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之间最初的友好关系没有维系多久就被打断了,这是因为即便是辽廷希望和平共处,宋太宗为转移国内对他篡位的嫌疑和实现统一的理想,也势必会进行战争。 宋太宗认为,北汉的刘氏政权是辽廷的“臂膀”,惟有先斩断辽之臂膀,方有利于将来灭辽。辽景宗保宁十一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军对北汉发动了全面进攻。北汉军队主力由同样骁勇善战的沙陀突厥人组成,但毕竟是国小民弱、势单力孤,很难抵挡势力强大的宋军。辽廷当然不会置身事外,他们一面派出专使前往宋廷谴责宋军对北汉的无端侵略,并要求其做出合理的解释,一面派出辽军从燕云十六州出发南下与北汉军队夹击宋军。 长久以来因为疲于应对宫廷内乱和皇室争斗的辽军已变得异常羸弱,他们面对的却是在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的率领下久经沙场、灭国若干的虎贲之师,于是辽军很快就阵前败绩,其后果就是北汉都城太原于六月被攻陷。 赵炅麾下的宋军彻底焚毁了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这种做法在深受儒家文化传统熏陶的中原政权中并不多见,自然有其特殊的原因。 《周成王桐叶封弟》 太原旧称“唐”、“并州”、“晋阳”,是一座到北汉灭亡时已有1400余年、时至今日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太原形胜在晋祠,太原灵脉亦在晋祠。“叔虞百里,居之河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唐有其君。”这是南北朝时期流落北朝的大诗人庾信的《成王刻桐叶赞》中的诗句,描述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桐叶封弟”一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重言篇》:“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桐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封叔虞于晋”。叔虞遂因其封地在古唐地(上古尧帝曰'陶唐氏’,先被封在'陶’,即今山西襄汾县陶氏村,后改封在'唐’,即今山西太原)而被称为“唐叔虞”,他爱惜民力、治国有方,加之太原所处的汾河平原土地肥沃,因此他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唐叔虞死前传位给其子燮(又作'燮父’),迁其国都于晋水之畔,遂改国号为“晋”。 太原也被称为“龙城”,是因为这里不仅山川险要、地形险峻,又有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地处北方高寒地带,居然在城南开辟出良田万顷,使用难老泉水种植、灌溉水稻,生产的“晋祠大米”是几千年来太原的标志性产品之一,而该区域至今都留有北方江南的水乡特色。 ---------万分感谢我的好友@黄金家族微博 李强先生所著、所赐惠书!--------- 分享: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辽太祖阿保机的耶律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