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贷审查的逻辑与方法(三)| Thinker茶话

 regulusleo 2021-07-19

茶话

审客

Thinker

信贷审查的逻辑与方法系列(三)

  fcl

图片



财报造假的案例经常见。造假的逻辑却存在着规律。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收入-费用其实是企业当年的盈利。企业当年的净利润,扣除必要的盈余公积后,剩下的利润,大致是两个方向:一是分红,分红是需要支付现金的,因此银行流水中会有相应的流水记录、企业会有支付凭证;二是企业不分红,当年的盈利进入了未分配利润,因此,权益就变大了。当右边的权益变大,只有左边的资产变大或右边的负债变小,方可使会计恒等式再次相等。我们都知道,负债的减少,造假难度相对较大,银行的借款、融资租赁等会有征信、中登网的佐证痕迹,应付账款类的造假也需要第三方企业的配合。本身企业就欠供应商的供货款,现在还无端减少,供应商配合的动力相对不足。因此,负债端的造假难度会大一些。

企业最好的造假措施是增加资产,资产科目有很多,比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等。货币资金的造假相对较难,但很多上市公司都已经做到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比如某公司A,向大股东借款时,主要用的是汇款的方式。出纳在银行柜台把大股东的钱取出来,就顺手转到公司A账户。填写现金交款单时,在付款人一栏填的是下游经销商或者客户的名字。也就是说,客户其实没还钱,只是出纳自己伪造的签字,资金根本没经过客户。等年报出完了,出纳再去把取出来,还给大股东。因此,我们会发现不少上市公司的年报,货币资金金额很大,扣除货币资金后的刚性借款敞口也没有大幅变动,但真实的情况是货币资金是伪造的。

图片


如果货币资金造假,如何办?其实也很简单,银行可以分析企业每年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通过调查区域内存款利率整体水平,通过利息收入可以倒推企业年日均存款,通过利息支出,可以倒推企业年日均贷款规模。我们来看看康美医药的案例,其2018货币资金18.4亿元、短期借款116亿+长期借款6.9亿+应付债券167亿元;利息收入1789万元、利息支出18亿元;假定活期存款利率2%(略高于协定利率),则其存款日均8.9亿元,可见资金链太紧张。2017年底货币资金42亿元、短期借款114亿+长期借款6.9亿+应付债券83亿元利息收入3332万元、利息支出12亿元如果从时间的角度看,2018年财务情况更加恶化。可见,康美医药2018年的经营情况比2017年还差。

相对于货币资金,其他科目的造假更加容易,比如预付账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签订好相关合同,走走流水,基本就可以做到报表的平衡。

企业具体如何造假,比如虚构客户和供应商利用关联公司或空壳公司利用真实的客户和供应商配合海外客户和供应商等。或者虚构现金流,通过大量现金交易伪造银行进账单和资金进出凭证利用真实的资金循环等。最后就是消化虚构利润带来的资产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资产负债表操纵

某些行业比如上游涉及农业、下游涉及外销,则虚构利润、虚增资产的可能性会相对大些因此,农林牧渔、制药行业(部分前端涉及农业)造假相对更容易比如绿大地、万福生科、蓝田股份、尔康制药、獐子岛等等。


图片

其实,任何造假的背后,都会产生财报的变化。比如货币资金变大,会导致存款利率异常;应收账款变大,会导致其变化和占比违背行业逻辑;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会导致项目总投偏大,远超同类项目总投;资产的过于庞大,会使企业资产的周转率下降。那很多企业,盈利造假,现金流也造假,这样回款速度就明显加快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就会虚高,毛利率、净利率会远高于同类型同规模的企业。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