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范文)

 新用户12603780 2021-07-19

经验、问题、计划和建议

1.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填写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做法,以及在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领域中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后取得的成效,需逐条填写。

2.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填写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单位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纪检、巡视、审计、财政检查等外部检查发现的与本单位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业务领域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也应一并反映,需逐条填写。

3.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填写基于本年内部控制建设的经验及问题总结,单位对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形式、基本方向、建设难点等内容,需逐条填写。

范例一:

四、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效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重视的具体做法一是宣传,因为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建设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我们能过会议、单位官网、政务宣传栏等多渠道对内控工作进行多方位宣传;二是全员培训,通过培训达到单位负责人意识到自己需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第一责任的意识,也让全体教职工认识到内控不仅仅是财务的事情,而是整个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通过内控来规范各各项业务,我们针对内控的实施组织了多次全员培训,以提高全员实施内控制度的意识。

二、落实监督考核机制。成立由局办、校督导室或监察部门牵头成立内部专职监督部门,让监督评价机制落地。我们将内控的实施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以达到通过监督考核以促进各部门各业务具体责任人规范实施各内控流程。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内控管理。2019年投入20万元请外部专业公司建立学校内部控制系统,购置了预算、收入、支出、合同模块,并通过培训会议进行了全员培训,各项经济业务实际线上规范审批,提高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

五、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1.未合理完整确定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标。各科室、各专业部门对本部门的风险认识只停留于常见事项,所采取的风险控制程序、制方法、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等都有待提高。

2.虽有内控制度,但由于操作人员操作水平不高,使得内控制度执行力大大削减。

3.各部门内控管理工作配合及协调及领导关注力度都有待提高。在现实工作中,单位只重视主营业务,不够重视内控管理,人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

六、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应借助于信息化云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控效能,通过平台建立单位内部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将内部控制规则的日常业务流程嵌入信息系统中,使用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内部控制的环节、步骤、关键控制点、责任者的责权利一目了然,并明确自身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位置,使得全体教职工在执行信息系统时自觉履行内部控制规则,大大提高制度落实的便捷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把内控理念、控制活动、控制手段等要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化到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化和常态化。

2.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单位层面的监督和考核,以提高管理层的重视,推进内控制度的实施。

范例二:

四、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效

为了有效防控廉政风险,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行)》,要求全面实施内部控制。本单位高度重视,积极行动。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首要的因素就是单位领导的态度,有一把手的重视与支持,内部控制各项工作的进行将会更加顺利。我单位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并成立内部控制建设牵头部门,积极地与单位领导沟通,向全单位解释宣传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获得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其他各部门的良好配合,这有利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其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和效果,因此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专业素质强的优秀人才,同时还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培训业务方面的技能,加强思想认识的教育,为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提供人力保障。

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根据《规范》的要求,建立本单位的风险评估机制,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风险点的梳理,分析和评估风险点的影响,结合己有经验、专家意见制定风险的应对措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工作,随着单位情况的改变及时更新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的职责权限,当出现重大决策或执行错误时,要追究其责任,提高全体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实现工作合法合规。

3.构建内部控制框架,完善业务制度流程

根据《规范》的要求,内部控制的框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单位层面、业务层面、监督与评价四个方面。按照这个框架,我单位建立健全相对应的制度,形成一个系统的制度汇编,并根据单位具体业务的办理流程,配以相应的流程图。通过这样一个制度梳理和完善的过程,实现的不仅是表面的书面材料,更重要的是使制度规定落实到工作中,用制度来约束行为,指导好各项工作。

4.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沟通与监控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办公将更加普遍和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提高办公的效率,避免出现一些人为的失误。将控制程序、控制措施等要素通过信息化手段融合到信息系统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把各项业务管理活动融合进来,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在内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反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在管理过程中的发现的风险和漏洞,也能够及时的加以改善。

二、取得的成效:

本单位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加强了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确保了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和进度。通过摸索和学习,特别是此次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全面推广,本单位树立起内部控制意识,从领导负责人到基层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工作和单位的所有人都相关联,从单位的组织架构、权责划分,到各业务制度管理和流程的梳理都关系到整个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成效。

五、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一)制度建设不健全

一是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不少内控制度仅包含了一般规章制度,如报销审批控制,未全面系统地整理汇编,造成同类事项的评判缺乏制度基础。二是制度缺乏后续优化机制。不少内控制度出台后就'一劳永逸',没能与时俱进。三是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少制度是出于应付目的,未考虑实际操作,制度遵照执行起来有难度。

(二)未准确划分岗位职责

一是岗位职责不明确。单位没有准确定岗,部分事项存在遗漏、责任推诿现象,如历史遗留事项的处理,审批后管理等。二是分工不合理。部分不相容业务由同一人处理,如资产管理员由财务人员兼任,既加大了个人舞弊的风险,也导致疏漏不能及时被发现。三是不注重各个岗位人员的配备。由于人员不足,部分岗位一人兼多职,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基于内控的内部监督不力

一是不重视跟踪执行。如对未能如期办理的事项,没有报告机制及惩罚措施。二是不重视内审工作。单位人员过少,未设置内审机构,削弱了监督力度。

在积极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一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方法来推进。为此,我单位今后将加强重视制度建设,并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不断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第一,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是前提。内控机制建设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每一位工作人员,全单位上下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带头落实内控机制建设的相关责任,积极承担风险防范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整个内控机制建设中全程参与、全力推动、全面保障,从而带动其他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自觉履行风险防范的分工职责。

办公室作为具体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协助具体分解和落实内控任务,并对内控机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梳理工作规范,落实具体内控工作任务,共同发挥内控机制的作用。

第二,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是核心。单位根据社保法律、法规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立足岗位和自身职责,对社保人员每一项行政行为都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统一的工作流程,使所有的工作行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紧紧围绕“两权”运行轨迹,全面清理整合工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总结实践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进行规范和固化,并上升为制度。

建立起一系列既有实体性内容,又有程序性要求的工作制度,既明确规定应当怎么办,又要规定违反规定后如何处理,形成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逐步把内控机制建设引向深入。

总之,我单位在内控机制建设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取得的成绩还很有限。我们将虚心学习不自满,全力推进不懈怠,不断巩固、完善、提升我单位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为单位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一)重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宣传贯彻。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知识及其体系不甚了解,许多人对于它并没有什么概念,执行时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外部的推动,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会有人认为,这种来自于外部的约束机制会对自身形成控制,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加强宣传对于执行这套《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注意成立“一把手”为主的内部控制建设小组。

前面已经谈到“一把手”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应该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同样是“一把手”工程。但仍要再次强调,内部控制建设小组中,“一把手”应确实起到作用,而不是形式上重视,实质上不重视,走过场。否则,一旦执行不力,内部控制的建设就容易变成应付监管的形式。

(三)加强内控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要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财会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内部会计控制风险防范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宣传、培训和引导,营造出各司其责、诚实守信、相互监督、有条不紊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氛围。

(四)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和加强对会计业务程序的控制。

明确日常财务开支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实行逐级逐笔签字的财务审批制度,建立重大支出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依托,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日常公用支付采用公务卡结算,确保财政资金的正确使用和规范化运行。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

(五)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需做好以下工作。

1.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包括邀请外部专家对单位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成经济活动的各项业务进行调研和访谈,既包括业务层面的组织机构设置,还包括业务层面本身的各项业务流程,对各项业务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各项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内容。

2.明确业务环节。按照业务实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将各个业务中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到业务流程中的每个业务环节,细化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分工。

3.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风险分析要从各个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入手,讨论环境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负面作用,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4.确定风险点。确定风险点要依据业务流程梳理,对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进行具体分析,从业务环节角度评估特定风险,找出可能造成单位经济利益流出的风险点。

5.选择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就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进行风险排序,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四种。

6.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各个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内部控制的逻辑顺序,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落实,并针对单位的特定业务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7.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单位要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设立相应部门和岗位对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结果进行监督和奖惩,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

(六)采用八种方法有效控制。

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3.归口管理。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4.预算控制。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

5.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6.会计控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7.单据控制。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8.信息内部公开。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范例三:

四、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效

1.领导重视,认真组织落实。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内控工作领导小组,从单位层面初步建立内控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做好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工作,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领域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查找风险点,制定应对措施并针对各项经济业务建立管理制度总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基础性评价。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要求,开展基础性评价工作,提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

2.及时传达和学习上级有关内控工作精神。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内部控制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反馈给单位管理人员,充实内控知识,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培训。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

3.针对学校实际工作,内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单位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潜在风险,共同研究应对办法,不断努力完善有关内控工作制度。梳理内部业务流程、划分责任边界。厘清各部门及岗位职责后,各部门应梳理出本部门各项业务流程,明确每项业务流程上下游的岗位职责、部门职责、领导职责及其责任边界,且归纳、表述清楚。做到每一项业务上下游各个环节的责任应有效衔接,避免出现责任不清、责任缺位的情况。

五、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1)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单位层面及各业务领域中遇到的问题;

1. 内部控制观念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2.内控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涉及的范围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各部门之间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及时完整。

3.财务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财务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

4.单位人手有限,工作量大且繁杂。内部控制涉及单位层面和业务活动两方面,在其最终落实过程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实际上是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最终在财务管理的业务某方面反映出来。

5.因资金限制,尚未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只能依托于财政、政府采购等单位的业务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及风险把控。

(2)各类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培训。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2. 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对单位和业务层面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经济业务流程。

3. 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做到控制及时,监督有效。4.引入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5.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立纳入下一步工作计划。建立内控控制信息系统,在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不相容岗位分离,对单位各方面业务进行监督控制。

六、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重视抓好内控管理。应该加强对第一责任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充分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强化内控管理工作放在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有效使用、防范和预防舞弊腐败的认识高度上,起到主导作用。做好内部控制的协调推进,把控单位各方面内控活动。

内部控制涉及单位层面和业务活动两方面,在其最终落实过程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实际上是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最终在财务管理的业务某方面反映出来。各部门都应该根据内控指标,自纠自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建立符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内控制度及流程。

(2)对当前内部控制工作建议。内部控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单位目前仍缺乏相关的专门人才从事此项工作的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希望上级部门能多组织一些培训,树立几个内控工作示范单位,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同时领导的重视是内控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建议上级部门能组织更高层级的宣讲与培训,让单位负责人带领相关科室的领导,指导我们内控小组的人员共同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让内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希望上级部门对于内部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细化指导,建立通行于中小学校的内控规范制度。对于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