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诗人项斯的唐诗不够有名,却因为逢人说项这个成语而留名千古

 真游泳的猫 2022-07-15 发布于浙江

唐诗是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唐代诗人太多了,唐诗作品多如牛毛,普通人顶多知道唐诗三百首,对许多唐代的冷门诗人其实是比较陌生的。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达人,动动手指关注我吧!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唐代诗人项斯。项斯的唐诗不够有名,却因为逢人说项这个成语而留名千古,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项斯是晚唐时期的人,生在晚唐可能就是项斯的最大错误。

有人调侃说,唐代以后的诗基本没什么好诗了,宋、元、明、清的诗人错生了时代。对晚唐诗人来说,错过了盛唐,写诗变得艰难,虽然比后代人稍微好点,但也真有点苦哈哈。

项斯是浙江台州人,也是台州第一位进士,在台州文化上占据不小的地位。事实上,项斯当年也颇有名气,得到了大诗人“张籍”的赏识,一度声名鹊起。

项斯都写了什么诗呢?相信多数人都不太熟悉,这里简单列举几首。

首先是项斯写“宫女当道士”的诗篇《送宫人入道》:“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唐代崇尚道教,宫廷中也颇多道家色彩,公主郡主都喜欢入道修习,至于宫女之流更是数不胜数。

这类题材的诗在唐诗里数量不少,不过少有佳作。项斯这首诗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勾勒出宫女变为道士的“生涩感”,具有一种超然审视的感觉,颇为耐人寻味。

不管是“初戴玉冠多误拜”,还是“步虚犹作按歌声”,虽然说是入道,但是宫女的味道依然无法拔除。

这首诗体现了项斯作为诗人擅长观察生活的能力,另辟蹊径,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项斯的诗作还有《宿山诗》,禅味悠悠:“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月明古寺客初到,晚度闲门僧未归。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再如《赠别》,情意缠绵不尽:“鱼在深泉鸟在云,从来只得影相亲。他时纵有逢君处,应作人间白发身。”

再如写景诗,《忆朝阳峰前居》:“每忆闲眠处,朝阳最上峰。溪僧来自远,林路出无踪。败褐黏苔遍,新题出石重。霞光侵曙发,岚翠近秋浓。健羡机能破,安危道不逢。雪残猿到阁,庭午鹤离松。此地虚为别,人间久未容。何时无一事,却去养疏慵。”

总体来说,项斯的诗风幽美深秀,文字清婉秀丽,给人一种优雅美丽的感觉。

虽然项斯写诗水平不俗,但是项斯科举之路却并不顺畅。他年轻时候有过一段隐居生涯,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却多次名落孙山。

一直到会昌三年(843),项斯听说国子祭酒杨敬之喜欢提携诗坛后辈,于是带着自己的诗文前去拜访杨敬之,希望杨敬之能够帮助自己扬名,帮助自己提高科举的命中率。

这种拜谒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行卷”,在唐代是司空见惯的时期。

本来项斯内心也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只是觉得尽人事,听天命,既然杨敬之有爱才之名,那还是去碰碰运气吧。

没想到,这一次还真给项斯碰到运气了。杨敬之看到项斯的诗作后,大为欣赏,拍案叫绝,还专门写诗送给项斯,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这首《赠项斯》大名鼎鼎,名气之大,远远胜过项斯本人的诗篇,后来更演化出一个“逢人说项”的成语,也是文坛上一件佳话。

逢人说项,原本意思是遇见人就赞扬项斯,后人则用逢人说项来比喻到处说某人或某事的好处。

很多人尽管不知道这个“说项”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项斯是什么人,反正用成语嘛,用的就是引申之义。

当然,很多人也会仔细阅读成语背后的典故,也因此知道了项斯这个唐代诗人。

说回到项斯,因为杨敬之的大力推荐,项斯在长安城名气越来越大。到了第二年,项斯如愿以偿,考上科举,成为了进士,也算是苦尽甘来,有了出人头地之日。

可惜,项斯中进士之后,仕途之路也比较坎坷,最终的官职也不过是“润州丹徒尉”,属于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后人读史,读到项斯的结局,只能叹息一句:“自古怀才不遇,悲剧多有,岂独伤心是项斯!”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诗词呢?你们自己有创作过诗词吗?欢迎留言哦。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赞赏,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