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北完小开展文言文教学研讨活动

 绿色化学 2021-07-21

城北完小开展文言文教学研讨活动

亦读亦辩,精彩无限《两小儿辩日》教学课例

《两小儿辩日》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并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文言文整篇117个字,7节,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巧妙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既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呢?城北完小开展了文言文教学研讨活动。

2021年4月15日姚衡芝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

课堂上姚老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初读,读通读顺;精读,品词析句;赏读,再现“辩斗”;悟读,熟读成诵。让学生读后演,演中练,练中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让听课师生受益匪浅。达成了本课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达到“熟读成诵”。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后文校长、教研室全体成员、课题组成员、授课老师,大家围绕怎样让学生学好文言文?进行了交流研讨。

由于文言文产生的年代距离学生遥远并且现代社会应用又不多,因此给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很大困难,要教、学好文言文:

一.亦读亦辩,自读自悟。

1.老师范读,读中引路;2.反复朗读,读中释义。3.辩中再读,熟读成诵。4.读中升华,感悟道理。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二.共同探究,精彩无限。

平常我们的课堂,文言文教学都是教读、串讲、背诵为主要方式。其突出特点是注重诵读、注重积累,有利于培养读文言文的语感,其弊端在于容易造成盲诵枯记,压抑学生的个性。今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应继承传统教学中注重诵读、注重积累的特点,在使用统编版教材中,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上做一些探索,文言文教学通过自读自悟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课文的意思、形象、哲理等,感受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探究和豁然开朗时的快乐,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把文言文教学由传统的“传授———训练”的模式,变为“探究 ———体验”的模式;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得到的就不只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还会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受到熏陶感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