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科的第一周的流水账,半攻略半日常,想到哪写到哪

 一元堂中医张 2021-07-20

按语标红,仅代表个人理解

进入肿瘤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争取让自己去门诊部。在病房部老师把你当规培生使,在门诊部还要疯狂加戏才显得不那么闲,老师经常打发我出去转转。

在病房部的氛围太诡异了,指的是老师之间。没事去病房部的办公室里逛逛,感受到的只有尴尬。

入科第一天,莫名其妙被安排到门诊部了。带教老师姓张,人非常彳亍!

有幸被安排到门诊部的同学可以自行体会~

图片

老师送的蓟县特色麻酱鸡蛋

主任周三、周五上午会出诊,将会非常忙,本周三竟然干到12:50才下班,累坏见习人了,来找主任看病、复诊的患者很多,周五还见到患者来送锦旗了(感觉主任在憋笑)

周三、周五的门诊,会有两个研究生学长学姐来跟诊,他们的工作就是写病历和扎针,见习人的工作并不多,有初次就诊病人,病历是空的,需要见习人把门诊病历写好;然后就是写加号条和麻方;拔针,好像就没了。

因为不太需要你做什么,所以一直可以“看”病人。在主任摸完脉开方的时候,询问一声主任,主任点头,就可以上去摸脉了。但我发现病历上的脉象有的时候不很详细,有的时候跟摸到的不一样。

如,病历上写脉弦,我一摸,沉,寸宽大,关尺弦。病历上写沉弦,我一搭上脉,就感受到了,浮弦有力,脉位和脉力都是浮,重按无。主任忙着没空档,又来去匆匆,一直没问。

后来问带教老师,老师笑了笑也没说。怀疑肿瘤患者长期服西药或者化疗后,脉象不准,故而舍脉从症。

主任善用龙砂开阖针法,临床参考五运六气开方。所以在写初次就诊病历的时候记得写上患者阴历出生年月日。

大概因为今年为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主任大多数都以备化汤为主方,再随症加减,见风、痒加天麻、防风,见湿加苍术、泽泻。按:风为春象,应春分至小满,原文“加天麻、防风各半两”,湿为长夏象,应小满至大暑,原文“加泽泻三分”。

还多用五味子汤,似乎科里的人也经常用这个。我看不太懂,不清楚道理。

主任诊断有一个肝虚的病人,这个病人我与主任的诊断出奇的一致,寸脉顶不上来,关尺沉弦弱。患者月经不调,因在公司看了恐怖视频受惊,多梦,且多为噩梦,胆小。印象中主任开了五味子汤。按:脉象上看病人气升不上来,郁结于下,此为肝脉,《素问》言“恐则气下”,肝气本欲升,今反降,谓之“肝虚”,《素问》又言“肝虚则恐”,处以黄芪桂枝五物汤。

龙砂开阖针法大概清楚,他们所谓“在头上画个太极图”,出自《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之绝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图片

图源自百度

所以病人扎针的时候要“南面而坐”,效果为最好。根据病人出生的运气、此时的运气加临,病人所苦的部位对应经络,六经病欲解时,进行扎针。

此针法多扎头针,沿头皮进针,一般不行补泄,不候气,带教老师言以进针滑涩判断病情。临床观察有些病人一扎见效,有些没有显著效果,有部分反复的情况。

看患者是否好转,很有中西医风格,比如,喝完中药后,化验单或拍片的数据见好,意味病情好转;阴虚血小板减少(好像是这样的);贫血开柴胡桂枝汤等等。

近日读《论语》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②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此二言当是武清见习之心法,武清见习人务必熟记于心。

③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举个不恰当的真实例子,某病人需要采指血,学长询问病人,是采指血吗,病人不明白,我刚开始听也不明白,“止血”是啥?,学长又问,是指血吗,病人依旧不明白,学长重复了几次,学姐补充,采手指头的血,病人恍然大悟。

感谢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