(来历见下面第四则) 读此《家训》,感受良多;“感触”之余,意犹未尽;特辑《六则》,以为楷模。 一、《钱氏家族人才精英辈出》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都是一家人。 钱氏家族是中国出院士最多的家族,仅无锡钱家便出了10位院士和学部委员,都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的后代。 钱镠祖孙三代、五位国君,使吴越国富甲江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钱镠是奠基人。 自吳越钱缪开始,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很多状元,无数进士。 乾隆进士钱大昕被推为“清代史家第一人”。 钱伟长的祖先是钱镠的孙子钱弘佐,北宋时六世孙钱进从浙江嘉兴迁隐无锡湖头。 钱学森是钱王第三十三世孙。 更令人惊奇的是近代钱家的人才“井喷”: 钱穆,近代中国最重要思想家之一,他捍卫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精粹; 钱玄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猛将,反对文言文,力倡白话文,鼓吹民主和科学; 钱钟书,他的《管锥编》和《围城》在他活着的时候已成为不朽之经典; 钱学森,“两弹一星”总设计师,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这些人才已被钱氏家族编成了绕口令:“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同样令人惊奇的是钱氏家族出了许多杰出的“父子档”: 钱基博、钱钟书父子; 钱玄同、钱三强父子; 钱穆、钱逊父子; 钱学榘、钱永健(钱学森堂侄)父子 ………… 两千年来,钱氏家族造就众多人才,追溯源头则是身教加《钱氏家训》。 家训内容来自三部分: 武肃王(钱镠的谥号)八训; 武肃王遗训; 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是融合先祖八训和遗训归纳而成,共635字,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4节。 家训中关于个人修身,讲的是:“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这些,与《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脉相承。 二、【钱氏家训】全文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曾子之三省勿忘。 程子之四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谨严。 临财不可不廉介。 处事不可不决断。 存心不可不宽厚。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父母伯叔孝敬欢愉。 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 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务本节用则国富; 进贤使能则国强; 兴学育才则国盛; 交邻有道则国安。 |
|
来自: 理想192qoteiwo > 《家训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