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讲平说2647期:一段“逢人说项”的典故传为千古佳话,赞赏人才时一定不要忘了奖励伯乐!

 凯哥好心情f6v8 2021-07-19

图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图片


平讲平说2647期#

在昨天的课程当中,我们谈到了人才问题,有一句话大家都比较认同,“员工干活用能力,领导干活用能人”。正所谓“得一人安天下,失一人乱天下。”人才问题是关乎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刘邦重用汉初三杰,就能够打败强大的项羽;唐三藏收了孙悟空,就能够西天取经成功;刘玄德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一下子就扭转了事业的被动局面。可以说历史上每一段成功故事背后都包含着人才被重视、被重用的故事。

不过说到人才问题,人们又经常感叹“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人才被冷落、被埋没的事情比比皆是,处处都有,从这一点上看伯乐太重要了。我们可以回头看一看春秋五霸的那一段历史,要是没有鲍叔牙这个伯乐,管仲这匹千里马可能真的就被埋没了,而齐桓公那个强国称霸之梦,最终可能也只是一个梦而已。所以当我们这些后人在赞赏贤相管仲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向伯乐鲍叔牙致敬,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今天咱们“平讲平说”也想给大家讲一段非常经典的伯乐的故事。

唐代有个大文学家名叫杨敬之,他在唐宪宗时期担任过工部尚书、国子祭酒这样的官职。他在当时名气很大,跟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好朋友。杨敬之就是一个慧眼识才的伯乐,而他所发现的千里马名叫项斯。项斯是浙江仙居人,他是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在《全唐诗》当中收录了他所写的88首诗。

项斯虽然很有才华,但是一直怀才不遇,过着隐居的生活。《唐才子传》当中描写了项斯的生活,说他“披鹤氅,就松阴,枕白石,饮清泉,长哦细酌,凡如此三十余年。”项斯有才,诗文都很好,广为流传的名句包括:“湖山万叠翠,门树一行春。”“客来因月宿,床势向山移。”“独存过江马,强拂看花衣。”“月明古诗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这样的有才之人被冷落、被埋没,确实让人觉得惋惜。

公元843年,也就是唐会昌三年,项斯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见杨敬之。这个时候杨敬之担任国子祭酒,这个职务差不多相当于教育部副部长,国立大学校长。经过交谈了解又看了作品,杨敬之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大加赞赏,当场他就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有四句“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这诗的意思大致就是说:我以前见到过这年轻人写的诗,他的诗很好,今天见到本人,这才发现他的品行、格局要比诗好很多。我这个人平生不会隐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所以从今以后遇到人,我就要向他们夸一夸项斯的过人之处。

这首诗一经传播,项斯立刻名扬天下。而在伯乐杨敬之的大力支持和推荐之下,项斯也终于有了施展抱负、施展才华的机会,杨敬之作为伯乐的胸怀和境界也广受赞颂。人们经常说“文人相轻,艺人相贱”、“同行是冤家”,但是同样是文人,同样写诗,杨敬之见到项斯诗写的好,比自己有才华,并没有嫉妒之心、狭隘之心,而是真诚赞赏,大力推荐,这样的胸怀和境界确实为人称道。这段推荐项斯的故事就成为文坛千古流传的一段佳话,并且形成了一个成语,叫做“逢人说项”。

今天我们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当涉及到推荐别人、为别人说好话这方面的意思,也经常用到“说项”这个词。确实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每次当我们为千里马点赞的时候,更应该像伯乐表达真诚的赞许和崇高的敬意。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各行各业伯乐都越来越多。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