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村落(三十八)泥 河——书香泥河育明珠

 文艺朝歌 2021-07-21

泥   河

“泥水清澈润万物,河汉广衢通九州”,矗立在古老美丽的蟠龙河畔上的淇县泥河村,虽然看上去也很普通,但它却因重视教育、崇尚书法而翰墨飘香,名播九州,先后被河南省文化部门命名为“特色文化村”、“中原书法村”,成为豫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概 况

泥河村隶属桥盟街道办事处,东北距淇县县城5公里。相传古时因思德河流经泥河地带时,盘曲极多,状似盘龙,土名盘龙河,亦叫蟠龙河。又因泥沙多,又名泥河。聚落呈不规则形状,大抵呈两纵三横格局,占地面积500余亩,村中主干道均为水泥路,交通便利。辖1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14户,1328口人,均为汉族。拥有耕地2135亩。现有学校1所,卫生室1个。

泥河村属于典型的农业村,却由于一直浸泡在浓浓书香里,有着极其深厚的耕读传家的历史传统,真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因历来重视教育、崇尚书法而名播九州,村里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孩童,人人爱书法,人人练书法,人人以写一手好字为荣,扛起锄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拿起笔杆就是实实在在的“大手笔”,现有国家、省、市、县各级书协会员100多名,先后被河南省文化部门命名为“特色文化村”、“中原书法村”,成为豫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主要姓氏及分布

由于泥河地理特殊,地肥水美,交通便利,便于务农经商,来此谋生落户的较多,姓氏组成复杂。现居民主要有郭、葛、贾三大姓氏,另外还有李、晋、石、高、杨、宋、张、秦、刘、王、马、闫、白、赵、崔、冯、潘、程、黄、郑、方、韩、许等大小20多个姓氏。

郭姓:是村里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家族,自从明朝崇祯十五年( 公元1642)其始祖郭同心从王官郭家庄迁到吴里泥河村,郭氏家族已经历300多年15代,主要分布在村庄东部的第一、第二村民小组。

贾姓:也是村里最早的家族,仅次于郭家,泥河贾姓系洪洞大槐树移民,原籍在西岗北边的淇河岸边,清中后期时迁入泥河村,主要分布在村庄中间北部的第三、第四村民小组。

葛姓:泥河葛姓系洪洞大槐树移民,原籍庙口葛箭村,清末民国时期分别由葛箭村、县城、城关西街迁入泥河,主要分布在村庄西部的第五村民小组。

李姓:占村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原籍西岗镇沙窝,于清后期迁入泥河。

石姓:祖籍千民里古城。其先祖石兴于清咸丰元年迁入泥河。

晋姓:泥河晋姓系洪洞大槐树移民,原籍庙口镇老庄,于清末迁入泥河。

因古老美丽的蟠龙河而得名

村中老人口口相传把盘龙河美称谓蟠龙河,说蟠龙河流过思德村以后,就开始进入了平原地带,河道分叉成许多湖汊,包括村西北方向的漫水桥、桥口坑,然后流经村中央的买卖街,流向了村东头的大桥口,然后流向了村东南边的董桥村,又一直向东最后流入淇河。据说殷商时纣王携妲己游览至此,被河水的清澈和两岸杨柳的婆娑以及周边的旖旎风光所深深吸引,便命人把河道改造成九曲十八弯,恰似一条巨龙盘卧地上,并将该河命名为蟠龙河,成为皇家休闲、狩猎场所。总之,因为思德河流经泥河地带时,盘曲极多,状似盘龙,土名盘龙河,亦叫蟠龙河。又因泥沙多,又名泥河。

地理位置独特  建制历史悠久

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的《淇县舆地图说》记载,泥河位于淇县“城东北十里,户九十,口二百六十四,北跨思德河。”当时记载的淇县河流包括思德河、思德支渠。思德河源出县城西北三十里的武公祠前,这里曾是春秋时期卫武公修建的华夏第一园林——淇园所在地,所以又称为古淇水。思德河经过思德铺南的思德桥之后,流向东南至泥河村,然后流经董桥村、迁民北等村庄,经河口村(古为青龙镇)注入淇水(今淇河)。

据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的《淇县志》的山川条目记载就有思德河。清顺治年间的县志中也有关于思德桥、泥河桥等五座桥梁的记载,且都位于思德小石河上,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就有思德河流经泥河村,并在村上建有石桥一座。由此证明,泥河自古以来位于古思德河的主河道上,只是到了清嘉庆年间才因山洪暴发,改道思德支渠,久而久之,支渠成为主河,而原来的主渠道则废弃了,在村北思德河故道上只遗留下了一些密布的坑塘。

泥河现存最早的一个历史遗物是在村东头留存下来的半截残碑——关于修建许家屯泥河石桥(碑头叫淇水桥)的捐资助建的碑文,显示的年代是大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这是迄今最早的关于泥河的历史记载,距今已400多年。另据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泥河郭氏祖上留下的一通石碑记载,其祖先郭同心是在明崇祯十五年(公历1642)从王官郭庄迁入吴里泥河村,这与县志上记载的吴里社又联系起来。据此可以推测,或许在明万历年间,泥河村还叫许家屯,但是村中流经一条河叫泥河,当时还修建了一架石桥,叫淇水桥。而到了明崇祯年间,许家屯已经不在了,郭氏祖先迁到了这里,就改名泥河了,归属当时的吴里社。又据《淇县舆地图说》的记载,当时的泥河村隶属于迁民里,已经不再归属吴里社了。如此算来,仅泥河建制以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的历史,距今已有370多年。

丰富的文物古迹

泥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物荟萃,主要有关帝庙、菩萨庙;古宅郭氏庄园等;古碑数通;千年古桑1棵

关帝庙,坐落在村庄西头。现有庙宇一座,拜殿三间,主殿三间,均座北朝南,瓦房硬山顶。主殿供奉关帝圣像,四周画有彩绘,前立一通石碑,上面记载此庙系1993年12月重建。据现任庙主、村中老人刘瑞芬说,泥河关帝庙历史悠久,原名叫蟠龙寺,始建于明清时期,占地50亩,小时候记忆中其规模气势了得,香火旺盛,盖因蟠龙河从庙前经过而得名。据说庙门前原有两棵大杨树,树粗的几个人都搂不住。庙内原有古碑数通,可惜在“破四旧”中大都被毁坏,幸存下来的一通清代石碑先是被拉走用来修桥,后又被小队盖房时用来填充地基,埋没在地下。关帝庙后现有一座玉皇大殿,大殿三间,坐东朝西,系村民1997年4月自发捐资兴建。

菩萨庙,坐落在村庄西头。现有庙宇一座,大殿三间,座北朝南,瓦房硬山顶,供奉送子观音菩萨塑像。据庙前石碑上的记载,应系2004年11月重修。庙中尚存一方石柱的少半截残身,柱身刻有精美花纹,其上似有字迹,但模糊难辨。菩萨庙还幸存有一通大清道光四年的古碑,上面记载着当时重修菩萨庙的事迹功德,此碑如今却存放在村西头的关帝庙中。据村民贾明德回忆,菩萨庙系泥河郭氏家族自明末时迁居到泥河村东头后兴建的,原有正殿三间,供奉送子观音菩萨,还有西屋、南屋各三间,据说庙内有好多明清时期的柏树,到处郁郁葱葱。庙前原有一座青石板漫水桥,曾是出入菩萨庙的唯一通道。

这两座庙不但为村民提供了精神上的信仰和慰藉,而且还曾经容留接待过一些破落村民,作为他们避难的庇护所。如村东头菩萨庙里解放前曾经住着郭文臣一家,他们家因为父辈吸食鸦片早亡,孤儿寡母就只好住进庙里临时避难;而村西头的关爷庙解放前曾经住过两家穷困人家,一家是李春城家、另一家是李发元家。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在1958年的“破四旧”时,这两座庙都被无辜的打掉了。

郭氏庄园,又名郭家庄,位于北大街东头。现存临街倒座五间,座北朝南,瓦房硬山顶,其面阔五丈,进深丈五五,里生外熟白脖砖镶门,大梁二梁起架法,方椽把砖顶,稳檩箝,砖漫地,建造于清同治年间。现居住着郭氏后裔郭灿江一家。

西二间为过厅,入口为雕花门楼,于质朴厚拙中透着精致灵秀。两端墀头上砖雕精美,刻有“耕读传家”字样和葵花、并蒂莲、悬草等花卉图案,四周饰有莲花瓣。原题有门额和门头匾,门额现被郭灿江完好保存下来,门头匾则被郭氏后裔从中劈开,做成了门板。门额和门头匾上分别书刻有“耕读传家”、“清标彤管”字样,从中依稀能够嗅出一种书香之气,深切感受到房屋主人对文化教育的自觉和重视,据说郭氏自迁居泥河村就立祖训为“耕读传家”,代代相传,逐渐殷实富裕,且敦德睦邻,发展成旺族。也正因为如此,郭家第五代传人郭凤楼有5个儿子先后考取了秀才,成就了“五顶帽”的辉煌传奇。

其出口两端墀头上的砖雕也很精美,刻有“康、宁”字样和花草鸟鱼吉祥图案。门窗均为木制,上有过木,下有过门(窗)石。

南屋三间,座南朝北,青砖瓦房,进深深,明显高于倒座,前有精美出厦,现仅存地基等废墟。

据郭氏后裔郭灿江等人回忆,该屋东侧原有一处气势非凡的九门相造大院,据说是“五顶帽”兄弟五人兴建的宅院,现已无存。

千年古桑

泥河北大街25号村民葛喜德家里现有一棵两搂多粗的古桑树,据有关专业人士测算,其树龄至少上千年。由于其生长的地层肥厚,且一直没有硬化过,再加上主人的精心呵护,如今这颗古树依然葱茏苍翠,巨盖蔽天,生机勃勃。

古碑十数通

明万历十五年修建许家屯泥河石桥碑记;

明万历乙巳年创建、明崇祯把年勒石的重修白衣大士神祠记;

明万历二十年竖立的玄帝庙碑石;

其它的多为明清时期的墓志铭,主要有泥河郭氏、贾氏、葛氏、晋氏等先祖墓碑,仅郭氏一家就多达七、八通,如有明崇祯十五年立故显考郭同心之墓、清乾隆五十年立故祖考郭宗保之墓。    

重视教育  崇尚书法

泥河村重视教育,崇尚书法的优秀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后期,那时泥河郭家第五代先人郭凤楼,由于自己目不识丁,过春节时往往要请村里的一位秀才给写春联,可有一年一直等到除夕之夜,春联仍未写好,倔强的老汉一气之下,便把没有写字的红纸贴到门上。初一五更天,秀才来到郭老汉家拜年,看到门上没有内容的对联,深感内疚,赶忙回家取来笔墨,挑灯写下了自责的对联:敬酒不吃吃罚酒,半砖不挨挨整砖。尽管如此,郭老汉还是深受触动,为自己不识字而痛楚。从此以后,老汉便省吃俭用,把孩子都送进学堂,并严格要求,刻意造就。孩子们也很争气,先后5个儿子都考取了秀才,成了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郭家也成了名门望族。村里人羡慕郭老汉,效仿郭老汉,很多家庭都教育子女刻苦攻读,识书达理,习练书法,看孩子有没有出息,就拿孩子写的字来比。从此,习练书法、崇尚教育成为该村传统,延续至今。

泥河村书法的开始扬名得从解放前后说起。解放初,泥河村文化就名扬十里八村,当时村里写字较好的就有郭美玉、郭文汉、郭发安、石心庆、贾勤德、晋善信等,他们秉承耕读传家之良风,每逢过年时,都要提前把红纸、黄纸买回家,过了腊月二十,就在家里早早铺开写对联的摊子,先把自己家的写好,然后再为左邻右舍书写一幅幅喜庆的春联。此外,他们还为村菩萨庙、关帝庙、文庙写上有历史渊源内容的庙宇春联,增加了全村浓厚的文化气息,致使路过泥河村的外乡人忍不住要驻足观看“泥河春联”。解放后,泥河村书法的领头人还有石同勋、杨凤礼、郭林东、贾保德等,他们都在泥河村学校任教多年,为人师表,除教课外,把习字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周二、四下午都要安排学生两节写字课,一直延续至今,先后带出了郭水和、郭新和、石凯、贾文海、郭良和、宋化元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分别从戎、从文、从政、从商等都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大都沾了写得一手好字的光。

泥河村书法的鼎盛期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土地承包带来了百姓的丰衣足食,同时物资生活的满足,助推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这时,该村的石同勋已成为县文化局长,他于1984年组织了全县第一届群众书法比赛,在全县获奖的10人中,泥河村就有贾文海、郭良和、郭双和、郭灿光等4人获奖。后来,石同勋、石凯、贾文海等3位同志的书法作品还漂洋过海,在日本展出并获得日本书道特别奖。当时贾文海、郭良和、郭双和相继在泥河村村办学校教书,并在多年的教学中,传承弘扬泥河书法。贾文海、郭良和还从收入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部分钱到省会郑州“河南书法函授院”进修学习。这一时期,全村培养出了一批较有功底的书法新秀,主要有郭伟和、郭灿光、杨开亮、李树江、李树洲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泥河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泥河书法的发扬光大给予了大力支持,时任支书李香元深知文化对农村孩子今后成长的重要,他每年都要从大队(村委会)办公经费中挤出一部分用于教育,用于书法活动。1986年,泥河村成功举办了全县农民书法邀请赛,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莅临现场指导祝贺,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八家媒体深入泥河村采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找新的范本解读。自1986年以来,泥河村先后举办了10多次农民书法邀请赛和展览,村民们的作品早在1984年就漂洋过海在日本展出,3人获得“日本第七届书展国际友好特别奖”,其作品还在日本书法名刊《银河》杂志上发表。而参加过国家、省市级书法大赛并获奖的村民,更是不胜枚举,涌现出许多书法名人和书法世家,现有国家、省、市、县各级书法家协会会员达100多名。

“蟠龙湾,九曲萦回十八盘。十八盘,殷辛泛舟,妲己观澜。岁月荏苒越千年,泥河旧貌换新颜,农舍墨香,誉满中原。”这首词说的就是泥河村的新面貌。泥河村农民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全村社会风尚的良性循环,也影响着周边的乡村,附近村里的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泥河村拜师学艺成了一种新时尚。泥河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书法村、文化村。

轶事趣闻

“八十条扁担村”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当地人管泥河村为“八十条扁担村”。这里水源充沛,容易发生涝灾,由于距离县城近,再加上菜的生长周期较短,若种庄稼,秋季有绝收的可能,所以种菜的家户多。种菜卖菜十分辛苦,白天要去卖菜,管护浇菜只好夜里加班。有时晚上还要把菜装好筐,第二天需赶早,天亮了近的要赶到县城,远的要赶到庙口、黄洞一带。因此,卖菜人走村窜街,练就了一身本领,要有铁肩膀,铁脚板,大嗓门,好口算。当时有一首歌谣说:“张白妮,泥河卖菜第一名.....”。村民葛铭良、杨明义都有“肉算盘”之称,据说他们曾和打算盘的比试,不仅口算准确无误,而且比算盘的速度都快。

修建护庄堤

由于泥河恰好位于思德河拐弯向南流去的河湾北侧,河水的流向冲击力导致岸北最容易决堤发水,因此泥河向来就容易遭受水灾。1956年夏秋之际,泥河又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暴雨袭击,导致许多村民财产受损、粮食减产。大水之后,在汤阴县水利局(当时淇县合并归汤阴县)工作的村民葛江海就主动告诉当时的村支书李永元,说水利局有专项资金修建水利工程,可以通过政府报上去。李永元和驻村干部老申经过一番商量后,就通过吴庄乡乡长郭全英往县上打报告说明情况,希望县水利局能够支持专项资金,帮助村里修建护庄堤。经过葛江海从中做工作,县水利局终于批准立项,决定由县上资助粮食,由乡里动员周围数个村庄的劳力进行大会战,给泥河村修护庄堤。等到次年春天一过阴历年,县水利局就开始组织测量划线清场,阴历三月一开春便如期破土动工。开工伊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当时正处在高级合作社时期,周边的董桥、郭庄、思德等合作社,在上级政府的组织动员下,各派60个棒劳力来支援参加会战,并各自起了大伙,由上级统一供应粮油菜盐,共同用餐,一齐上工。为了赶时间进度,大家经常忍饥挨饿、加班加点,有时甚至连明达夜、艰苦奋战,就这样一直干到阴历五月初,历时约两个月竣工,比预计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经验收质量合格,还受到上级嘉奖表彰。据村中参加会战的村民回忆,对修筑护庄堤的标准尺度及质量,上级派来的施工技术人员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村周围地势自西向东高度由2.5米向2米过渡,底厚16米,上宽3米。筑堤时,每堆上层土用石磙碾一层,直至夯结实。筑堤成功后还怕水浸风吹堤土松化,按照一定规格距离栽上柳树桩以固堤,并还在村东头路口出口处修建了出水涵洞桥,用石条方石砌了桥帮和桥面。

护庄堤修好后,成为泥河村的一道亮丽风景,既能有效防御水患,又能保护村庄安全,当年村里的民兵就在大堤上来回值班巡逻。经过若干年的养护,大堤上长满了野花和酸枣树,成为孩子们戏耍的好去处。春天孩子们都到堤坡上抓蚂蚱、摘野花,夏天到堤上爬到树上乘凉,秋天到堤上摘酸枣,冬天到堤坡向阳处晒太阳。有时候村小学的学生们也喜欢到大堤上去跑操,环绕大堤一圈下来,正好完成早操的时间。很可惜,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为了扩张农村宅基地,护庄堤慢慢就被蚕食掉用来盖房子了。

粗犷豪放的泥河大平调

据《淇县戏曲志》记载:廿世纪四十年代,泥河村民郭老可在村大平调戏班的基础上办大平调窝班,由当时有名的原“同乐班”徐太和执教,三个月后开始登台演出。

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泥河村便紧锣密鼓组建了大平调业余剧团,并请来原“同乐班”的名角儿张魁妞、徐太和教戏,精心编排了《下高平》、《哭头》、《借头》等一二十出传统历史戏(“袍带戏”)。那时的戏曲演员学戏依然还是由老艺人口传,在相互传授中不断加工修改。村剧团成立后由于缺钱无法购置统一戏服,只好实行“谁演出,谁买(或自制)服装”的办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村里便决定选派代表几上山西、陕西等地,先后找到在宝鸡铁路局安检段工作的老乡郭合喜,以及在榆次工作的以张荣安为主的20多位老乡进行募捐,募集钱款上千元,才终于置买齐了“五蟒五袍”等服装道具。村剧团为了进一步扩源节流,改善演出设施条件,全体演员也曾上铁路修筑工地抬土方,将所挣之钱悉数用于剧团。

村剧团自成立以来,一直到廿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除了每年在本村冬春唱戏外,还曾多次参加县乡汇演,并多次获奖。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凯旋归来,村剧团应邀在县城皂君庙为志愿军进行义演,赢得好评。更值得一提的是,抗美援朝时,泥河村村民张鸿友曾编快板剧《王大娘支前》,后又编写现代平调小戏《破除迷信》,在本村及临近村庄进行演出。《王大娘支前》一剧,曾获县文化馆的奖励。还曾应邀到县城以及黄洞、对寺窑、王屯、赵沟等村进行义演,所到之处广受欢迎。

文革十年动乱时期,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实行极左的政治路线,全国上下、各条战线都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戏曲舞台也随之变得冷落萧条。所有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戏全被作为“封资修货色”横遭禁演,大批现代戏也被扣上各种帽子不许上演,举国只能演出所谓的“样板戏”,村剧团当然也不例外,十年中演出剧目屈指可数,群众耳闻目染,翻来覆去看的大都是以上这些“样板戏”。

文革后,各条战线出现了转机,文艺舞台也随之发展繁荣,泥河大平调也趁势上扬,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村剧团对领导班子和演职人员及时进行了调整充实,聘请李存山(续聘)、老蒙、高本学为指导老师,精心编排了三四十出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值得一提的是,在文革前,村剧团演职人员都是义工,从来不计报酬。文革后,演职人员开始实行计工分,虽说报酬十分微薄,却能基本维持生计,有效减除了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廿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泥河大平调的发展繁荣到达了顶峰,可以说在淇县梨园一枝独秀,名闻遐迩。除了坚持年年在本村冬春唱大戏外,还应邀多次出外演出,远的曾到浚县尚村,近的曾到高村车站、北阳宋爻等地演出,深受欢迎。

廿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深入人心,村集体也逐渐解体,在戏曲舞台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的泥河大平调剧团也因此被迫解散。1984年,盖因泥河大平调的名气和影响较大、人脉深厚,淇县桥盟高庄的刘焕然先生最终选择在泥河村继续办大平调窝班,学生一时多达50余人。与此同时,浚县的商振锋先生也选择在泥河村筹建了朝歌大平调剧团,后改为鹤壁市(振锋)大平调剧团,至今仍活跃在鹤壁市广大的县、乡、村演出,使泥河大平调得以薪火相传,历久不衰。

(撰文:杨开亮   摄影:苏麟、王慧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