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元培:为国家,为学术,劳瘁了一生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蔡元培(1868—1940)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

临终前,当诊治医生互相争辩之际,蔡元培却自顾自地喃喃自语。

因牙齿漏风,说话模糊不清,所以身边照顾他的周新也只是零星地听到这样的话:“世界上种种事故,都是由于人们各为己利。……我们要以道德救国,学术救国……”

这便是他生平最后的话。

“道德救国,学术救国”——这八个字是蔡元培一生事业所在,是其伟大的人格所在。

蔡元培先生病逝的消息迅速传开,举国上下,同声哀悼。

国民政府发出褒奖令:“国民政府委员蔡元培,道德文章,夙负时望。早岁志存匡复,远历重瀛,研贯中西学术。回国后,锐意以作育人才,促进民治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

毛泽东发来唁电:“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作为革命元老、学界领袖,生前多任高官要职,但他从不为一己谋利,乃至身后极其萧条。就连医院医药费一千余元都无法付给,衣衾棺木等费用全由王云五代筹,国民政府特拨付五千元作为丧葬费用,以国葬待之。蔡元培的伟人风范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

人们在泪眼模糊中,想到蔡元培先生70岁寿辰时的情景。

晚年最想做的几件事

当时,已到晚年的蔡元培,仍然没有自己的住房,一家五口还在租房子住。蔡元培自己没觉得什么,学生、朋友们心里却很不好受。在蔡元培70寿辰前,蒋梦麟、胡适、罗家伦等人联名倡议,大家筹款为蔡先生建造房子,作为七旬寿礼献给蔡先生。此倡议很快得到百余人的响应。他们写信给蔡元培:“我们知道先生为国家,为学术,劳瘁了一生,至今还没有一所房屋,不但全家租人家的屋子住,就是书籍也还分散在北平、南京、上海、杭州各地,没有一个归拢庋藏的地方。”因此,大家很恭敬地要把“先生此时最缺少的一所可以住家藏书的房屋”作为礼物,献给蔡先生。此事因抗战爆发没能实现,但大家对蔡元培的仰慕之情已表露无遗。

1936年,在中国科学社为蔡元培举办的七秩寿宴上,蔡元培致辞,简要讲述自己70年来的人生体验,最后他提到了自己晚年最想做的几件事:“鄙人是一个拿笔杆的人,所敢夸口的也只能在笔杆上多尽点力。'假我数年’,鄙人想把刘先生寿文中道及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著一本书;还想编一本美学,编一本比较民族学,编一本'乌托邦’;胡适之先生常常劝鄙人写自传,如时间允许,鄙人也想写一本。”

蔡元培开始撰写《自写年谱》,他的脑海首先出现了他的故乡,他的亲人,他的童年时光……

魂梦间的故土亲情

文化古城绍兴,自古人杰地灵,王羲之、陆游等人皆出生于此。近代以来,又出现了蔡元培、鲁迅等伟人。

蔡元培出生在绍兴府山阴县城笔飞弄。笔飞弄是笔飞坊中的一弄。这里有很多美好的传说。据说,书圣王羲之居住于此,有一老妪总来请求题扇。王羲之不胜其烦,终于忍耐不住,大怒之下,掷开手中的笔,笔飞去。这便是笔飞名坊的来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形成很好的文化氛围,蔡元培不能不受影响。

蔡元培的祖先都是生意人,直到父亲这一辈,才出现一名读书登科之人,就是他的六叔。六叔对蔡元培的影响不小。对蔡元培影响最大的当然还是他的父母亲。然而父亲在蔡元培11岁时即去世,对蔡元培的影响相对小一些。父亲为人厚道,“持己待人,都要到极好处”,这对蔡元培的性格有影响。蔡元培的母亲带着孩子极节俭地度日,她教给蔡元培如何做人。蔡元培后来回忆:“我母亲最慎于言语,将见一亲友,必先揣度彼将怎样说,我将怎样对。别后,又追想他是这样说,我是这样对,我错了没有。且时时择我们所能了解的,讲给我们听,为我们养成慎言的习惯。”母子情深,有一年母亲胃病疼得厉害,蔡元培听到一种治疗方法,竟偷偷将自己臂上割了一块肉,和在药中,让母亲喝掉。他以为这样可以治好母亲的病,但母亲还是在次年去世,给蔡元培留下不尽的思念。   

       蔡元培早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从进私塾读《诗经》、《百家姓》开始,到一步步经历各级科举考试,20余年传统教育的熏陶,为蔡元培打下深厚的国学底子。

朗朗的读书声,严厉的李塾师,由简而繁的八股文,乌篷船上的晚餐,有着恶臭味的乡试考场,得益最大的三本书,科场得意、金榜题名……在种种难以忘却的人生经历中,蔡元培走进了科举考试所能达到的最高殿堂,供职翰林院。

“点翰林”之后的第二年,蔡元培“行万里路”,几乎走遍了自1842年以来最早与海外通商的口岸和地区,为他开拓了视野。

蔡元培的第一次婚姻也在他23岁时完成。

寻找救国之路

       1894年的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这两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事件,均给蔡元培以极大的刺激。他在清廷中央机构任职,看到了清廷种种腐败,他也开始抬眼看世界,广泛涉猎西学书报,由一名封建翰林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变。

对于变乱纷乘的世界,蔡元培始终保持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蔡元培认为:“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此后北京政府,无可希望。”出于对清政府的失望,蔡元培毅然弃官归乡,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担任绍兴中西学堂总理,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选修英文、法文、日文。后又到上海,执教南洋公学,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多有创建,领风气之先,但也遭到种种阻挠和打击。

在历史的风雨中,蔡元培毫不妥协地前进着……

1900年,蔡元培的第一位夫人王昭病逝。蔡元培悲痛之余撰悼文一篇,哀祭亡妻。之后,友朋们多劝蔡元培续娶,并为他介绍女子。蔡元培按照自己的新思想,对女方提出五条件:(一)天足者;(二)识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妇意见不合时,可以解约:(五)夫死后,妻可以再嫁。这五条件一提出,使许多传统观念下的人感到不解和恐慌,但蔡元培最终找到了合适的伴侣,与黄仲玉结婚。他们的婚礼也是别具一格的。

       《苏报》是爱国学社的机关报。1903年7月“苏报案”发生。对于清廷的镇压,蔡元培不仅没被吓倒,反而走上革命道路。他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以报道俄事为名,宣传鼓吹革命。他还一度信仰暗杀暴动,以爱国女学为据点,加入暗杀团,秘密试制炸弹。1904年冬,蔡元培联合浙江会党,创立光复会,亲任会长。光复会的誓言为:“光复汉族  还我山河  以身许国  功成身退”。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蔡元培由何海樵介绍入会,并担任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在革命活动一再遭受挫折后,蔡元培重新萌发了求学救国的念头。此时,蔡元培已41岁,但他为了理想、为了信念,决定重新当学生,到国外寻求真知。

沉浸于美学的国度

    美是人类共有的,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

蔡元培第一次留学的地点是德国的莱比锡大学。他在这里听讲三年,“于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之讲义,凡时间不冲突者,皆听之。尤注重于实验心理学及美学”。此后,蔡元培一直特别重视美学,不仅在学术上重视,更将美学作为可以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而加以大力提倡。

莱比锡大学一景

这一段光阴是美好而绮丽的,美术与音乐熏陶着蔡元培,使他留恋其中,深得其中真髓。正如他本人所讲:“我于讲堂上既常听美学、美术史、文学史的讲演,于环境上又常受音乐、美术的熏习,不知不觉地渐集中心力于美学方面。尤因冯德讲哲学史时,提出康德关于美学的见解,最注重于美的超越性与普遍性。”

在学习西方文化时,蔡元培总是自觉地考虑中国的文化,在对比中寻求中国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德期间,他编著了《中学修身教科书》五册、《中国伦理学史》一册,并翻译了泡尔金的《伦理学原理》。

蔡元培  《中国伦理学史》

创建民国的动荡岁月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蔡元培发动留学生响应革命,并于11月28日返回中国,参与创建民国的活动。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被孙中山任命为教育总长。在他的主持下,教育部成为廉正、高效、精干的典范。此时的蔡元培已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之后不久,政府北迁,蔡元培留任教育总长。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蔡元培决心抛开一切私利,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他强调:“现在是国家创制的开始,要抛开个人的偏见,党派的立场,给教育立一个统一的智慧的百年大计……”

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在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

在主持民元教育部的半年时光中,蔡元培费尽心血,主持制定了新教育的体制和细则,从而构成此后实行十年之久的“壬子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新纪元。然而,民国初年的政治斗争也是复杂多变的。1912年7月,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蔡元培毅然辞去教育总长的职务,再度赴德留学。

1913年5月,蔡元培奉孙中山之招,自柏林返国,参加“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后,蔡元培携家眷前往法国。他与李石曾等人发起成立勤工俭学会,出任华法教育会中方会长,积极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致力于传播先进文化。

蔡元培(中)与友人合影

主持北大  兼容并包

1916年10月,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正式到北京大学就职。

主事北大之初,蔡元培即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办学方针,并切实地按照这一方针办事。

所以,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内既有像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新派”人物,也有像辜鸿铭、黄侃那样的保守教员。

“新派”的、“旧派”的,他一样地予以保护,促成了学术上不同派别在自由竞争中的多元发展,使得学术自由和民主不再是一句空话。

现代大学校长文丛  蔡元培卷

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主张教育独立,大力改革北大的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把北京大学从一个官僚养成所改造成一座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学府。更重要的是,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极大地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此时,蔡元培的事业达到了辉煌,中国的思想史、教育史将永远铭刻他的名字。

蔡元培的人格魅力散发出巨大的光芒,让世人打心眼敬重。关于蔡元培的佳话也四处传播开来。蔡元培聘请陈独秀是一佳话。蔡元培邀请只是中学毕业的梁漱溟到北大当讲席也是一佳话……在这个时候,北大群星璀璨,成为永恒的传奇。蔡元培则是传奇的中心。

吴敬恒这样描述:“蔡先生志愿立大学,虽然无时不忘他的主张,但也并不一定反对别人意见。……他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候,不问这个有辫子没有辫子,只看他有没有学问,有一点长处的人,他没有不器重他。这种态度,就是所谓'和而不同’。”

“中国一定有出路”

1923年1月,蔡元培为抗议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蹂躏人权,声明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7月,携眷前往欧洲游学。1926年2月,因北大同仁和教育部一再电促,蔡元培返抵上海。他拒绝回京做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大校长,而是在南方与沈钧儒等人发起苏浙皖三省自治联合会,响应广东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蔡元培作为国民党元老,也介入了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但他始终保持学人本色。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中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上,先后担任了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

面对日本的侵略,蔡元培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国民党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的政策,他号召国人放弃个人恩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调转枪口,一致抗日。

抗战全面爆发前两年,蔡元培请时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吃饭,苦劝汪改变亲日行为,说:“关乎中日的事情,我们应该坚定,应该以大无畏的精神抵抗,只要我们抵抗,我们的后辈也抵抗,中国一定有出路。”说着说着,蔡元培想到国家的艰难,忍不住热泪滴到了杯盘中,举座无不动容。

1932年12月17日,蔡元培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主席,不遗余力地保障民权。杨杏佛遇刺身亡,蔡元培悲愤万分。在公祭仪式上,蔡元培悲痛地说:“人孰不死?所幸者先生之事业、先生之精神,永留人间。元培老矣,焉知不追随先生以去?同人等当以先生之事业为事业、先生之精神为精神,使后辈青年学子有所遵循,所以慰先生者如此而已。”

杨杏佛(左)、鲁迅合影

在香港的最后岁月

1937年11月27日,71岁的蔡元培抵达香港。在这里,蔡元培留下了最后的芬芳。

他撰写的《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陆续发表,他依然主持中央研究院的院务会议,他为《鲁迅全集》作序,盛赞鲁迅为“新文学的开山”,他还被推选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主席……

1939年12月7日,就在蔡元培逝世前三个月,他还以《满江红》词牌,为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作会歌。

“我中华,泱泱国。爱和平,御强敌。……”这强劲有力的歌声将永远回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