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赠项斯·杨敬之

 古风泊客 2022-03-19

赠项斯》   [中唐·杨敬之·七绝]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赠项斯》,唐大和九年(835年),杨敬之由户部郎中升为了国子祭酒、太常少卿。这国子祭酒即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掌门人,类似今教育部长兼北大校长;太常少卿即是国家掌管祭祀、礼乐部门的副手。由此可见,诗人杨敬之坐的是在当时是非常清贵的职位。

会昌三年(843),“”项斯听说国子祭酒杨敬之“性爱士类”,最喜提携后辈,便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谒见。《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

这项斯当时四十来岁,但还无名气,未曾入第,因以卷谒(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杨敬之,杨甚爱之,故写了这首赠诗。项斯果然闻名,于第二年登第了。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等见过你后觉得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度:次。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犹规范,楷模。晋葛洪《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竞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
首联即是说,诗人之前曾多次读到过项斯“你”的诗,就觉得很好。而今天见过面后觉得“你”的谈吐气度超过“你”的诗。
一句话,“标格过诗”,即大大赞扬了项斯的人品和诗文。要知道,这句赞誉之话可是身居国子祭酒的诗人说出的,因而一举奠定了项斯在京城文学圈的地位。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点,所以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
不解:不会。善:优点,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尾联则说自己:“我”这个人啊一向不会藏住人家的优点,(何况“你”项斯这样的人品气度和诗文),“我”无论到哪里都会逢人都赞扬“你”项斯的。
该诗一出,非但帮助了项斯闻名、入第,而且也彰显了诗人愿提携后进的高风亮节。以致“逢人说项”变成了唐诗里的成语,比喻到处说某人或某事的好处。
赠项斯》是唐朝诗人杨敬之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赠友诗赞扬了项斯的气度人品和诗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不遗余力提携后进的宽广胸怀和美好品德。

赠项斯》是一首仄起【四支】平水韵七绝。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