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发音始终纠正不对?言语治疗师提醒:是这个能力缺失了!

 北医脑健康 2021-07-20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言语方面的“疑难杂症”,例如:有些孩子总把【g】发成【d】(把“小狗”说成“小斗”),还有 “梨”叫成“苹果”;形容幼儿园有“一只老师”等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我们在习得某一样技能的过程中,都会经过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也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同样,对于儿童来讲,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也同样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即使是发育正常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如开头所提到的情况:某些发音不太清楚,或者对某个事物呼名出错,词语搭配不当等等诸多言语或者语言方面的问题。

作者 | 李鲁萍

整理&编辑 | 嗨脑仁



PART.
01

发音错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通常当呼名错误、词汇搭配不当或者发音不准确等问题出现时,家长们都会及时告诉孩子正确的名称,正确的表达方法以及准确的发音等等。而多数情况下,孩子也都会慢慢纠正过来。

发音方面的错误往往有些可以很快纠正过来,而有些音,即使孩子的构音器官运动已经非常灵活,但是好像总提醒总纠正却很难纠正过来——此时,要警惕孩子的听辨能力出现问题。

虽然随着儿童的成长,语言能力、运动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但有时构音方面的改善,特别是相对近似发音的辨别与区分,就需要对孩子的听觉辨别能力方面有更多、更好的刺激,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听反馈与构音运动协调,使儿童能更好的意识到不同发音的细微差别以及提高儿童通过听觉反馈进行自我纠正意识



PART.
02

在游戏中,提高听辨能力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居家训练方法:通过听觉刺激,有效提高孩子听辨别能力。(后面附演示视频哦~)

首先,我们要强化儿童对于这两个发音之间差别的意识。

以把【g】发成【d】为例,我们要在儿童能准确区分【g】与【d】发音位置的不同之前,强化儿童对于这两个发音之间的意识。

 第一步:准备单词图片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单词图片,其中包括带有【g】【d】这两个音素的词,还有一些虽然没有【g】【d】但儿童比较熟悉或者喜欢的词。

*注意:只需要准备物品的图片,图片上不要带拼音

 第二步:利用卡片进行发音的区别练习 

家长和孩子对坐,发音时用卡片挡住嘴巴,要让孩子靠听觉来分辨发音的正确与否。

例如:我们可以准备表中所列词的图片,用卡片挡住自己嘴巴后,来说出卡片中的名称,可以说标准的发音也可以故意说成错误的发音,让孩子靠听觉来判断。

我们可以先对孩子说:“你要注意听妈妈说哦,找找妈妈说的词,发音有没有问题。你觉得有不对的地方马上举手告诉我。如果你没听清你就告诉妈妈,妈妈会再重复一遍”。

孩子判断正确要及时鼓励孩子:“嗯,对啦,真棒”等等,对正确反应及时给与强化。

 ➱ 视频演示 


PART.
03

三个注意点

1、先从孩子容易区分的做起,循序渐进增加难度。

2、如果孩子已经可以快速准确的意识到两个音的区别以后,也可以交换角色试着换成孩子说,家长来举手。慢慢锻炼孩子正确发出目标音。

3、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发音有问题,但发音仍然有困难时,家长可以示范正确发音位置。这样,慢慢就使孩子的构音得到改善,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泛化。

 今 日 话 题 

关于发音,你还有任何问题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老师将在线答疑哦~


RECOMM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